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苗压床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4815发布日期:2020-11-19 19:0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运苗压床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苗压床两用车。



背景技术:

一般农用车的驱动部分均采用变速箱驱动,变速箱驱动时,农用车的车架前端和后端一般是刚性连接,变速箱进行二轮驱动,使农用车在驱动时转弯半径过大,或者农用车在轨道上时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四轮驱动,移动灵活、操作方便的运苗压床两用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苗压床两用车,包括前车架、动力机械、油箱、液压分配器、立式扶手、座椅、后车架、皮带传动机构、液压泵、液压驱动机构及两组车轮;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立式扶手固定在前车架后端上,所述座椅安装在后车架上,所述两组车轮分别转动安装在前车架和后车架上,所述动力机械安装在前车架前端并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为液压驱动机构提供动力,所述液压驱动机构驱动两组车轮行走,所述液压分配器安装在立式扶手上并控制液压驱动机构的液压马达的转向,所述油箱安装在前车架上,油箱通过液压泵、液压分配器和多根软管为液压驱动机构的液压马达供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驱动,采用油管为两个液压马达供油,使前车架和后车架可以相对转动,实现四轮驱动,提高车体的灵活性;液压分配器控制液压马达的转向,通过液压分配器的操作杆即可实现车体的前进、后退和停车,操作方便;通过车轮的改变实现运苗和压床两种作业方式,节省成本,车体小,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反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液压驱动机构包括一个液压马达时,传动主视简图;

图4是图3的俯视传动简图;

其中:1-前车架;2-动力机械;3-油箱;4-液压分配器;5-立式扶手;6-座椅;7-后车架;8-液压马达;9-链传动机构;10-车轮;10-1-轨道轮;10-2-环形轨道槽;10-3-长筒型压床辊;11-六棱轴;12-皮带传动机构;13-液压泵;14-通槽;15-单向节流阀;16-三通管;17-三通连接口;18-直角箱;19-变速箱;20-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包括前车架1、动力机械2、油箱3、液压分配器4、立式扶手5、座椅6、后车架7、皮带传动机构12、液压泵13、液压驱动机构及两组车轮10;所述前车架1和后车架7之间通过销轴铰接,前车架1和后车架7活动链接,便于转弯和移动,所述立式扶手5固定在前车架1后端上,所述座椅6安装在后车架7上,所述两组车轮10分别转动安装在前车架1和后车架7上,所述动力机械2安装在前车架1前端并通过皮带传动机构12带动液压泵13,所述液压泵13为液压驱动机构提供动力,所述液压驱动机构驱动两组车轮10行走,所述液压分配器4安装在立式扶手5上并控制液压驱动机构的液压马达8的转向,通过液压分配器4上的操作杆控制液压马达8的正反转,实现整机的前进和后退,操作方便,所述油箱3安装在前车架1上,油箱3通过液压泵13、液压分配器4和多根软管为液压驱动机构的液压马达8供油。

动力机械2为电动机或者柴油机。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液压马达8及两个链传动机构9,所述两个液压马达8分别安装在前车架1和后车架7上,所述液压泵13为两个液压马达8提供动力,每个液压马达8均通过链传动机构9驱动对应的一组车轮10,所述液压分配器4控制两个液压马达8的转向,油箱3为两个液压马达8供油。

如图3、图4所示,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8、链传动机构9、直角箱18、传动轴20及两个变速箱19;所述液压马达8通过直角箱18实现动力转向,两组车轮10的车轮轴上均安装有变速箱19,所述直角箱18通过链传动机构9为其中一个变速箱19传递动力,两个变速箱19之间通过传动轴20传递动力。

所述两组车轮10的车轮轴均为六棱轴11。

用作运苗车使用时,所述两组车轮10内的每个车轮10均为轨道轮10-1,每个轨道轮10-1的外圆周面上均开设有环形轨道槽10-2。轨道轮10-1通过环形轨道槽10-2沿轨道行走。四轮驱动的运苗车不易打滑。

用作压床车使用时,所述两组车轮10内的每个车轮10均为长筒型压床辊10-3。进行压床作业时,长筒型压床辊10-3直接安装在六棱轴11上或者固定套装在轨道轮10-1上。

所述前车架1和后车架7上表面中部均开设有通槽14,所述链传动机构9穿过对应的通槽14。使链传动机构9设置在运苗压床两用车的内侧,起到保护链传动机构9的作用,并使整机更加紧凑。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运苗压床两用车还包括单向节流阀15及三通管16,所述液压泵13与液压分配器4连接的软管上安装有三通管16,所述三通管16剩余的一个管口与油箱3连通,所述单向节流阀15安装在三通管16与液压泵13之间的管路上。单向节流阀15用于调整回油路的大小,从而调整液压马达8带动运苗压床两用车行走速度的快慢。

所述液压分配器4的主进油口与液压泵13连通,液压分配器4的主回油口与油箱3连通,液压分配器4的剩余其中两个油口各与一个三通连接口17连通,每个三通连接口17的剩余两个连接口分别连接两个液压马达8,所述液压泵13和油箱3连通,形成供油回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运苗压床两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动力机械(2)、油箱(3)、液压分配器(4)、立式扶手(5)、座椅(6)、后车架(7)、皮带传动机构(12)、液压泵(13)、液压驱动机构及两组车轮(10);所述前车架(1)和后车架(7)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立式扶手(5)固定在前车架(1)后端上,所述座椅(6)安装在后车架(7)上,所述两组车轮(10)分别转动安装在前车架(1)和后车架(7)上,所述动力机械(2)安装在前车架(1)前端并通过皮带传动机构(12)带动液压泵(13),所述液压泵(13)为液压驱动机构提供动力,所述液压驱动机构驱动两组车轮(10)行走,所述液压分配器(4)安装在立式扶手(5)上并控制液压驱动机构的液压马达(8)的转向,所述油箱(3)安装在前车架(1)上,油箱(3)通过液压泵(13)、液压分配器(4)和多根软管为液压驱动机构的液压马达(8)供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苗压床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液压马达(8)及两个链传动机构(9),所述两个液压马达(8)分别安装在前车架(1)和后车架(7)上,所述液压泵(13)为两个液压马达(8)提供动力,每个液压马达(8)均通过链传动机构(9)驱动对应的一组车轮(10),所述液压分配器(4)控制两个液压马达(8)的转向,油箱(3)为两个液压马达(8)供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苗压床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8)、链传动机构(9)、直角箱(18)、传动轴(20)及两个变速箱(19);所述液压马达(8)通过直角箱(18)实现动力转向,两组车轮(10)的车轮轴上均安装有变速箱(19),所述直角箱(18)通过链传动机构(9)为其中一个变速箱(19)传递动力,两个变速箱(19)之间通过传动轴(20)传递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苗压床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车轮(10)的车轮轴均为六棱轴(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苗压床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车轮(10)内的每个车轮(10)均为轨道轮(10-1),每个轨道轮(10-1)的外圆周面上均开设有环形轨道槽(10-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苗压床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车轮(10)内的每个车轮(10)均为长筒型压床辊(10-3)。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运苗压床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和后车架(7)上表面中部均开设有通槽(14),所述链传动机构(9)穿过对应的通槽(1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苗压床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苗压床两用车还包括单向节流阀(15)及三通管(16),所述液压泵(13)与液压分配器(4)连接的软管上安装有三通管(16),所述三通管(16)剩余的一个管口与油箱(3)连通,所述单向节流阀(15)安装在三通管(16)与液压泵(13)之间的管路上。


技术总结
运苗压床两用车,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它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四轮驱动,移动灵活、操作方便的运苗压床两用车。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通过销轴铰接,两组车轮分别转动安装在前车架和后车架上,动力机械安装在前车架前端并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液压泵,液压泵为液压驱动机构提供动力,液压驱动机构驱动两组车轮行走,液压分配器安装在立式扶手上并控制液压驱动机构的液压马达的转向,油箱通过液压泵、液压分配器和多根软管为液压驱动机构的液压马达供油。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驱动,实现四轮驱动,提高车体的灵活性;液压分配器控制液压马达的转向,通过液压分配器的操作杆即可实现车体的前进、后退和停车,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颜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颜春
技术研发日:2020.04.10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