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8874发布日期:2021-09-25 10:1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


背景技术:

2.水产品养殖过程中,进行放养是养殖前的必经环节。现有的放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采用帆布材料制做成圆柱形袋装结构,固定帆布袋后,将鱼车放鱼口连接帆布袋,然后将鱼放进帆布袋中,通过帆布袋再放进养殖池中。第二种,在池塘斜坡的放鱼口铺设帆布或彩条布,放鱼口直接放鱼在布上,鱼体自动下滑至鱼塘。
3.但是上述现有的放养方式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4.1、第一种方式,帆布袋对安装人员要求较高,对员工之间配合度要求较高,而且容易导致鱼在帆布袋中堆积卡死;鱼种放养的过程中鱼体鳍条上的硬刺容易挂在帆布上导致鱼体受伤,下塘口继发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导致死亡引起损失;同时,这种方式需要投入较多操作人力,不符合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而且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易引起人员受伤。
5.2、第二种方式劳动力节约了,但放养高差过大,导致鱼体内脏出血及体表机械损伤,下塘口继发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的导致死亡引起损失。
6.所以,为了适应未来的水产养殖,需要设计一种安全高效的放养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该工具整体框结构简单,可批量安全高效的放养水产品,在放养过程中,鱼类的鳞片、鱼鳍、皮肤、裸露器官不易受伤,减少了放养对鱼类造成的机械损伤,降低了下塘后继发性疾病发生的概率。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其特征在于:整体是一个滑槽结构,包括前端的敞口槽和后端的长滑槽,敞口槽的大开口端与放鱼口连接,敞口槽的小开口端与长滑槽连接;敞口槽的大开口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挂接的挂钩;敞口槽的小开口端与长滑槽的开口尺寸匹配;长滑槽的末端为出鱼端,出鱼端的两侧设置有浮球;敞口槽和长滑槽均为光滑材质。
10.所述敞口槽和长滑槽的侧面和底面均设置有起固定作用的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上设置光滑材质制成的敞口槽和长滑槽。
11.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结构采用钢管制成,可以是dn32钢管。
12.进一步的,所述敞口槽和长滑槽的框架中心部位采用40扁铁制做成型。
13.进一步的,所述浮球通过浮球支架固定于框架结构上。
14.进一步的,所述挂钩可以是u型挂钩,也可以是l型挂钩。
15.本实用新型敞口槽的大开口端与鱼车放鱼口连接后,放养的鱼类直接通过滑槽经出鱼口进入养殖池内。
16.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实用新型整体框结构简单、稳固,可批量安全高效的放养鱼类;
18.2、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槽采用的光滑材质,在放养过程中,鱼类的鳞片、鱼鳍、皮肤、裸露器官不易受伤,减少了放养对鱼类造成的机械损伤,降低了下塘后继发性疾病发生的概率。
19.3、滑槽前端安装了浮球,便于滑槽自动适应池塘水位,鱼种放养不受池塘水位限制。
20.4、本实用新型放养只需要两个人将滑槽固定在鱼车放鱼口即可,相比传统方式可以解放多个劳动力。
21.5、可完全避免工人作业过程中受伤。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结构的示意图。
24.图3为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实施例中浮球的结构示意图。
27.其中,附图标记为:1敞口槽,2长滑槽,3浮球,4框架,41框架中心部分,5浮球支架,6挂钩,7进鱼口,8出鱼口。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整体是一个滑槽结构,包括前端的敞口槽1和后端的长滑槽2,敞口槽1的大开口端与放鱼口连接,敞口槽1的小开口端与长滑槽2连接;敞口槽1的大开口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挂接的挂钩6;敞口槽1的小开口端与长滑槽2的开口尺寸匹配;长滑槽2的末端为出鱼端,出鱼端的两侧设置有浮球3;敞口槽1和长滑槽2均为光滑材质。
29.本实施例中,所述槽体总长为7.1米,其中:敞口槽1的大开口端宽度为1.05米,垂直长度为0.6米,槽体高为0.25米;长滑槽2的槽体宽度为0.55米。所述敞口槽1和长滑槽2的框架中心部位41采用40扁铁制做成型。
30.所述敞口槽1和长滑槽2的侧面和底面均设置有起固定作用的框架结构4,在框架结构4上设置光滑材质制成的敞口槽1和长滑槽2。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结构4采用钢管制成,可以是dn32钢管。
31.进一步的,所述浮球3可以通过浮球支架5固定于框架结构4上。
32.进一步的,所述挂钩6可以是u型挂钩,也可以是l型挂钩。
33.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浮球3参数为:上口直径为8.6cm,球体直径为44.6cm,球体周长为140cm,浮球3高度为57cm。
34.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敞口槽1的大开口端与鱼车放鱼口连接后,放养的鱼类直接通过敞口槽1,滑入长滑槽2,然后经出鱼口进入养殖池内,在放养过程中,只需要两个人将滑
槽固定在鱼车放鱼口即可,相比传统方式至少可解放四个劳动力,而且可以避免鱼类受损,降低了因机械损伤继发疾病的发生概率。同时,通过浮球3的浮力作用,自动适应池塘水位,放养过程中,放养的鱼类不受池塘水位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其特征在于:整体是一个滑槽结构,包括前端的敞口槽(1)和后端的长滑槽(2),敞口槽(1)的大开口端与放鱼口连接,敞口槽(1)的小开口端与长滑槽(2)连接;敞口槽(1)的大开口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挂接的挂钩(6);敞口槽(1)的小开口端与长滑槽(2)的开口尺寸匹配;长滑槽(2)的末端为出鱼端,出鱼端的两侧设置有浮球(3);敞口槽(1)和长滑槽(2)均为光滑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槽(1)和长滑槽(2)的侧面和底面均设置有起固定作用的框架结构(4),在框架结构(4)上设置光滑材质制成的敞口槽(1)和长滑槽(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4)采用钢管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4)采用dn32钢管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槽(1)和长滑槽(2)的框架中心部位采用40扁铁制做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3)通过浮球支架(5)固定于框架结构(4)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6)是u型挂钩,或者l型挂钩。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产养殖鱼种放养工具,整体呈一个滑槽结构,包括前端的敞口槽和后端的长滑槽,敞口槽的大开口端与放鱼口连接,敞口槽的小开口端与长滑槽连接;敞口槽的大开口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挂接的挂钩;敞口槽的小开口端与长滑槽的开口尺寸匹配;长滑槽的末端为出鱼端,出鱼端的两侧设置有浮球;敞口槽和长滑槽均为光滑材质。本实用新型整体框结构简单,可批量安全高效的放养水产品,在放养过程中,鱼类的鳞片、鱼鳍、皮肤、裸露器官不易受伤,减少了放养对鱼类造成的机械损伤,降低了下塘后继发性疾病发生的概率。继发性疾病发生的概率。继发性疾病发生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 梁勤朗 蒋礼平 牛江波 宋旸 李杰 胥正波 唐华 李亚松 陈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