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暂养、包装及运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40923发布日期:2020-10-17 02:02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活海产品的保存及运输方法,特别是一种贝类暂养、包装及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贝类作为商品在销售过程中为时刻打氧的状态才能保持比较长时间的鲜活,只能是近海水水域或距离运输或运输时间相对短的消费者才能享受到鲜活贝类的美味。

而对于非近生产地或源产地的消费者,例如远离近水域的其他地区,由于运输时间以及贝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如果想食用到鲜活的贝类,就成了一种奢望。

目前贝类销售或者是远程通过快递的方式保证贝类的鲜活特性,没有任何报道。

由于贝类本身的生长习性,贝类的存活过程所需的环境等参数值必须保证与贝类原来的生存环境一致或非常接近,因此,保证贝类的暂养技术以及活体运输是关键之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贝类暂养、包装及运输技术。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贝类养殖、包装及运输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暂养:

将贝类从原水域产地运输至待销售仓储地,运输过程中保证贝类的环境温度与溶氧量与原生存环境一致或接近,避光运输;

根据贝类原生存环境进行能够维持其生活习性的暂时养殖,保证贝类的适宜生存环境温度为10℃以下,仓储池所用水源通过饮用水进行配制,保证盐度1.020kg/m2,贝类在尚未投放仓储池之前的2~3小时,每1立方米水量中加入20~30克的有益菌,贝类在该仓储池中暂养,暂养过程中随时供氧,需要达到5mg/l以上的溶氧量,暂养时间2~3天;

2)包装:按贝类的数量及个体大小确定内包装袋的体积,溶氧量5~8%,内包装袋的抗压强度为60mpa以上,保证贝类的活动空间为单体的3倍以上,水量为贝类体积的2倍以上,5mg/l以上的溶氧量;

外包装箱的抗压强度为30mpa以上,保温温度24~48小时之内,上、下不能超过5℃的温差;

3)运输:根据目的地的距离远近,确定采用快递空运或汽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生存环境的设置,能够保证贝类在更换原海水环境后,将肠体内多余的物质排泄掉,本技术为纯物理方式,模仿活体的生存环境,还原活体的生存空间,能够保证产品在3至15天运输时间内,满足活体在快递等运输过程中的鲜活特性。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

供氧过程中,采用从仓储池底部供氧的方式。

饮用水与速溶海晶进行配比,边搅拌边测量盐度值。

从贝类原水域产地连同同环境的水源运输待销售仓储地,或根据运输时间长短和距离远近采用无水源运输的方式。

无水源运输的方式适用于运输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

无水源运输方式采用编织袋封装,并在编织袋内部或外部添加冰袋。

暂养过程中需要与原生存环境一致的压强,通过水量进行控制或通过借助水的流速增加压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贝类养殖、包装及运输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暂养:

从贝类原水域产地连同同环境的水源运输至待销售仓储地,运输过程中保证贝类的环境温度与溶氧量与原生存环境一致或接近,避光运输。

根据贝类原生存环境进行能够维持其生活习性的暂时养殖,保证贝类的适宜生存环境温度为10℃以下,仓储池所用水源通过饮用水进行配制,饮用水与速溶海水晶(速溶海水晶采用市售商品,例如昌邑市海水佳海水晶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的比例为采用搅拌边测试的方式进行或者参照速溶海晶的说明书具体进行,保证水的盐度1.022kg/m2(采用盐度测定仪测定时显示得到的数值)与原环境一致或能够使贝类适应,暂养过程中的溶氧量在5mg/l~8mg/l;压强值与贝类的原海洋生存环境的压强一致,大约10~12米深(海水压强0.1~0.12mpa),供氧的过程中采用池底供氧方式。

贝类在尚未投放仓储池之前的2~3小时,每1立方米水量中加入20~30克的有益菌,贝类在该仓储池中暂养,暂养过程中随时供氧,需要达到120的含氧量。

有益菌采用市售商品:水质改良剂系列,例如:山东辰丰公司的所生产的强效应激灵(产品执行标准:q/370703sscf014-2019)。还需要加入另一种市售商品有益菌:例如盐城百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浓缩em菌,实际投放量,按该产品的说明书投放即可;例如,1立方米水源大约需要0.3~0.5升左右。

该两种有益菌的加入,不仅将贝类肠体内的多余物质排泄掉,而且该有益菌的加入利于贝类在保持鲜活的过程中无需自耗自身的营养,保持无消耗体重的肉质饱满的状态,暂养时间3天,在暂养的过程中贝类需要将体内的沙子吐出来,并在吐沙的过程中增加微生物菌群,例如盐城百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菌,实际投放量,按该产品的说明书投放即可。

暂养过程中需要与原生存环境一致的压强,通过水量进行控制或通过借助水的流速增加压强。仓储池水压强值通常采用比较深一些的暂养池进行控制或者是通过水的流速进控制压强,在水的流速比较快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使压强增大,这样通过仪器监测就能够获得与海水原环境一致的压强。

暂时养殖过程中,采用在避光的车间或厂房的池体内进行暂时养殖。

2)包装:

按贝类的数量及个体大小确定内包装袋的体积,将仓储池内的水以及单体数量封入内包装袋中内包装袋的抗压强度为60mpa以上,保证贝类的活动空间为单体的5倍以上,水量为贝类体积的4倍以上;内包装袋采用食品用透明pvc进待密闭封装;溶氧量在5mg/l~8mg/l;压强值与贝类的原海洋生存环境的压强一致(海水大约10米深压强0.1mpa)。

外包装箱采用高强度泡沫包装箱,外包装箱内添加冰袋;抗压强度为30mpa以上,保温温度24~48小时之内,上、下不能超过5℃的温差。

贝类可以是生蚝、鲍鱼或海螺等。

3)运输:

根据目的地的距离,采用快递空运或汽运。例如距离超过1000公里的,可以采用空运的方式,如果距离在1000公里以内的,可以采用快递汽运。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从贝类原水域产地运输至待销售仓储地,根据运输时间长短和距离远近采用无水源运输的方式。采用编织袋封装,并在编织袋内部或外部添加冰袋的运输方式,运输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冰袋的添加量以满足贝类到达仓储池之前不完全融化为宜。



技术特征:

1.一种贝类养殖、包装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暂养:

将贝类从原水域产地运输至待销售仓储地,运输过程中保证贝类的环境温度与溶氧量与原生存环境一致或接近,避光运输;

根据贝类原生存环境进行能够维持其生活习性的暂时养殖,保证贝类的适宜生存环境温度为10℃以下,仓储池所用水源通过饮用水进行配制,保证盐度1.020kg/m2,贝类在尚未投放仓储池之前的2~3小时,每1立方米水量中加入20~30克的有益菌,贝类在该仓储池中暂养,暂养过程中随时供氧,需要达到5mg/l以上的溶氧量,暂养时间2~3天;

2)包装:

按贝类的数量及个体大小确定内包装袋的体积,溶氧量5~8%,内包装袋的抗压强度为60mpa以上,保证贝类的活动空间为单体的3倍以上,水量为贝类体积的2倍以上,5mg/l以上的溶氧量;

外包装箱的抗压强度为30mpa以上,保温温度24~48小时之内,上、下不能超过5℃的温差;

3)运输:

根据目的地的距离远近,确定采用快递空运或汽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类暂养、包装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供氧过程中,采用从仓储池底部供氧的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类暂养、包装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饮用水与速溶海晶进行配比,边搅拌边测量盐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类暂养、包装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贝类原水域产地连同同环境的水源运输至待销售仓储地,或根据运输时间长短和距离远近采用无水源运输的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贝类暂养、包装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水源运输的方式适用于运输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贝类暂养、包装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水源运输方式采用编织袋封装,并在编织袋内部或外部添加冰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类暂养、包装及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暂养过程中需要与原生存环境一致的压强,通过水量进行控制或通过借助水的流速增加压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鲜活海产品的保存及运输方法,特别是贝类暂养、包装及运输方法。将贝类从原水域产地运输至近距离待销售仓储地,根据贝类原生存环境进行暂时养殖,保证贝类的适宜生存环境温度为10℃以下,仓储池所用水源通过饮用水进行配制,贝类在该仓储池中暂养,暂养过程中随时供氧,按贝类的数量确定内包装袋的体积,内包装袋的抗压强度为60MPa以上,保证贝类的活动空间为单体的5倍以上,水量为贝类体积的4倍以上;外包装箱的抗压强度为30MPa以上,根据目的地的距离,采用快递空运或汽运。本技术为纯物理方式,模仿活体的生存环境,还原活体的生存空间,能够保证产品在3至15天运输时间内,满足活体在快递运输中的鲜活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昝立民;李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市活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30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