一种水族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3758发布日期:2020-06-16 22:3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族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内水循环,箱外充氧的水族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要求的提高,观赏鱼在家庭中的养殖量逐渐增多。大多数家庭普遍采用水族箱养殖,但是现在普遍采用的水族箱,在水氧含量补充、水循环控制、噪音控制和空间利用方面,技术均存在一些问题。

1.观赏鱼对于水环境的要求普遍较高,水中的含氧量对鱼的生长特别重要;

2.水族箱常采用气泵充氧,但由于气泡体积太大、上浮速度较快等原因,充入水体中的氧气无法充分与水结合,充氧效益低下,造成水中含氧量低;

3.水族箱中水循环性差,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水体中含氧量降低、水质变差,将会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使用气泵促进水循环时控制较差,且影响鱼类的正常游动;

4.水箱外的水循环装置和水箱内的气泵,噪音较大,对观赏鱼的生长和人的生活均有一定的影响;

5.在鱼类观赏区设置气泵,占用空间大,管路杂乱,影响美观。

因此,需要一种可靠性好,噪音低,可通过箱外的充氧系统对箱内的水进行充氧,箱内水能够正常循环的水族箱,保证养殖的观赏鱼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目前采用的水族箱中充氧效益低下,水中氧含量低,或采用箱外循环和箱内充氧而造成的水循环性差,产生噪音和结构不美观等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箱内循环,箱外充氧,产生噪音少,水中溶氧量高的循环充氧水族箱。该水族箱箱体分为上下部分,上箱体用于养殖,下箱体用于实现循环充氧。该设计结构美观,简单易行,可维护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族箱,其特征是:水族箱箱体为一个容器,水族箱箱体容器内部空间被一个水平隔板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为上箱体与下箱体;隔板左右各有一个长方形开口,分别称为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都布置一个滤网,分别称为左滤网和右滤网,即进水口的滤网称为左滤网、出水口的滤网称为右滤网;下箱体壁外侧、左右方向中间位置开有有凹槽和进气孔;在下箱体内部从左向右依次安装抽水过滤器和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气泵在下箱体外侧的凹槽位置;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的进气孔与气泵出气口连接,进气孔位于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的左右方向的中部,即进气孔位于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水流方向为:进水口、水泵进水端、水泵内、水泵出水端连接到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进水端、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中部水与气体相互撞击、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出水端、出水口到达上箱体。

隔板四周与水族箱内侧容器壁粘接。下箱体的凹槽位置除进气孔外其他位置密封,即进气孔不渗水。气泵的出气口数量与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的进气孔数量相同,每一根半文丘里管通道都有一个进气孔,竖直方向相互平行布置的4-10根半文丘里管通道组成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为下箱体的一部分,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由若干半文丘里管通道组成,相邻半文丘里管通道之间不相通,半文丘里管通道是一种中间收缩,两边扩张,横截面为矩形的管道,半文丘里管通道收缩段对应下箱体凹槽位置和进气孔位置。

半文丘里管通道是一种中间收缩,两边扩张,横截面为矩形的管道,半文丘里管通道收缩段对应下箱体凹槽位置和进气孔位置,进入文丘里管通道中的水流经过前一个扩张段后进入收缩段,而后在后一个扩张段减速且形成涡流,收缩段通入的空气与水流形成的涡流在扩张段充分剧烈混合,加速气泡碎裂并提升水中溶氧量。其中,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中通道的数量可根据需求改变。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的进气孔与气泵出气口连接。

水族箱工作时,在抽水过滤器的作用下,上箱体中的水流经过左滤网和抽水过滤器后进入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进气孔进入的空气和水流在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的扩张段剧烈混合,高溶氧量的水流从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中出来后经过右滤网回到上箱体,实现水族箱内水循环。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1.在抽水过滤器的作用下,上下箱体在水交换过程中实现水族箱中水循环;

2.通过抽水过滤器的水流与气泵通入的空气在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的扩张段充分作用混合,极大程度增加输出水的溶氧量。

3.抽水过滤器在水箱内部,而气泵在水箱外部,减小了水体震动和高速流场等产生噪音的条件,极大降低了噪音。

4.水族箱结构布局合理,简单美观。养殖部分所占比例大,各装置充分利用空间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布局图;

图2是图1中下箱体倾斜一定角度后的外观和装置构成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中单个半文丘里管通道的结构图;

图中1.上箱体,2.隔板,3.下箱体,4.左滤网,5.抽水过滤器,6.气泵,7.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8.右滤网,9.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水族箱箱体为一个容器,水族箱箱体容器内部空间被一个水平隔板2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为上箱体1与下箱体3,隔板左右各有一个长方形开口,分别称为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都布置一个滤网,分别称为左滤网4和右滤网8,即进水口的滤网称为左滤网4、出水口的滤网称为右滤网8。下箱体的壁外侧、左右方向中间位置开有有凹槽和进气孔9,在下箱体3内从左向右依次安装抽水过滤器5和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气泵6位于上箱体1与下箱体3之间的凹槽位置;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的进气孔9与气泵6出气口连接。其中,抽水过滤器5和气泵6之间的竖线为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的进口位置,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和右滤网8之间的竖线为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的出口位置。图中,螺旋线代表半文丘里管通道扩张段内形成的涡流,箭头代表水族箱中水流的流动方向。

在图2中,下箱体3为图2整个部分。在抽水过滤器5的作用下,上箱体1中水进入下箱体3,经过抽水过滤器4的过滤(杂质,包括鱼便,沉积的鱼便可以通过下箱体3底部开设管道的方式予以排出,为便于沉积鱼便,水泵的进水管的横截面积与进水口的面积之比为1/10-1/100)作用后进入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进入半文丘里管通道的水流与进气孔9中通入的空气在半文丘里管通道的扩张段剧烈混合,水中溶氧量迅速增加。高溶氧量的水流通过右滤网8后从出水口流出,进入上箱体1,实现水族箱内的水循环。图中,箭头代表下箱体中水流的流动方向。

在图3中,空气由进气孔9进入后与水在扩张段进行剧烈混合。大箭头代表水流的流动方向,小箭头代表进气方向。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族箱,其特征是:水族箱箱体为一个容器,水族箱箱体容器内部空间被一个水平隔板(2)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为上箱体(1)与下箱体(3);隔板(2)左右各有一个长方形开口,分别称为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都布置一个滤网,分别称为左滤网(4)和右滤网(8),即进水口的滤网称为左滤网(4)、出水口的滤网称为右滤网(8);下箱体(3)壁外侧、左右方向中间位置开有有凹槽和进气孔(9);在下箱体(3)内部从左向右依次安装抽水过滤器(5)和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气泵(6)在下箱体(3)外侧的凹槽位置;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的进气孔(9)与气泵(6)出气口连接,进气孔(9)位于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的左右方向的中部,即进气孔(9)位于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水流方向为:进水口、水泵进水端、水泵内、水泵出水端连接到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进水端、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中部水与气体相互撞击、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出水端、出水口到达上箱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是:隔板(2)四周与水族箱内侧容器壁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是:下箱体(3)的凹槽位置除进气孔(9)外其他位置密封,即进气孔不渗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是:气泵(6)的出气口数量与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的进气孔(9)数量相同,每一根半文丘里管通道都有一个进气孔(9),竖直方向相互平行布置的4-10根半文丘里管通道组成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族箱,其特征是: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为下箱体(3)的一部分,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7)由若干半文丘里管通道组成,相邻半文丘里管通道之间不相通,半文丘里管通道是一种中间收缩,两边扩张,横截面为矩形的管道,半文丘里管通道收缩段对应下箱体凹槽位置和进气孔位置。


技术总结
一种水族箱,水族箱箱体为一个容器,水族箱内部空间被一个水平隔板分成上箱体和下箱体两部分。隔板左右位置都有开口,开口位置安装滤网,下箱体左右方向中间位置有凹槽和进气孔。下箱体从左向右依次安装有抽水过滤器和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中间凹槽处放入气泵,气泵出气口与下箱体中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上面的进气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美观,充分利用空间;实现箱内循环和箱外充氧,有效降低噪音;空气与水流在半文丘里管通道装置扩张段充分混合,使水中含氧量极大提高;上箱体的水流经过下箱体后回到上箱体,实现水族箱内水循环。

技术研发人员:侯正辉;张楹婧;张俊东;黄滟淳;胡再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1.01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