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8238发布日期:2021-09-18 01:34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属于植物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2.幼苗的自然适应能力差,为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日光温室进行幼苗的培育,由于现有日光温室通常采用喷淋系统来保证温室的高湿,从而调整温室温度,喷淋水大量的存储在苗床上,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容易造成幼苗烂根,滋生病虫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可以通过湿帘加湿的方式为大棚内的空气加湿,避免了喷淋过度。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包括大棚和设置在大棚上的控制器;所述大棚中间设有中间过道,中间过道两侧设有苗床,所述大棚内两侧均设有多组加湿装置;所述大棚的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横梁、多个均匀分布且与第一横梁垂直的第二横梁、第一顶棚架和第二顶棚架;所述第二横梁上表面设有第二传动带,第二传动带两端均设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传动带上设有遮阳布,所述遮阳布的一组对边分别与相邻的一组第二传动带通过柔性弹片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下表面设有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两端均设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连接有第一电动机。
5.优选的,所述第一顶棚架上覆有透光塑料膜,所述遮阳布为白幕布或者高密度棉绒白布。
6.优选的,所述第二顶棚架上设有转孔,转孔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连接有转板;所述转孔上设置有控制转板转幅的驱动装置。
7.优选的,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湿帘和风扇,所述风扇设在大棚一侧壁,所述湿帘均匀设置在大棚内远离风扇一侧;所述湿帘与第一传动带通过柔性弹片连接。
8.优选的,所述风扇与苗床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为10

25cm,所述湿帘与风扇之间水平方向的距离为1.4

1.7m。
9.优选的,所述转板为钢化散射玻璃板或调节光玻璃层,能够更好促进幼苗生长。
10.优选的,所述大棚的长度为45

55m。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梁上表面通过固定件固定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喷淋头,喷淋头内设有电磁阀;所述喷淋头喷口朝上。
12.优选的,所述湿帘底部设有蓄水池,蓄水池的顶端低于苗床的顶端。
13.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驱动装置、风扇和电磁阀连接。
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5.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采用电动喷灌,控制器控制电磁阀
开闭,系统设定,无需人工,可自动喷灌;透光塑料膜、遮阳布和转板实现了三层遮阳,遮阳条件更好;转板可旋转,全开时提供自然环境,长势更好,关闭时可抵抗自然灾害;风扇跟湿帘之间的位置设置,保证苗床湿度均匀,不会使靠近湿帘的苗湿气太大。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的剖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大棚;2、苗床;3、第一横梁;4、第二横梁;5、第一顶棚架;6、第二顶棚架;7、第二传动带;8、遮阳布;9、柔性弹片;10、第一传动带;11、湿帘;12、转孔;13、转轴;14、转板; 15、风扇;16、喷淋头;17、电磁阀;18、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如图1所示,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包括大棚1和设置在大棚1上的控制器;所述大棚1中间设有中间过道,中间过道两侧设有苗床2,所述大棚1内两侧均设有多组加湿装置;所述风扇15 与苗床2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为10

25cm,所述湿帘11与风扇15 之间水平方向的距离为1.4

1.7m;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湿帘11和风扇15,所述风扇15设在大棚1一侧壁,所述湿帘11均匀设置在大棚1内远离风扇15一侧;所述湿帘11与第一传动带10通过柔性弹片9连接;所述湿帘11底部设有蓄水池18,蓄水池18的顶端低于苗床2的顶端;所述大棚1的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横梁3、多个均匀分布且与第一横梁3垂直的第二横梁4、第一顶棚架5和第二顶棚架6;所述第一横梁3下表面设有第一传动带10,第一传动带10两端均设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连接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横梁3上表面通过固定件固定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喷淋头16,喷淋头16内设有电磁阀 17;所述第二横梁4上表面设有第二传动带7,第二传动带7两端均设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传动带7上设有遮阳布8,所述遮阳布8的一组对边分别与相邻的一组第二传动带7通过柔性弹片9连接,所述遮阳布8为白幕布或者高密度棉绒白布;所述第一顶棚架5上覆有透光塑料膜。
22.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顶棚架6上设有转孔12,转孔12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连接有转板14;所述转孔12上设置有控制转板14转幅的驱动装置;所述转板14为钢化散射玻璃板或调节光玻璃层,所述转板14自身1/3的部分与转轴13固定相连。
23.本实用新型的湿帘11的表面设置有波纹纸,在这波纹状的纤维表面有层薄薄的水膜。
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大棚1的长度为 45

55m,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驱动装置、风扇 15和电磁阀17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喷灌,控制器控制电磁阀17开闭,系统设定,无需人工,可自动喷灌;透光塑料膜、遮阳布8和转板14实现了三层遮阳,遮阳条件更好;转板14可旋转,全开时提供自然环境,长势更好,关闭时可抵抗自然灾害;风扇15 跟湿帘11之间的位置设置,保证苗床2湿度均匀,不会使靠近湿帘11的苗湿气太大。
2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1)和设置在大棚(1)上的控制器;所述大棚(1)中间设有中间过道,中间过道两侧设有苗床(2),所述大棚(1)内两侧均设有多组加湿装置;所述大棚(1)的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横梁(3)、多个均匀分布且与第一横梁(3)垂直的第二横梁(4)、第一顶棚架(5)和第二顶棚架(6);所述第二横梁(4)上表面设有第二传动带(7),第二传动带(7)两端均设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传动带(7)上设有遮阳布(8),所述遮阳布(8)的一组对边分别与相邻的一组第二传动带(7)通过柔性弹片(9)连接;所述第一横梁(3)下表面设有第一传动带(10),第一传动带(10)两端均设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连接有第一电动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棚架(5)上覆有透光塑料膜,所述遮阳布(8)为白幕布或者高密度棉绒白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棚架(6)上设有转孔(12),转孔(12)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连接有转板(14);所述转孔(12)上设置有控制转板(14)转幅的驱动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湿帘(11)和风扇(15),所述风扇(15)设在大棚(1)一侧壁,所述湿帘(11)均匀设置在大棚(1)内远离风扇(15)一侧;所述湿帘(11)与第一传动带(10)通过柔性弹片(9)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15)与苗床(2)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为10

25cm,所述湿帘(11)与风扇(15)之间水平方向的距离为1.4

1.7m。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14)为钢化散射玻璃板或调节光玻璃层。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1)的长度为45

55m。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3)上表面通过固定件固定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喷淋头(16),喷淋头(16)内设有电磁阀(17)。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11)底部设有蓄水池(18),蓄水池(18)的顶端低于苗床(2)的顶端。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驱动装置、风扇(15)和电磁阀(17)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苗率高的大棚结构,包括大棚和设置在大棚上的控制器;所述大棚中间设有中间过道,中间过道两侧设有苗床,所述大棚内两侧均设有多组加湿装置;所述大棚的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横梁、多个均匀分布且与第一横梁垂直的第二横梁、第一顶棚架和第二顶棚架;所述第二横梁上表面设有第二传动带,第二传动带两端均设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传动带上设有遮阳布,所述遮阳布的一组对边分别与相邻的一组第二传动带通过柔性弹片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下表面设有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两端均设有第一传动轮;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湿帘加湿的方式为大棚内的空气加湿,避免了喷淋过度。过度。过度。


技术研发人员:毕红贤 谷兴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立美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9
技术公布日:2021/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