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防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9497发布日期:2020-10-23 12:2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10kV配网防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防鸟技术领域,是一种10kv配网防鸟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跟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在输电线路事故统计中,鸟类引起线路出现跳闸的事故不仅逐渐增多,而且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给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目前现有技术往往通过电路装置进行驱鸟,不仅浪费能源,并且在断电维护时往往不能有效驱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10kv配网防鸟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通过电路装置进行驱鸟存在的浪费能源和在断电维护时不能有效驱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10kv配网防鸟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下部外侧限位套装有涡轮风球,支撑杆上部外侧限位套装有安装筒,安装筒下部与涡轮风球上部固定,安装筒中部外侧上、下间隔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套筒和第一安装套筒,第二安装套筒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4个第二防鸟刺,每个第二防鸟刺呈内下外上倾斜状,第一安装套筒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4个第一防鸟刺,每个第一防鸟刺呈内上外下倾斜状,安装筒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顶盖,固定顶盖上固定安装有至少2个驱鸟铃。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涡轮风球上端内侧与支撑杆外侧过盈配合安装有轴承,涡轮风球下端内侧与支撑杆外侧过盈配合安装有轴承,固定顶盖下端内侧与支撑杆外侧过盈配合安装有轴承。

上述驱鸟铃还包括插杆、螺旋杆、安装插头、弹簧、铃铛盖和敲击球,插杆上部固定安装有螺旋杆,螺旋杆上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插头,安装插头上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上部固定安装有铃铛盖,铃铛盖内部通过柔性线绳连接有敲击球。

上述第二防鸟刺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45度,第二防鸟刺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45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风力带动两层防鸟刺转动,并且能使驱鸟铃发出响声,有效驱鸟,避免鸟类筑巢栖息,同时,相比现有技术不仅节省了电力,还能在断电维护时也能有效驱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中涡轮风球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1中驱鸟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安装座,2为支撑杆,3为涡轮风球,4为安装筒,5为第一安装套筒,6为第一防鸟刺,7为第二安装套筒,8为第二防鸟刺,9为固定顶盖,10为驱鸟铃,11为插杆,12为螺旋杆,13为安装插头,14为弹簧,15为铃铛盖,16为敲击球,a为第二防鸟刺与水平位置的夹角,b为第一防鸟刺与水平位置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所示,该10kv配网防鸟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支撑杆2下部外侧限位套装有涡轮风球3,支撑杆2上部外侧限位套装有安装筒4,安装筒4下部与涡轮风球3上部固定,安装筒4中部外侧上、下间隔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套筒7和第一安装套筒5,第二安装套筒7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4个第二防鸟刺8,每个第二防鸟刺8呈内下外上倾斜状,第一安装套筒5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4个第一防鸟刺6,每个第一防鸟刺6呈内上外下倾斜状,安装筒4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顶盖9,固定顶盖9上固定安装有至少2个驱鸟铃10。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座1将支持杆2固定在电力塔杆顶部,通过风力带动涡轮风球3转动,转动的涡轮风球3带动安装筒4绕支撑杆2灵活转动,第二安装套筒7上的第二防鸟刺8和第一安装套筒5上的第一防鸟刺6随着转动的安装筒4一起转动,其中,第二防鸟刺8对固定顶盖9进行防护,第一防鸟刺6对涡轮风球3进行防护,转动的安装筒4带动固定顶盖9转动,从而使得驱鸟铃发出响声,能有效的避免鸟类筑巢栖息,同时,相比现有技术不仅节省了电力,还能在断电维护时有效驱鸟。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10kv配网防鸟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涡轮风球3上端内侧与支撑杆2外侧过盈配合安装有轴承,涡轮风球3下端内侧与支撑杆2外侧过盈配合安装有轴承,固定顶盖9下端内侧与支撑杆2外侧过盈配合安装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支撑杆2、涡轮风球3和固定顶盖9通过轴承连接,轴承起到支撑作用,通过风力使涡轮风球3、固定顶盖9和安装筒4绕支撑杆2灵活转动。

如附图4所示,驱鸟铃10还包括插杆11、螺旋杆12、安装插头13、弹簧14、铃铛盖15和敲击球16,插杆11上部固定安装有螺旋杆12,螺旋杆12上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插头13,安装插头13上部固定安装有弹簧14,弹簧14上部固定安装有铃铛盖15,铃铛盖15内部通过柔性线绳连接有敲击球16。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的涡轮风球3带动固定顶盖9绕支撑杆2灵活转动,转动的固定顶盖9带动插杆11转动,转动的插杆11又依次带动螺旋杆12和安装插头13转动,弹簧14绕安装插头13带动铃铛盖15摇动,使敲击球16敲击铃铛盖15发出响声,有效地通过铃声对鸟类进行驱赶,大大地避免了鸟类导致的线路故障。

如附图1、2所示,第二防鸟刺8与水平位置的夹角a为45度,第二防鸟刺6与水平位置的夹角b为45度。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通过风力带动涡轮风球3转动,转动的涡轮风球3带动安装筒4绕支撑杆2灵活转动,第二安装套筒7上的第二防鸟刺8和第一安装套筒5上的第一防鸟刺6随着转动的安装筒4一起转动,其中,第二防鸟刺8对固定顶盖9进行防护,第一防鸟刺6对涡轮风球3进行防护,转动的安装筒4带动固定顶盖9转动,转动的固定顶盖9带动插杆11转动,转动的插杆11又依次带动螺旋杆12和安装插头13转动,弹簧14绕安装插头13带动铃铛盖15摇动,使敲击球16敲击铃铛盖15发出响声,有效驱鸟。



技术特征:

1.一种10kv配网防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下部外侧限位套装有涡轮风球,支撑杆上部外侧限位套装有安装筒,安装筒下部与涡轮风球上部固定,安装筒中部外侧上、下间隔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套筒和第一安装套筒,第二安装套筒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4个第二防鸟刺,每个第二防鸟刺呈内下外上倾斜状,第一安装套筒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4个第一防鸟刺,每个第一防鸟刺呈内上外下倾斜状,安装筒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顶盖,固定顶盖上固定安装有至少2个驱鸟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kv配网防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涡轮风球上端内侧与支撑杆外侧过盈配合安装有轴承,涡轮风球下端内侧与支撑杆外侧过盈配合安装有轴承,固定顶盖下端内侧与支撑杆外侧过盈配合安装有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0kv配网防鸟装置,其特征在于驱鸟铃还包括插杆、螺旋杆、安装插头、弹簧、铃铛盖和敲击球,插杆上部固定安装有螺旋杆,螺旋杆上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插头,安装插头上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上部固定安装有铃铛盖,铃铛盖内部通过柔性线绳连接有敲击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0kv配网防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防鸟刺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45度,第二防鸟刺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10kv配网防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防鸟刺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45度,第二防鸟刺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45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防鸟技术领域,是一种10kV配网防鸟装置,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下部外侧套装有涡轮风球,支撑杆上部外侧限位套装有安装筒,安装筒下部与涡轮风球上部固定安装,安装筒中部外侧上、下间隔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套筒和第一安装套筒。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风力带动两层防鸟刺转动,并且能使驱鸟铃发出响声,有效驱鸟,避免鸟类筑巢栖息,同时,相比现有技术不仅节省了电力,还能在断电维护时也能有效驱鸟。

技术研发人员:罗祥;胡全胜;龚建岐;盛树喜;张金辉;丁世贤;冯爽;王飞;路如意;吕彬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博尔塔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2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