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8870发布日期:2021-09-25 10:1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


背景技术:

2.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是目前一种新型养殖模式,是将原有养殖塘养殖的鱼类集中在养殖槽里进行流水养殖,该养殖方式更加高效可控,水产品质量更优。但是传统的工具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和较低的捕捞效率。
3.传统捕捞工具一般是,制作一个略小于养殖槽高宽尺寸的框架,框架整体通过镀锌管件制成,框架管件有采用方管,也有采用圆管的,管径大约25mm,框架上连接网衣,网衣的网孔与养殖品种规格匹配。但是这类传统的捕捞工具存在的缺陷在于:1、框架跟养殖槽的槽壁之间存在一定空隙,无法密封,存在跑鱼情况。2、养殖槽底部不平,无法起捕较小的鱼类,例如:黄颡鱼。3、对于管径25mm的框架,规格较小天生聚堆的水产品,例如:黄颡鱼,很多不进网袋,容易在栏鱼网处堆积。4、对捕捞水位要求较高,无法做到以销定产。同时,这类捕捞工具在捕捞效率方面也存在很多缺陷:1、多次验证单次捕捞,平均起捕率20%,根本无法满足生产要求。2、框架笨重,对养殖环境空间要求较高,操作人员要求至少8人,造成作业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该工具整体框架放弃了传统制作方式,采用新的制作结构,可提升起捕率,并且可以和养殖槽槽壁充分接触,高效实施作业捕捞。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一侧面为进鱼口,其余五个面均设置有捕捞网衣,配置的捕捞网衣网眼大小和养殖的黄颡鱼规格相适配;所述进鱼口的上框架设置有若干个串联的浮力圆球,下边框为锰钢铁链,锰钢铁链的每一扣链条之间可自然活动调节,从而可以实现跟养殖槽底部的充分接触。
7.所述进鱼口的两侧框为两根钢管,或者两个竹竿,所述两侧框的顶部高于矩形框架的顶面。进一步的,所述钢管可以是dn32钢管。
8.所述进鱼口的上框架两端预留有一定长度的绳头一,便于连接拉网绳子。
9.所述进鱼口的下框架两端也预留有一定长度的绳头二,便于连接拉网绳子。
10.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进鱼口底面钢绳和进鱼口的锰钢铁链固定,可充分接触养殖槽底部进行捕捞,大大减少跑鱼,然后捕捞过程中,上端的浮力圆球形成的柔性边框,可随时随水位变化伸展,便于进鱼,然后进鱼口的两侧杆,可以方便捕捞提起。
11.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经多次验证,本实用新型平均起捕率提升至85%。
13.2、进鱼口的下框架设计为锰钢铁链,铁链密度高,能下沉,有孔隙,每一扣链条之间可自然活动调节,增加了跟养殖槽底部的接触。
14.3、进鱼口的下框架设计为链条,更容易发现障碍物,及时回避,避免网衣大面积撕开口子。
15.4、进鱼口的上框架设计为圆形浮球,网衣随水位变化,自然伸展,适合捕捞不同养殖水位黄颡鱼。
16.5、上下框架的配合设计,能有效减轻网具对鱼体的机械损伤,减少水霉病和烂身病的发病概率。
17.6、比传统方案节省人力50%。
18.7、方便收折,便于网具保管,占地空间减少80%。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附图标记为:1进鱼口,2捕捞网衣,3浮力圆球,4锰钢铁链,5进鱼口的侧框,6绳头一,7绳头二。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一侧面为进鱼口1,其余五个面均设置有捕捞网衣2,配置的捕捞网衣2的网眼大小和养殖的黄颡鱼规格相适配;所述进鱼口1的上框架设置有若干个串联的浮力圆球3,下边框为锰钢铁链4,锰钢铁链4的每一扣链条之间可自然活动调节,从而可以实现跟养殖槽底部的充分接触。
22.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架的尺寸为:长8米、宽5.5米、高2.5米。
23.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鱼口1的两侧框5优选为两根钢管,可以是dn32钢管,管长3.6m。该两侧框5也可以是两竹竿,或其他杆类结构。所述两根钢管的顶部明显高于矩形框架的顶面。
24.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鱼口1的上框架两端至少预留30cm的绳头一6,可以配合网衣伸展拉动。
25.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鱼口1的锰钢铁链4的两端至少预留50cm的绳头二7,便于连接拉网绳子。
26.本实施例中,所述锰钢链条4采用8mm规格的链条,可承重2吨。
27.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进鱼口1的底面钢绳和锰钢铁链4固定,可充分接触养殖槽进行捕捞,大大减少跑鱼,然后捕捞过程中,上端的浮力圆球3形成的柔性边框,可随时随水位变化伸展,便于进鱼,然后进鱼口1的两侧框5,可以方便捕捞提起。通过该工具进行捕捞,最多四人即可完成捕捞作业,比传统方案节省人力50%。而且,该工具方便收折,便于保管,占地空间减少80%。通过本实用新型进行捕捞,能充分满足以销定产的管理要求。并且,捕捞率明显上升,相对传统捕捞方式,作业成本降低50%以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一侧面为进鱼口(1),其余五个面均设置有捕捞网衣(2),配置的捕捞网衣(2)的网眼大小和养殖的黄颡鱼规格相适配;所述进鱼口(1)的上框架设置有若干个串联的浮力圆球(3),下边框为锰钢铁链(4),锰钢铁链(4)的每两扣之间可活动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鱼口(1)的两侧框(5)为两根钢管,或者两个竹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采用dn32钢管。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框(5)的顶部超过矩形框架的顶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鱼口(1)的上框架的两端预留有一定长度的绳头一(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鱼口(1)的下框架两端也预留有一定长度的绳头二(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一侧面为进鱼口,其余五个面均设置有捕捞网衣,配置的捕捞网衣的网眼大小和养殖的黄颡鱼规格相适配;所述进鱼口的上框架设置有若干个串联的浮力圆球,下边框为锰钢铁链,锰钢铁链的每两扣之间可活动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起捕率高,可以和养殖槽的槽壁充分接触,可有效实施作业捕捞,大大节约了人力和对应成本。大大节约了人力和对应成本。大大节约了人力和对应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 梁勤朗 蒋礼平 牛江波 宋旸 袁军伟 姚凡 胡奎 宋向果 周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