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99902发布日期:2020-07-31 23:1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棉花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近三十年来,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新疆的地膜用量在全国更是首屈一指。随着地膜使用量不断增加、残留地膜回收率一直偏低,土壤中残膜量逐步增加,土壤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影响水分和肥料的渗透以及土壤中生物和微生物数量,耕地质量逐步下降。现今,新疆已成为残膜污染严重的地区之一。新疆是全国最重要的产棉区,南疆棉花种植面积就达2000万亩,约占全疆的2/3。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在棉花种植上大范围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棉花产量因此大幅度提高,给新疆农业增产、棉农增收带来了巨大效益。但却也成了棉田“白色污染”的祸首,由棉田土壤的残膜污染而引发的危害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1)降低棉田肥力,不利于化肥减量;(2)影响棉种发芽和棉花根系的生长;(3)对棉田机具作业产生不利影响;(4)部分残膜混入机采棉中导致机采棉含杂率增加,严重影响机采棉的原棉品质。因此棉田残膜的完全回收对于新疆机采棉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新疆机采棉的原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防治棉田残膜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通过使用可降解地膜代替难以降解的聚氯乙烯塑料薄膜,二是通过人工进行残膜回收作业,三是通过残膜回收机机械化回收。但上述三种方法在机采棉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均不佳,可降解地膜成本高、技术不成熟;人工进行残膜回收作业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机械化回收效果较差,只能回收浅层残膜,回收成本较高。因此,通过优化农艺栽培措施来提高残膜回收效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双层膜覆盖技术对保苗、增产和提质具有明显作用,对干旱少雨、盐碱较重,双层膜覆盖能起到增温保墒作用,能够有效实现一播全苗,同时还在出苗前起到防风、防雨、防板结的作用,本发明的残膜回收成本低,易于回收,无任何残膜留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前准备:选择播种地点,进行秋耕冬灌,在3月底至4月初整地;

(2)品种选择:选择处于早熟及介于早熟和中早熟之间的品种,生育期125~130天;

(3)铺膜播种:一膜4行,在铺膜播种时覆上下双层膜,下层膜的宽度≤中间两行行距,下层膜不覆盖播种穴孔,下层膜两侧播种,上层膜覆盖4行播种穴孔;

(4)科学田间管理:播种后上层膜上覆盖适量土堆进行防风,待60~70%的棉苗子叶出土,揭上层膜,滴水追肥,化学调控果枝长度和高度,及时打顶,病虫害防治,回收下层膜,喷施脱叶剂,机械采棉。

进一步的,步骤(1)中整地时的温度需要连续5天稳定在12℃以上。

本发明的棉花品种在选择上特别注意,需要选择早熟品种中剩余期相对较长,即选择早熟介于早熟和中早熟之间的品种,尽量选择抗逆性、生长势、适应性较强的品种。

进一步的,步骤(3)中中间两行的行距为60~66cm,另外两行与相邻的中间两行的行距为8~12cm,株距为9~10cm。

进一步的,步骤(3)中中间两行的行距为66cm,另外两行与相邻的中间两行的行距为10cm,株距为9.5cm。

进一步的,下层膜的铺膜宽度为60-66cm,上层膜的铺膜宽度为125cm。

本发明中上层膜两边覆土压边,四周压紧,使整个上层膜属于全密封状态,本发明采用播种方式是下层膜两侧播种,与传统的播种方式完全不同。

进一步的,播种密度为1.6~1.7万株/亩。

进一步的,步骤(4)中采用膜下滴管随水施肥,分阶段滴水,全生育期滴水10~12次,全生育期滴管定额灌量250~270m3/亩,灌溉周期为6~7天/次。

进一步的,6月15~25日开始滴头水,7月初至8月初,滴水追肥4~5次,8月初至8月底,滴水2~3次。

本发明中滴水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头水浸润深度达到40cm,促进根系下扎,氮、磷、钾肥按比例配合施用,随水追施纯n220~320kg、p2o545~75kg、k2o80~110kg,同时注意硼、锌、锰等微量元素的适量补充。正常年份一般在6月15~25日开始滴头水,坚持“头水不旱不灌”的原则,每公顷滴水60~68m3/亩,随水追施纯n58~80kg、p2o512~20kg、k2o20~28kg,同时喷施叶面肥1~2次。7月初至8月初,滴水追肥4~5次,滴水量总计为每公顷150~162m3/亩,总计为每公顷纯n150~210kg、p2o530~48kg、k2o51~70kg。8月初至8月底,滴水2~3次,总计滴水每公顷38~40m3/亩。追肥2次,随水追施肥总计每公顷纯n22~32kg、p2o55~7kg、k2o8~11kg。滴水追肥采取递减方式,前多后少,9月5日停水停肥。

进一步的,步骤(4)中化学调控分别在1~2叶期、4~5叶期、7~8叶期、10~11叶期进行,用量分别为1.5~2.0g/亩、2.0~3.0g/亩、3.0~5.0g/亩、4.0~5.0g/亩。

化学调控,控制始果节位,促进花芽分化。蕾期化控要根据田间长势进行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一般在打顶后化调量适当加重,用量为6~10g/亩,适当控制果枝节间长度,始果高度控制在18~22cm,防止棉花旺长。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打顶时果枝8~10台,株高75~85cm。

坚持“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打顶不宜太早或太晚,留果枝8-10台,7月中旬打顶结束,结合水肥及化学调控,将株高控制在80cm左右。

进一步的,步骤(4)中病虫害防治采用啶虫脒和杀螨剂。

病虫防治采用“预防为主,重点防治”的方针。重点加强对棉蓟马、棉铃虫、蚜虫和红蜘蛛的预防,对已危害地块分别用20%啶虫脒和专用杀螨剂如炔螨特、克螨特等进行点片防治。

待棉株生长至花铃期时,揭掉下层膜,下层膜因只覆盖中间两行之间的区域,棉株对下层膜残膜的回收不会造成干扰,在下层膜回收时,不会造成下层膜大面积破碎而难以回收,即可全部100%回收。至此,田间整个地膜即可全部回收,没有留下任何残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栽培方法主要针对机采棉窄膜一膜四行的播种铺膜方式进行改进,在铺膜播种时覆上下双层膜,下层膜铺设在中间两行之间,下层膜的铺膜宽度为60-66cm,,下层膜不覆盖播种穴孔,下层膜两侧播种,上层膜覆盖4行播种孔穴,上层膜的铺膜宽度为1.25m,上层膜具有防风、防雨、防板结的作用,待子叶出土后,揭掉上层膜,揭掉的上层膜可回收利用,仅剩下层膜,下层膜同样具有增温、透光、保墒作用,待花铃期揭掉下层膜,下层膜由于只覆盖了中间两行之间的区域,没有覆盖播种孔穴,在残膜回收时基本不受棉株对残膜回收的影响,可基本实现残膜100%回收,并且回收的地膜完整度较好,可进一步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残膜回收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对于棉花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但能实现残膜的完全回收,同时并没有引起纤维产量及品质性能指标的降低,且棉花的品质更好,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地膜覆盖引起的“白色污染”起到根本性的防治作用,可有效实现未来棉花产业乃至整个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于2018-2019年开展,试验点设置在新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植棉面积较大的29团,具体地点为29团8连二斗七条田。选择品种为新陆中45号,所需用地膜为国标地膜,膜厚度为0.01mm,种植面积为30m2,以下实施例的新型双层膜栽培模式图均如图1所示。

实施例1

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前准备:选择播种地点,进行秋耕冬灌,在3月底至4月初整地,整地时的温度需要连续5天稳定在12℃以上;

(2)品种选择:选择处于早熟介于早熟和中早熟之间的品种,生育期125~130天;

(3)铺膜播种:一膜4行,在铺膜播种时覆上下双层膜,下层膜的宽度=中间两行行距,下层膜不覆盖播种穴孔,下层膜两侧播种,上层膜覆盖4行播种穴孔,中间两行的行距为66cm,另外两行与相邻的中间两行的行距为10cm,株距为9.5cm,下层膜的宽度为66cm,上层膜的宽度为125cm,上层膜两边覆土压边,四周压紧,使整个上层膜属于全密封状态,播种密度为1.6万株/亩;

(4)科学田间管理:

播种后上层膜上覆盖适量土堆进行防风,待60~70%的棉苗子叶出土;

将揭掉整个上层膜,揭上层膜时注意揭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宜太晚,防止高温烫伤棉苗,一般在傍晚揭膜效果最佳;

滴水追肥:滴水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头水浸润深度达到40cm,促进根系下扎,氮、磷、钾肥按比例配合施用,随水追施纯n220kg、p2o545kg、k2o80kg,同时注意硼、锌、锰等微量元素的适量补充。正常年份一般在6月15~25日开始滴头水,坚持“头水不旱不灌”的原则,每公顷滴水60m3/亩,随水追施纯n58kg、p2o512kg、k2o20kg,同时喷施叶面肥1次,7月初至8月初,滴水追肥4次,滴水量总计为每公顷150m3/亩,总计为每公顷纯n150kg、p2o530kg、k2o51kg。8月初至8月底,滴水2次,总计滴水每公顷38m3/亩。追肥2次,随水追施肥总计每公顷纯n22kg、p2o55kg、k2o8kg,滴水追肥采取递减方式,前多后少,9月5日停水停肥;

化学调控果枝长度和高度,及时打顶,打顶时果枝8~10台,株高75~85cm,化学调控分别在1~2叶期、4~5叶期、7~8叶期、10~11叶期进行,用量分别为1.5g/亩、2.0g/亩、3.0g/亩、4.0g/亩,控制始果节位,促进花芽分化,蕾期化控要根据田间长势进行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一般在打定后化调量适当加重,用量为6g/亩。适当控制果枝节间长度,始果高度控制在18~22cm,防止棉花旺长;

病虫害防治,采用20%的啶虫脒和杀螨剂;回收下层膜,待棉株生长至花铃期时,揭掉下层膜;喷施脱叶剂,待棉田吐絮达到50%时,喷施化学脱叶催熟剂;待顶部铃全部吐絮后,进行机械采棉。

实施例2

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前准备:选择播种地点,进行秋耕冬灌,在3月底至4月初整地,整地时的温度需要连续5天稳定在12℃以上;

(2)品种选择:选择处于早熟介于早熟和中早熟之间的品种,生育期125~130天;

(3)铺膜播种:一膜4行,在铺膜播种时覆上下双层膜,下层膜不覆盖播种穴孔,下层膜两侧播种,上层膜覆盖4行播种穴孔,中间两行的行距为60cm,另外两行与相邻的中间两行的行距为8cm,株距为9cm,下层膜的宽度为60cm,上层膜的宽度为125cm,上层膜两边覆土压边,四周压紧,使整个上层膜属于全密封状态,播种密度为1.65万株/亩;

(4)科学田间管理:

播种后上层膜上覆盖适量土堆进行防风,待60~70%的棉苗子叶出土;

将揭掉整个上层膜,揭上层膜时注意揭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宜太晚,防止高温烫伤棉苗,一般在傍晚揭膜效果最佳;

滴水追肥:滴水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头水浸润深度达到40cm,促进根系下扎,氮、磷、钾肥按比例配合施用,随水追施纯n270kg、p2o560kg、k2o95kg,同时注意硼、锌、锰等微量元素的适量补充。正常年份一般在6月15~25日开始滴头水,坚持“头水不旱不灌”的原则,每公顷滴水64m3/亩,随水追施纯n69kg、p2o516kg、k2o24kg,同时喷施叶面肥2次,7月初至8月初,滴水追肥5次,滴水量总计为每公顷156m3/亩,总计为每公顷纯n180kg、p2o539kg、k2o539kg。8月初至8月底,滴水3次,总计滴水每公顷39m3/亩。追肥2次,随水追施肥总计每公顷纯n27kg、p2o56kg、k2o9.5kg,滴水追肥采取递减方式,前多后少,9月5日停水停肥;

化学调控果枝长度和高度,及时打顶,打顶时果枝8~10台,株高75~85cm,化学调控分别在1~2叶期、4~5叶期、7~8叶期、10~11叶期进行,用量分别为1.75g/亩、2.5g/亩、4.0g/亩、4.5g/亩,控制始果节位,促进花芽分化,蕾期化控要根据田间长势进行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一般在打定后化调量适当加重,用量为8g/亩。适当控制果枝节间长度,始果高度控制在18~22cm,防止棉花旺长;

病虫害防治,采用20%的啶虫脒和杀螨剂;回收下层膜,待棉株生长至花铃期时,揭掉下层膜;喷施脱叶剂,待棉田吐絮达到50%时,喷施化学脱叶催熟剂;待顶部铃全部吐絮后,进行机械采棉。

实施例3

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机采棉新型双膜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前准备:选择播种地点,进行秋耕冬灌,在3月底至4月初整地,整地时的温度需要连续5天稳定在12℃以上;

(2)品种选择:选择处于早熟介于早熟和中早熟之间的品种,生育期125~130天;

(3)铺膜播种:一膜4行,在铺膜播种时覆上下双层膜,下层膜不覆盖播种穴孔,下层膜两侧播种,上层膜覆盖4行播种穴孔,中间两行的行距为63cm,另外两行与相邻的中间两行的行距为12cm,株距为10cm,下层膜的宽度为62cm,上层膜的宽度为125cm,上层膜两边覆土压边,四周压紧,使整个上层膜属于全密封状态,播种密度为1.7万株/亩;

(4)科学田间管理:

播种后上层膜上覆盖适量土堆进行防风,待60~70%的棉苗子叶出土;

将揭掉整个上层膜,揭上层膜时注意揭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宜太晚,防止高温烫伤棉苗,一般在傍晚揭膜效果最佳;

滴水追肥:滴水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头水浸润深度达到40cm,促进根系下扎,氮、磷、钾肥按比例配合施用,随水追施纯n320kg、p2o575kg、k2o110kg,同时注意硼、锌、锰等微量元素的适量补充。正常年份一般在6月15~25日开始滴头水,坚持“头水不旱不灌”的原则,每公顷滴水68m3/亩,随水追施纯n80kg、p2o520kg、k2o28kg,同时喷施叶面肥1次,7月初至8月初,滴水追肥5次,滴水量总计为每公顷162m3/亩,总计为每公顷纯n210kg、p2o548kg、k2o570kg。8月初至8月底,滴水3次,总计滴水每公顷40m3/亩。追肥2次,随水追施肥总计每公顷纯n32kg、p2o57kg、k2o11kg,滴水追肥采取递减方式,前多后少,9月5日停水停肥;

化学调控果枝长度和高度,及时打顶,打顶时果枝8~10台,株高75~85cm,化学调控分别在1~2叶期、4~5叶期、7~8叶期、10~11叶期进行,用量分别为2.0g/亩、3.0g/亩、5.0g/亩、5.0g/亩,控制始果节位,促进花芽分化,蕾期化控要根据田间长势进行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一般在打定后化调量适当加重,用量为10g/亩。适当控制果枝节间长度,始果高度控制在18~22cm,防止棉花旺长;

病虫害防治,采用20%的啶虫脒和杀螨剂;回收下层膜,待棉株生长至花铃期时,揭掉下层膜;喷施脱叶剂,待棉田吐絮达到50%时,喷施化学脱叶催熟剂;待顶部铃全部吐絮后,进行机械采棉。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采棉双膜栽培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层膜和下层膜的宽度相同,均是125cm,下层膜上打孔点播,覆盖上125cm的上层膜。

试验例1

分别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栽培方法进行种植相同面积的棉花,考察残膜回收率,残膜回收成本,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栽培棉花可以100%回收下层膜,这是由于下层膜并没有覆盖种子行,在残膜回收时,不受棉株对残膜回收的干扰,而对比例1的方法,在收获结束后,对下层膜进行机械或人工回收,但回收效率较低,且残膜回收成本相对较高。

试验例2

分别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方法种植新陆中45号棉花,考察对棉花产量及棉花形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注:同一列相同小写字母a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栽培棉花棉花的产量性状指标和籽棉产量略高于对比例1的方法。

试验例3

分别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方法种植新陆中45号棉花,考察收获的棉花纤维品质,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注:同一列相同小写字母a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栽培的棉花纤维的品质与对比例1相比略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