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968549发布日期:2021-05-07 22:3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茶树与高大树木混合种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茶园叶种植一般不配植高大植物(已经被野放的茶园除外),也有茶园在林间间植桂花树等植物的,这样不仅使得茶园的林间空地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枯燥的单一品种的发展现象,而且极易使茶园出现加速衰老的自然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茶树种植方法,其能够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并能够改良土壤控制水分流失,增加茶园中生物多样性,帮助茶园改变和提高耐能,增强茶园的抗旱性,所选取的树木对环境适应性极强。高大植物可以为茶园遮风挡雨,阻挡强烈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树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茶树成行种植,且茶树行之间形成过道,茶树行的行间距控制在0.8-1.5米;

在茶树行与行之间的过道上或多个茶树行组成的茶园周边栽种树木,所述树木包括松树、云杉、冷杉、刺柏、栎树、榕树、果树、观赏植物中的一种或组合,并使得所栽种的相邻树木之间的行间距为2-4米。

作为优选的,在茶树行之间的过道上栽种树木时,使得所栽种的树木呈矩阵式间隔排列。

作为优选的,栽种后,定期对松树、云杉、冷杉、刺柏、栎树、榕树、果树、观赏植物的枝叶进行打理,剔除全部或部分高度为3米以下枝杆上的枝叶,以保证茶树通风效果。

作为优选的,盛夏季节时,保留部分高度为3米以下的枝杆上的枝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树种植方法,其能够起到:

调节气温的作用,高大植物可以为茶园遮风挡雨,阻挡强烈紫外线的直接照射,特别是在干旱炙热的盛夏季节这种作用非常明显。

并能够改良土壤控制水分流失,松树等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因针叶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贫瘠土壤,湿润地区的松树大多适宜酸性土壤。松树落叶(也就是松针)会酸化土壤,同时其根系对盐基阳离子的吸收也与其他植物不同,也会酸化土壤。松树等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为外生菌根的菌丝体形成鞘,包围着短的侧根,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

增加茶园中生物多样性,就是要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生态环境,保证茶园里面的生物多样性。

帮助茶园改变和提高耐能,松树等是喜光树种,耐阴性弱。其外形表现是树冠稀疏,自然整枝高,生理上表现为补偿点低,树冠稀疏的松林并不稳定的,当它们形成适当的森林环境后,就为茶园比较耐阴的基本条件。

增强茶园的抗旱性,松树等具有旱生结构:叶狭窄,角质层发达,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小,气孔下陷,厚壁组织充分发育。在生理上,它们和中生的阔叶树种相比,更能忍耐缺水而不受伤害。在生态上,松树等是旱生植物。在不同气候区分布的各种松树多半都能生长在多石的、土层浅薄的干旱生境。

所选取的树木对环境适应性极强,可以忍受-60℃的低温或50℃的高温,能在裸露的矿质土壤、砂土、火山灰、钙质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红壤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贫瘠,喜欢阳光。所选取的树木的这些特点给茶园对环境适应性带来积极的帮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茶树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茶树成行种植,且茶树行之间形成过道,茶树行的行间距控制在0.8-1.5米;

在茶树行与行之间的过道上或多个茶树行组成的茶园周边栽种树木,所述树木包括松树、云杉、冷杉、刺柏、栎树、榕树、果树、观赏植物中的一种或组合,并使得所栽种的相邻树木之间的行间距为2-4米。

作为优选的,在茶树行之间的过道上栽种树木时,使得所栽种的树木呈矩阵式间隔排列。

作为优选的,栽种后,定期对松树、云杉、冷杉、刺柏、栎树、榕树、果树、观赏植物的枝叶进行打理,剔除全部或部分高度为3米以下枝杆上的枝叶,以保证茶树通风效果。

作为优选的,盛夏季节时,保留部分高度为3米以下的枝杆上的枝叶。

作为举例说明的,本实施例选取松树作为栽种在茶树行间过道上的树木进行重点举例说明,松树对环境适应性极强。这些特点给茶园对环境适应性带来积极的帮助。茶树是喜温好湿的常绿植物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较差,两种植物生常年长在一起相互间产生引响,会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加强茶树对恶劣环境适应性能。

松树在生理上,它们和中生的阔叶树种相比,更能忍耐缺水而不受伤害。茶树是喜温好湿的常绿植物抗寒抗旱性差,在茶园周边和林间种植松树,可以帮助茶园增强抗旱的能力。

在茶园周边种植和林间间植松树的目的,还在于有效地利用松树所特有的香味成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逐渐调节茶叶的内含成分和影响茶叶内含成分的变化。

松树中所含的植物香味物质如:葡萄柚、茉莉、橙、石竹、老鹳草、姜、肉桂、香柠檬、酸柠檬、薰衣草等都是对人体有益的植物香味物质。在茶园周边种植和林间间植松树,有利于茶树和松树两种植物在自然生长过程香味物质的互相影响和渗透乃至于相互络合,从而有利于增加或改变提高茶叶内含物质有效成分,达到提高茶叶品质的目的。

茶园内种植或间植适量松树,能够将富有营养的松针洒落在茶园内,对茶树有较好的养生作用,流出的松脂能够散发出驱虫剂,减少茶园的害虫肆虐。这不仅对茶树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屏障和茶园生物防控技术的提升,而且可以提高茶叶鲜叶的品质质量,最终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茶叶饮品。

茶园内种植或间植适量松树,有利于调节气温;有利于改良土壤控制水分流失;有利于茶园中生物多样性使之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有利于帮助茶园提高耐能和茶园的抗旱性;形成逐渐增加茶叶内含物质的转换提高茶叶品质。

茶园内种植或间植适量松树,有利于茶叶内含物质得到更好的吸收,茶叶中花青素、糖、氨基酸更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茶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茶树成行种植,且茶树行之间形成过道,茶树行的行间距控制在0.8-1.5米;

在茶树行与行之间的过道上或多个茶树行组成的茶园周边栽种树木,所述树木包括松树、云杉、冷杉、刺柏、栎树、榕树、果树、观赏植物中的一种或组合,并使得所栽种的相邻树木之间的行间距为2-4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茶树行之间的过道上栽种树木时,使得所栽种的树木呈矩阵式间隔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栽种后,定期对松树、云杉、冷杉、刺柏、栎树、榕树、果树、观赏植物的枝叶进行打理,剔除全部或部分高度为3米以下枝杆上的枝叶,以保证茶树通风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盛夏季节时,保留部分高度为3米以下的枝杆上的枝叶。


技术总结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茶树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茶树成行种植,且茶树行之间形成过道,茶树行的行间距控制在0.8‑1.5米;在茶树行与行之间的过道上或多个茶树行组成的茶园周边栽种树木,所述树木包括松树、云杉、冷杉、刺柏、栎树、榕树、果树、观赏植物中的一种或组合,并使得所栽种的相邻树木之间的行间距为2‑4米。其能够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并能够改良土壤控制水分流失,增加茶园中生物多样性,帮助茶园改变和提高耐能,增强茶园的抗旱性,所选取的树木对环境适应性极强。高大植物可以为茶园遮风挡雨,阻挡强烈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徐融杰;袁川;唐亚辉;孙瑜霞;徐燕辉;唐晓慧;唐礼平;赵建军;杨春梅;杨爱玲;陈治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安森林雨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4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