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藕田改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0212发布日期:2020-08-05 00:0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碱地藕田改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盐碱地藕田改良系统。



背景技术:

莲藕可生食也可煮食,同时也是药用价值相当高的植物。藕含有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以及氧化酶成分。生吃鲜藕能清热解烦,解渴止呕,煮熟的藕能健脾开胃。用藕制成粉可以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体弱多病者可多食莲藕进补。莲藕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水生经济作物,是人民大众共食的蔬菜品种,各地有广泛的栽培,随着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其栽培面积有不断扩大之势。

黄河冲积平原,原为退海之地,是尚未开发利用的盐碱地。该盐碱地为落淤形成的新淤地,落淤的过程经过了开始水流流速快,继而流速减慢,最后水不流动,逐渐干涸的过程。在流速快的时候,水的携砂能力强,可以携带粗砂,随着流速的下降,砂砾变小,再变成细沙---土---细泥。最终形成沙土-细泥-沙土的土壤结构,即土壤最上层为混合砂质土壤,中间层为致密的红泥板的土层结构,下层为混合砂质土壤。

在盐碱地上种植莲藕,是有水源的地方改良盐碱的一种不错的方法。但是,因为一些技术不过关,常常不能在第一年就取得成功。尽管放到藕田里足够的水,但当年不能很好的压碱洗碱,导致莲藕生长不好,产量很低甚至不能生长,经济效益很差。

目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技术主要有:1物理方法,包括工程方法如暗管排碱,开挖排碱沟渠等,水利方法,以水洗碱;2化学方法,采用化学药品中和法,离子交换法等;3生物法,通过种植耐盐碱植物,增加土壤的腐殖质。从而逐步改良土壤结构,降低盐碱的影响。

在重盐碱地,特别是含盐量超过2%的重盐碱地通过放水压碱,种植莲藕的技术进行了多次试验,找到了放水压碱不成功的根源在于沙土-细泥-沙土的土壤结构中,中间层为致密的红泥板的土层渗透性不好,导致放水压碱很难在一两年内产生有益效果,因此必须进行土壤结构的改良。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滨海盐碱地快速脱碱、预防返碱、改善耕层土壤结构和肥力、保证莲藕健康生长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盐碱地藕田改良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盐碱地藕田改良系统,包括种植单元和排水沟;所述种植单元由下到上依次为盐碱层、缓冲中和层、蓄水层和种植层;排水沟设于相邻种植单元之间;

所述盐碱层四周砌砖;所述砖为普通建筑用砖;根据目标藕田的大小,将盐碱地四周挖出深沟,挖到盐碱层以下并预留出一定深度修建排水沟,将盐碱层以上的表层土壤挖开,在留下的盐碱层四周砌砖;

所述缓冲中和层由砾石、碎石子、炭渣构成,四周砌一圈排水砖;所述排水砖的排水孔面向排水沟;在缓冲中和层,砾石和碎石子炭渣等填充物形状锋利且不锁水,可以将由盐碱层返上来的盐碱片切割成易溶解的碎片,碎片被从缓冲中和层上面渗透下来的淡水冲刷溶解,最后经排水砖排出,有效防止了反碱问题;所述排水砖,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排水功能的砖,使用排水砖排出积水,是目前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中采取的排水手段之一;排水砖一般内部带有排水通道,地表或者土壤中渗透的水进入排水通道,然后通过排水通道末端的排水孔排入排水沟,可以及时有效的将道路或者土壤中的积水排出。

所述蓄水层由沙土构成,沙土四周砌砖;沙土是指由80%以上的沙和20%以下的黏土混合而成的土壤,这种土壤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铺设于缓冲中和层之上,可以降低淡水渗透时的阻力,有利于淡水向缓冲中和层的渗透。

所述种植层包括含有提供营养的营养基质层,莲藕在壤土、沙壤土、粘壤土中均能生长,但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最为适宜,对土壤的ph值要求6~8.5为宜,酸性过大、土壤板结不利于莲藕生长,过于疏松,形成的藕,节间短,皮肉粗硬,品质差;营养基质层周围设置藕田土埂,藕田土埂外壁砌砖,内部土壤压实,形成藕池,将淡水引入藕池,要求藕池内水深0.5~0.6米;

优选的,种植单元为梯形结构。梯形不易坍塌,可以保证在水流不断冲刷渗透的过程中藕田结构的安全性。所述排水沟为v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盐碱层、缓冲中和层、蓄水层、种植层和排水沟共同形成的藕田种植系统,当盐碱地中的盐碱向上渗透时,被缓冲层中的石子煤渣分割,然后被渗透压下的淡水在中和层冲刷,并通过两侧的排水砖排到藕田外的排水沟中,有效阻止了盐碱向种植层渗透,保证了莲藕的健康成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盐碱层,2、缓冲中和层,3、蓄水层,4、种植层,5、排水沟,6、砖,7、排水砖;

41、营养基质层,42、藕田土埂,43、藕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结合附图1,一种盐碱地藕田改良系统,包括:

种植单元和排水沟5;所述种植单元由下到上依次为盐碱层1、缓冲中和层2、蓄水层3和种植层4;排水沟5设于相邻种植单元之间;

所述盐碱层1四周砌砖6,所述砖6为普通建筑用砖;

所述缓冲中和层2由砾石、碎石子、炭渣构成,四周砌一圈排水砖8;所述排水砖7的排水孔面向排水沟5;

所述蓄水层3由沙土构成,沙土四周砌砖6;

所述种植层4包括含有提供营养的营养基质层41,营养基质层41周围设置藕田土埂42,藕田土埂42外侧砌砖6,内侧为藕池43,所述营养基质层41为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土壤ph值为6~8.5,所述藕池43内通入淡水,水深0.5~0.6米。

优选的,所述种植单元为梯形结构;所述排水沟5为v型结构。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盐碱地藕田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单元和排水沟(5);所述种植单元由下到上依次为盐碱层(1)、缓冲中和层(2)、蓄水层(3)和种植层(4);排水沟(5)设于相邻种植单元之间;

所述盐碱层(1)四周砌砖(6);所述砖(6)为普通建筑用砖;

所述缓冲中和层(2)由砾石、碎石子、炭渣构成,四周砌一圈排水砖(7);所述排水砖(7)的排水孔面向排水沟(5);

所述蓄水层(3)由沙土构成,沙土四周砌砖(6);

所述种植层(4)包括含有提供营养的营养基质层(41),营养基质层(41)周围设置藕田土埂(42),藕田土埂(42)外侧砌砖(6),内侧为藕池(43),所述藕池(43)内通入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藕田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单元为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盐碱地藕田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5)为v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藕田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基质层(41)为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土壤ph值为6~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藕田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藕池(43)内淡水水深0.5~0.6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盐碱地藕田改良系统,包括种植单元和排水沟(5);所述种植单元由下到上依次为盐碱层(1)、缓冲中和层(2)、蓄水层(3)和种植层(4);排水沟(5)设于相邻种植单元之间;所述盐碱层(1)为盐碱地,四周砌砖(6);所述缓冲中和层(2)由砾石、碎石子、炭渣构成,四周砌一圈排水砖(7);所述排水砖(7)的排水孔面向排水沟(5);所述蓄水层(3)由沙土构成,沙土四周砌砖(6);所述种植层(4)包括含有提供营养的营养基质层(41)和藕田土埂(42),藕田土埂(42)外侧砌砖(6),内侧为藕池(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藕田改良系统,有效阻止了盐碱向种植层渗透,保证了莲藕的健康生长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美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