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2624发布日期:2021-04-30 09:1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种植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中药材的种植规模以及种植产量,近些年也通过大棚对中药材进行种植,和蔬菜不同的是,要想提升中药材的种植产量,需要严格保证种植过程中的灌溉以及温度,才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中药材的品质,现有的大棚种植技术手段不适合中药材的种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适合中药材种植的大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内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纵向分布,所述第一水管的下侧均匀设置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内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第二水管的底部设置有喷头,所述棚体内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中心相连,所述控制中心与控温器相连,所述棚体的底部铺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的下侧等间距均匀设置有探头,所述探头与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控制中心相连,所述棚体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块,所述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分隔块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土壤层的底部设置有一层细滤网,所述细滤网的底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均匀设置有过滤孔,所述托板的下侧设置有底槽,所述底槽与出水管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水管为折叠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探头的安装间隔为一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细滤网的材质为编织尼农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棚体的顶部设置安装块,结合第一水管以及安装块对第二水管进行安装;通过在棚体底部土壤层下侧设置探头以及湿度传感器,配合控制中心以及控制阀、喷头进行自动淋水操作;通过在棚体的底部设置细滤网以及托板、底槽,避免淋水过度;通过在棚体的顶部设置温度传感器以及控温器,对棚体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保证中药材处于合适的生长温度,通过设置折叠管形式的第二水管,便于对不同高度的中药材植株进行淋水操作,避免淋水时破坏中药材植株。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中第一水管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中第二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棚体,2-安装架,3-第一水管,4-第二水管,5-控制阀,6-喷头,7-温度传感器,8-控温器,9-控制中心,10-土壤层,11-探头,12-湿度传感器,13-分隔块,14-细滤网,15-托板,16-底槽,17-电磁阀,18-第三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包括棚体1,所述棚体1内设置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内设置有第一水管3,所述第一水管3纵向分布,所述第一水管3的下侧均匀设置有第二水管4,所述第二水管4内设置有控制阀5,所述第二水管4的底部设置有喷头6,所述棚体1内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中心9相连,所述控制中心9与控温器8相连,所述棚体1的底部铺设有土壤层10,所述土壤的下侧等间距均匀设置有探头11,所述探头11与湿度传感器12相连,所述湿度传感器12与控制中心9相连,所述棚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块13,所述湿度传感器12安装在分隔块13内部。

具体的,通过在棚体1的顶部设置安装架2,进行安装第一水管3以及第二水管4,便于进行均匀安装喷头6,实现淋水操作。

更具体的,通过在土壤层10设置探头11,配合湿度传感器12以及控制中心9、控制阀5,对喷头6的启闭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淋水作业。

更具体的,通过在棚体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7以及控温器8,从而实现对棚体1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保证中药材植株处于合适的生长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管4为折叠管。

具体的,选择折叠管作为第二水管4,便于对不同高度的植株进行淋水作业,避免对较小的植株淋水时造成植株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探头11的安装间隔为一米。

进一步的,所述细滤网14的材质为编织尼农带。

具体的,编制尼农带在有效阻隔土壤流失同时,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实施例1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和限定。

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包括实施例1中的所有部件,还包括: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层10的底部设置有一层细滤网14,所述细滤网14的底部设置有托板15,所述托板15上均匀设置有过滤孔,所述托板15的下侧设置有底槽16,所述底槽16与出水管相连。

具体的,为了避免淋水过度,通过设置托班以及细滤网14,将多余的水渗入底槽16中,配合出水管排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如图1-3所示,通过在棚体1的顶部设置安装块,结合第一水管3以及安装块对第二水管4进行安装;通过在棚体1底部土壤层10下侧设置探头11以及湿度传感器12,配合控制中心9以及控制阀5、喷头6进行自动淋水操作;通过在棚体1的底部设置细滤网14以及托板15、底槽16,避免淋水过度;通过在棚体1的顶部设置温度传感器7以及控温器8,对棚体1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保证中药材处于合适的生长温度,通过设置折叠管形式的第二水管4,便于对不同高度的中药材植株进行淋水操作,避免淋水时破坏中药材植株。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包括棚体(1),所述棚体(1)内设置有安装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内设置有第一水管(3),所述第一水管(3)纵向分布,所述第一水管(3)的下侧均匀设置有第二水管(4),所述第二水管(4)内设置有控制阀(5),所述第二水管(4)的底部设置有喷头(6),所述棚体(1)内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中心(9)相连,所述控制中心(9)与控温器(8)相连,所述棚体(1)的底部铺设有土壤层(10),所述土壤层(10)的下侧等间距均匀设置有探头(11),所述探头(11)与湿度传感器(12)相连,所述湿度传感器(12)与控制中心(9)相连,所述棚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块(13),所述湿度传感器(12)安装在分隔块(1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10)的底部设置有一层细滤网(14),所述细滤网(14)的底部设置有托板(15),所述托板(15)上均匀设置有过滤孔,所述托板(15)的下侧设置有底槽(16),所述底槽(16)与出水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管(4)为折叠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11)的安装间隔为一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滤网(14)的材质为编织尼农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材自动淋水控温棚,涉及中药材种植大棚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的种植大棚不适合中药材种植使用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棚体,所述棚体内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纵向分布,所述第一水管的下侧均匀设置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内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第二水管的底部设置有喷头,所述棚体内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中心相连,所述控制中心与控温器相连,所述棚体的底部铺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的下侧等间距均匀设置有探头,所述探头与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控制中心相连,所述土壤层的底部设置有一层细滤网,所述细滤网的底部设置有托板。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鹃;吴玉琴;杨学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民乐县宏源生物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5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