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诱捕器

文档序号:25496406发布日期:2021-06-18 16:0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昆虫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收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性诱剂是一种生物诱捕剂,绿色环保,无污染,作为一种昆虫的雌性信息激素从而引诱昆虫,具有专一性,主要用于诱捕害虫进行诱捕防治,合适的诱捕器是整个性诱剂防控技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现有市面上出售的诱捕器,害虫捕获后,为了方便对采集到的害虫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例如统计数据、对诱集虫进行分子检测,需要将诱捕的虫子带回室内研究,但是由于现有的诱捕器在田间操作将诱集昆虫的部件取下时,操作复杂,效率较低,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有部分成虫逃出诱捕器,从而影响试验的进行,因此需要一种能方便更换诱集部件的诱捕器,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成虫逃逸,并提高田间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昆虫诱捕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方便将诱捕的昆虫带回进行处理,并提高田间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诱捕壳体、多个昆虫收集袋、漏斗状收集器、遮挡板和诱芯,所述诱捕壳体下端可拆卸连接一个所述昆虫收集袋,所述漏斗状收集器设置在所述诱捕壳体内,所述漏斗状收集器的大口径端与所述诱捕壳体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漏斗状收集器的小口径端伸入至所述昆虫收集袋内,所述遮挡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诱捕壳体上方,所述诱芯设置于所述遮挡板和所述漏斗状收集器之间并与所述遮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诱捕壳体为锥形壳体,所述诱捕壳体的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所述昆虫收集袋通过收缩绳套装在所述诱捕壳体的下端开口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遮挡板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诱芯上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

优选的,所述诱芯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吊环,所述吊环穿过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遮挡板上方。

优选的,所述昆虫收集袋底部设有漏水孔。

优选的,所述遮挡板为圆形挡板,所述遮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状收集器的大口径端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遮挡板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诱捕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昆虫诱捕器,诱芯上的昆虫性诱剂引诱昆虫,昆虫在遮挡板的阻挡作用下,通过漏斗状收集器进入昆虫收集袋内,由于漏斗状收集器下端口径较小,昆虫难以逃离昆虫收集袋,当昆虫收集达到一定数量时,取下昆虫收集袋,并再安装另一个新的昆虫收集袋,采用昆虫收集袋安装在诱捕壳体下端,安装拆卸方便快捷,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地避免昆虫逃逸,并提高田间工作效率,直接将取下的昆虫收集袋带回室内进行后续工作,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昆虫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昆虫诱捕器中的诱捕壳体、漏斗状收集器和遮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昆虫诱捕器中的昆虫收集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昆虫诱捕器中的诱芯与吊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诱捕壳体、2-昆虫收集袋、3-漏斗状收集器、4-遮挡板、5-诱芯、6-收缩绳、7-吊环、8-漏水孔、9-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昆虫诱捕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持续的对昆虫进行诱捕,并方便将诱捕的昆虫带回进行处理。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诱捕壳体1、多个昆虫收集袋2、漏斗状收集器3、遮挡板4和诱芯5,诱捕壳体1下端可拆卸连接一个昆虫收集袋2,漏斗状收集器3设置在诱捕壳体1内,漏斗状收集器3的大口径端与诱捕壳体1密封固定连接,漏斗状收集器3的小口径端伸入至昆虫收集袋2内,遮挡板4固定设置于诱捕壳体1上方,诱芯5设置于遮挡板4和漏斗状收集器3之间并与遮挡板4固定连接。

诱芯5上的昆虫性诱剂引诱昆虫,昆虫在遮挡板4的阻挡作用下,通过漏斗状收集器3进入昆虫收集袋2内,由于漏斗状收集器3下端口径较小,昆虫难以逃离昆虫收集袋2,当昆虫收集达到一定数量时,取下昆虫收集袋2,并再安装另一个新的昆虫收集袋2,使昆虫诱捕器能够不间断的对昆虫进行诱捕,采用昆虫收集袋2安装在诱捕壳体1下端,安装拆卸方便快捷,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地避免换装昆虫收集袋2时昆虫逃逸的情况,并提高田间工作效率,直接将取下的昆虫收集袋带回室内进行后续工作,使用更加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昆虫诱捕器,可以对害虫进行有效的诱捕,并进行统一处理,将诱捕的害虫带回室内,还能够为害虫防控研究提供研究样本。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诱捕壳体1为锥形壳体,诱捕壳体1的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昆虫收集袋2通过收缩绳6套装在诱捕壳体1的下端开口外壁上,拉紧收缩绳6能够方便地将昆虫收集袋2紧套在诱捕壳体1的下端开口外壁上,当需要取下昆虫收集袋2时,将收缩绳6松开,取下昆虫收集袋2即可,拆卸安装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遮挡板4中部设有螺纹孔,诱芯5上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安装方便。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诱芯5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吊环7,吊环7穿过螺纹孔设置于遮挡板4上方,通过吊环7能够方便地将昆虫诱捕器悬挂在合适的位置,以便于昆虫的诱捕。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昆虫收集袋2底部设有漏水孔8,雨天时,进入昆虫收集袋2内的雨水可以通过漏水孔8流出,不影响诱捕器的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遮挡板4为圆形挡板,遮挡板4的直径大于漏斗状收集器3的大口径端的直径,遮挡板4不仅能够起到对昆虫阻挡的作用,还可以对雨水进行一定程度地遮挡。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遮挡板4通过支撑杆9固定连接在诱捕壳体1上,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壳体、多个昆虫收集袋、漏斗状收集器、遮挡板和诱芯,所述诱捕壳体下端可拆卸连接一个所述昆虫收集袋,所述漏斗状收集器设置在所述诱捕壳体内,所述漏斗状收集器的大口径端与所述诱捕壳体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漏斗状收集器的小口径端伸入至所述昆虫收集袋内,所述遮挡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诱捕壳体上方,所述诱芯设置于所述遮挡板和所述漏斗状收集器之间并与所述遮挡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壳体为锥形壳体,所述诱捕壳体的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所述昆虫收集袋通过收缩绳套装在所述诱捕壳体的下端开口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诱芯上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芯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吊环,所述吊环穿过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遮挡板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收集袋底部设有漏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为圆形挡板,所述遮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状收集器的大口径端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诱捕壳体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诱捕器,涉及昆虫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诱捕壳体、多个昆虫收集袋、漏斗状收集器、遮挡板和诱芯,诱捕壳体下端可拆卸连接一个昆虫收集袋,漏斗状收集器设置在诱捕壳体内,漏斗状收集器的大口径端与诱捕壳体密封固定连接,漏斗状收集器的小口径端伸入至昆虫收集袋内,遮挡板固定设置于诱捕壳体上方,诱芯设置于遮挡板和漏斗状收集器之间并与遮挡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昆虫诱捕器,能够很方便地将诱捕的昆虫带回进行处理,并有效防止更换集虫袋时候发生虫子逃逸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胡阳;李鸿波;戴长庚;滕金武;庞丽;乐俊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安顺学院;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