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

文档序号:27906832发布日期:2021-12-11 05:3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

1.本发明涉及一种升运链杆,特别涉及一种马铃薯升运链杆,属于农业收获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马铃薯是一种世界性经济作物,是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位重要粮食作物,其收获作业约占其栽培全过程总劳动量的45%,劳动强度大,耗时费工。国外发达国家多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作业,生产效率高、收获质量好,但一般在大面积耕地上使用,而我国西北马铃薯主产区多为中小地块,大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不适用且价格昂贵。虽然有针对中小地块作业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研究,但性能不够稳定,机具关键部件的适应性差。现有针对马铃薯收获机的输送分离装置的研究普遍存在安装倾角相对较小,马铃薯与分离机构接触面积小,分离效果差,机具结构尺寸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是一种适用于马铃薯收获的分离升运链杆,可以有效地解决升运倾角小、马铃薯与分离机构接触面积小、分离效果差、结构尺寸大的缺陷。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包括圆链杆、打孔链杆、链条、凹入直杆、凹入弯杆、螺栓和两边弯杆,圆链杆、打孔链杆、链条构成主体框架,其中,圆链杆套在链条突出的销轴上,可来回转动,打孔链杆则焊接在链条内侧,两打孔链杆间要隔开8个滚子链节距,圆链杆与打孔链杆间隔开两个滚子链节距,打孔链杆上有间隔一致的安装孔且两相邻打孔链杆错开打孔,用螺栓将凹入直杆与凹入弯杆分别安装在两根相邻打孔链杆上,打孔链杆两端安装两边弯杆。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入直杆、凹入弯杆与两边弯杆组合形成凹槽。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入直杆、凹入弯杆交错安装,且两边安装两边弯杆。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入弯杆具有一定弧度。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入直杆、凹入弯杆与两边弯杆截面形状均为圆形。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链杆、凹入直杆、凹入弯杆与两边弯杆外部均套有橡胶软管,且可更换材料。
10.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用于马铃薯收获过程中升运分离薯块作业,具有适应能力强,提升倾角大等特点。当升运至尽头处,凹入弯杆与凹入直杆交错成一定角度,进一步推动薯块,有利于薯块排出。该链杆的设计,能够有
效增大升运角度,防止薯块回滚,并防止薯块从两边漏出,减少升运过程中的漏薯现象,同时凹入弯杆内弯设计增大弯杆与薯块的接触面积,提高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分离性能,有利于缩短机具结构尺寸,并减少升运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凹入直杆则方便薯块倾倒。各杆上套有橡胶软管,且材料可更换,能够对薯块起一定缓冲作用,进一步减少伤薯,提高马铃薯收获质量。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部分链杆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部分链杆的主视图;图中:1、圆链杆;2、打孔链杆;3、链条;4、凹入直杆;5、凹入弯杆;6、螺栓;7、两边弯杆。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3.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包括圆链杆1、打孔链杆2、链条3、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螺栓6和两边弯杆7。圆链杆1、打孔链杆2、链条3构成主体框架,其中,圆链杆1套在链条突出的销轴上,可来回转动,打孔链杆2则焊接在链条内侧,两打孔链杆2间要隔开8个滚子链节距,圆链杆1与打孔链杆2间隔开两个滚子链节距,打孔链杆2上有间隔一致的安装孔且两相邻打孔链杆2错开打孔。用螺栓6将凹入直杆4与凹入弯杆5分别安装在两根相邻打孔链杆2上,打孔链杆2两端安装两边弯杆7。
14.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与两边弯杆7形成凹槽,当进行升运时,薯块由凹入弯杆5托运,凹入弯杆5有一定弧度,能够增大与薯块间的接触面积,增强分离效果,减少伤薯,当到达升运尽头,凹入直杆4的设计有利于薯块滑出。
15.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当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升运至尽头处,凹入直杆4与凹入弯杆5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产生向外推的趋势,有利于将薯块排出。
16.进一步的,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与两边弯杆7组合形成凹槽,凹槽能够提升薯块,防止薯块回滚。
17.进一步的,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交错安装,且两边安装两边弯杆,保证凹槽内部无过大间隙,防止漏薯。
18.进一步的,凹入弯杆5具有一定弧度,以获得更好的升运能力,增大与薯块的接触面积,减少伤薯。
19.进一步的,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与两边弯杆7截面形状均为圆形,防止其有尖锐棱角,减少伤薯。
20.进一步的,圆链杆1、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与两边弯杆7外部均套有橡胶软管,且可更换材料以适应不同块茎类作物,起一定缓冲作用,避免薯块与刚性材料直接接触,减少伤薯。
2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薯块落入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与两边弯杆7形成的凹槽内,升运过程中链杆振动,薯块与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和两边弯杆7碰撞摩擦,土块由凹槽内间隙落下,实现薯土分离。当薯块运至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尽头,此时链条带动打孔链板2,从而使凹入直杆4与凹入弯杆5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产生向外推的趋势,将薯块排出,完成升运任务。
22.本发明为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用于马铃薯收获过程中升运分离薯块作业,具有适应能力强,提升倾角大等特点。当升运至尽头处,凹入弯杆与凹入直杆交错成一定角度,进一步推动薯块,有利于薯块排出。该链杆的设计,能够有效增大升运角度,防止薯块回滚,并防止薯块从两边漏出,减少升运过程中的漏薯现象,同时凹入弯杆内弯设计增大弯杆与薯块的接触面积,提高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分离性能,有利于缩短机具结构尺寸,并减少升运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凹入直杆则方便薯块倾倒。各杆上套有橡胶软管,且材料可更换,能够对薯块起一定缓冲作用,进一步减少伤薯,提高马铃薯收获质量。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包括圆链杆(1)、打孔链杆(2)、链条(3)、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螺栓(6)和两边弯杆(7),其特征在于,圆链杆(1)、打孔链杆(2)、链条(3)构成主体框架,其中,圆链杆(1)套在链条突出的销轴上,可来回转动,打孔链杆(2)则焊接在链条内侧,两打孔链杆(2)间要隔开8个滚子链节距,圆链杆(1)与打孔链杆(2)间隔开两个滚子链节距,打孔链杆(2)上有间隔一致的安装孔且两相邻打孔链杆(2)错开打孔,用螺栓(6)将凹入直杆(4)与凹入弯杆(5)分别安装在两根相邻打孔链杆(2)上,打孔链杆(2)两端安装两边弯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与两边弯杆(7)组合形成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交错安装,且两边安装两边弯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弯杆(5)具有一定弧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与两边弯杆(7)截面形状均为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链杆(1)、凹入直杆(4)、凹入弯杆(5)与两边弯杆(7)外部均套有橡胶软管,且可更换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包括圆链杆、打孔链杆、链条、凹入直杆、凹入弯杆、螺栓和两边弯杆。其特征在于圆链杆与打孔链杆交错配置在链条上,其中,两打孔链杆间要隔开一定的距离,打孔链杆上用螺栓分别安装凹入弯杆与凹入直杆,两者交错形成凹槽,两边安装两边弯杆防止薯块从两边掉落。凹入弯杆式马铃薯升运链杆用于马铃薯收获过程中升运分离薯块作业,能够有效增大升运角度,防止薯块回滚,并防止薯块从两边漏出,减少升运过程中的漏薯现象,同时能够增大弯杆与薯块的接触面积,提高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分离性能,有利于缩短机具结构尺寸,并减少升运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提高马铃薯收获质量。提高马铃薯收获质量。提高马铃薯收获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51)Int.Cl.A01D33/00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1/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