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压式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及具有该往复移动机构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3991发布日期:2022-06-29 14:5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旋压式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及具有该往复移动机构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旋压式绕线轮(spinning reel)的往复移动机构及具有该往复移动机构的旋压式绕线轮。


背景技术:

2.在以往的旋压式绕线轮中公开了往复移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具有与手柄轴的旋转联动地旋转的滑动用齿轮、以及与滑动用齿轮啮合的凸轮齿轮。凸轮齿轮具有与滑动用齿轮啮合的齿轮主体、以及从齿轮主体突出的凸台部。凸台部与滑块的卡合槽卡合。通过凸台部沿着卡合槽移动,滑块使卷筒轴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3.在以往的往复移动机构中,为了使凸轮齿轮的凸台部沿着滑块的卡合槽移动,在凸台部的外周面及卡合槽的壁面之间设置游隙。因为该游隙,当凸台部沿着卡合槽移动时,有可能凸台部的外周面与卡合槽的壁面碰撞而发生碰撞音。为了抑制该情况,在专利文献1的旋压式绕线轮中,在凸台部与卡合槽之间夹装环状弹性体。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65119号公报。
5.在专利文献1的往复移动机构中,由于在移动时环状弹性体一边受到载荷而变形一边滑动接触,所以在环状弹性体的耐久性上有困难。特别是,在使环状弹性体保持在设于凸台部的环状保持槽的情况下,由于在由环状保持槽抑制了环状弹性体的变形程度的状态下环状弹性体与卡合槽滑动接触,所以环状弹性体的表面容易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能够抑制在第2齿轮的凸台部及滑块的卡合槽之间发生的碰撞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及旋压式绕线轮中,使环状弹性体的耐久性提高。
7.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具备第1齿轮、第2齿轮、滑块和环状弹性体。第1齿轮与手柄轴的旋转联动地旋转。第2齿轮具有与第1齿轮啮合的齿轮主体和从齿轮主体突出的凸台部。滑块具有凸台部卡合的卡合槽。滑块通过凸台部沿着卡合槽移动,使卷筒轴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环状弹性体以与卡合槽的开口端部接触的方式装配在凸台部。
8.在本发明的往复移动机构中,被在第2齿轮的凸台部装配的环状弹性体与滑块的卡合槽的开口端部接触的状态下,凸台部沿着卡合槽移动。通过该结构,能够抑制在第2齿轮的凸台部及滑块的卡合槽之间发生的碰撞,由于凸台部承担载荷,所以能够使环状弹性体的耐久性提高。
9.在有关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中,优选的是,环状弹性体配置在卡合槽的开口端部及齿轮主体之间。
10.在此情况下,环状弹性体与凸台部的外周面、齿轮主体及卡合槽的开口端部接触。
在该状态下,当凸台部沿着卡合槽移动时,环状弹性体在被凸台部的外周面及齿轮主体支承的状态下被卡合槽的开口端部压缩。由此,能够将环状弹性体稳定地压缩。
11.在有关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中,优选的是,卡合槽的开口端部处的前后方向的最大距离比卡合槽的凸台部的末端部存在的部分处的前后方向的壁面间的距离大。在此情况下,由于上述的卡合槽的开口端部的最大距离比上述的卡合槽的壁面间的距离大,所以能够使环状弹性体与卡合槽的开口端部适当地接触。
12.在有关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中,优选的是,卡合槽具有配置凸台部的末端部的卡合凹部,以及形成为宽度比卡合凹部宽、环状弹性体接触的大宽度部。在此情况下,由于卡合槽具有大宽度部,所以能够使环状弹性体与卡合槽的开口端部适当地接触。
13.在有关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中,优选的是,凸台部形成为圆柱状或圆锥台状。由此,能够使凸台部在卡合槽的内部顺畅地移动。
14.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旋压式绕线轮具备:绕线轮主体;手柄轴,被绕线轮主体能够旋转地支承;卷筒轴,相对于绕线轮主体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被支承;以及上述的往复移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与手柄轴的旋转联动而使卷筒轴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在本发明的旋压式绕线轮中,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往复移动机构同样的效果。
15.发明效果在本发明中,在旋压式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及旋压式绕线轮中,能够在抑制在第2齿轮的凸台部及滑块的卡合槽之间发生的碰撞的同时,使夹在两者之间的环状弹性体的耐久性提高。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压式绕线轮的侧视图。
17.图2是从旋压式绕线轮将侧罩及驱动体拆下的侧视图。
18.图3是摆动(oscillating )机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19.图4a是滑块的侧视图。
20.图4b是滑块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21.图5是摆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22.图6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摆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压式绕线轮1如图1所示,具备绕线轮主体3、手柄5、转子7、卷筒11、驱动体13(参照图2)和摆动机构30(参照图2)。
24.如图1所示,手柄5被绕线轮主体3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手柄5配置在绕线轮主体3的左侧的情况的例子,但手柄5也可以配置在绕线轮主体3的右侧。如图2所示,在绕线轮主体3的内部空间,配置有用来使卷筒1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摆动机构30。
25.转子7被用于向卷筒11卷绕钓线。如图1及图2所示,转子7配置在绕线轮主体3的前部。转子7能够相对于绕线轮主体3旋转地构成。例如,如图2所示,转子7与小齿轮17能够一体旋转地连结。小齿轮17被绕线轮主体3能够旋转地支承。转子7与小齿轮17的旋转联动地
旋转。
26.在卷筒11卷绕钓线。卷筒11能够与卷筒轴9一体移动地构成。例如,卷筒11装配在卷筒轴9的末端部。如图2所示,卷筒轴9能够相对于绕线轮主体3进退地构成。例如,卷筒轴9相对于绕线轮主体3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被支承。详细地讲,卷筒轴9被插通在筒状的小齿轮17的内周部。卷筒轴9借助摆动机构30的动作而相对于绕线轮主体3在前后方向上往复移动。前后方向是卷筒轴9的卷筒轴心x1延伸的方向。
27.如图2所示,驱动体13具有驱动轴21、驱动齿轮23和滑动用齿轮31(第1齿轮的一例)。驱动轴21与手柄5的旋转联动地旋转。例如,在驱动轴21装配手柄5的手柄轴6。
28.驱动轴21具有驱动轴心x2。例如,驱动轴21被形成为筒状。在驱动轴21的内周部,能够拆装地装配手柄轴6。手柄轴6被绕线轮主体3能够旋转地支承。
29.驱动齿轮23被用于使转子7旋转。驱动齿轮23设在驱动轴21。驱动齿轮23与小齿轮17啮合。滑动用齿轮31被用于使卷筒轴9移动。滑动用齿轮31与驱动齿轮23隔开间隔设在驱动轴21。在驱动齿轮23及滑动用齿轮31之间,配置卷筒轴9及导引轴34(后述)。滑动用齿轮31与后述的凸轮齿轮33(第2齿轮的一例)啮合。
30.驱动齿轮23及滑动用齿轮31与手柄5(手柄轴6)的旋转联动地旋转。如果驱动齿轮23及滑动用齿轮31旋转,则小齿轮17及凸轮齿轮33旋转。
31.摆动机构30与手柄轴6的旋转联动而使卷筒轴9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如图3所示,摆动机构30具有滑动用齿轮31、凸轮齿轮33、导引轴34、滑块35和o形圈40(环状弹性体的一例)。另外,在图3中,将滑动用齿轮31的齿部及凸轮齿轮33的齿部简略化而表示。
32.滑动用齿轮31如上述那样构成驱动体13。凸轮齿轮33被用于使滑块3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凸轮齿轮33具有齿轮主体33a和凸台部33b。齿轮主体33a能够绕与驱动轴心x2平行的轴心x3旋转地被绕线轮主体3支承。齿轮主体33a与滑动用齿轮31啮合。
33.凸台部33b从齿轮主体33a突出。例如,凸台部33b在驱动轴心x2延伸的方向上从齿轮主体33a突出。凸台部33b与后述的滑块35的卡合槽37卡合。
34.凸台部33b在配置于卡合槽37的内部的状态下与齿轮主体33a的旋转联动而沿着卡合槽37移动。凸台部33b形成为圆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凸台部33b形成为圆柱状的情况下的例子,但也可以将凸台部33b形成为圆锥台状。
35.导引轴34被用于将滑块35在前后方向上引导。导引轴34配置在卷筒轴9的上方。导引轴34与卷筒轴9(卷筒轴心x1)平行地配置,被固定在绕线轮主体3。
36.滑块35被用于使卷筒轴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滑块35具有滑块主体36和卡合槽37。滑块主体36被固定在卷筒轴9的后端。此外,在滑块主体36插通着导引轴34。滑块主体36沿着导引轴3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37.卡合槽37设在滑块主体36。在卡合槽37配置有凸台部33b。例如,在滑块主体36装配在卷筒轴9及导引轴34的状态下,卡合槽37从卷筒轴9朝向上方延伸。在关于驱动轴心x2的驱动轴方向上将卡合槽37从手柄5侧观察的情况下(图3的情况下),卡合槽37形成为弯曲的形状。
38.如图4a所示,卡合槽37具有卡合凹部38和大宽度部39(卡合槽的开口端部的一例)。在卡合凹部38配置凸台部33b的末端部及中间部。卡合凹部38在驱动轴方向上将卡合槽37从外侧观察的情况下,卡合凹部38形成为倒s字形状。
39.卡合凹部38由底面38a和将底面38a包围的壁面38b形成。卡合凹部38具有第1端部38c1、第2端部38c2、以及设在第1端部38c1与第2端部38c2之间的中间部38c3。在第1端部38c1及第2端部38c2,壁面38b将底面38a包围。在中间部38c3,1对壁面38b相互对置而配置。
40.大宽度部39形成卡合槽37的开口端部。在大宽度部39配置凸台部33b的基端部。o形圈40与大宽度部39接触。大宽度部39形成为宽度比卡合凹部38宽。在本实施方式中,大宽度部39是从与卡合凹部38的边界38d朝向外侧延伸的倾斜面(参照图5)。此外,大宽度部39是将与卡合凹部38的边界38d包围的倾斜面(参照图4a)。
41.例如,如图4b所示,大宽度部39的前后方向的最大间隔d1(“卡合槽的开口端部的前后方向的最大距离”的一例),比卡合凹部38的前后方向的壁面间隔d2(“卡合槽的凸台部的末端部存在的部分的前后方向的壁面间的距离”的一例)大。
42.这里,最大间隔d1及壁面间隔d2在与底面38a正交且与卷筒轴心x1平行的平面上定义。该平面优选地经过卡合槽37的中间部38c3。
43.最大间隔d1使用在大宽度部39(倾斜面)上距凸轮齿轮33的齿轮主体33a最近的部分来测量。壁面间隔d2使用在卡合凹部38中相互对置的1对壁面38b来测量。也可以将壁面间隔d2解释为卡合凹部38的最大壁面间隔。
44.o形圈40被用于抑制在凸台部33b及卡合槽37之间发生的碰撞。如图5所示,o形圈40装配在凸台部33b。例如,o形圈40装配在凸台部33b的基端部。在该状态下,o形圈40与卡合槽37的大宽度部39接触。
45.另外,图5是将滑动用齿轮31、凸轮齿轮33及滑块35用经过驱动轴21的驱动轴心x2及凸轮齿轮33的轴心x3的平面切断的剖视图。图5的剖视图为了使说明变得容易而示意地表示各结构。
46.详细地讲,如图5所示,o形圈40在凸台部33b的基端部装配在凸台部33b的外周面。在该状态下,o形圈40与齿轮主体33a及卡合槽37的大宽度部39(倾斜面)接触。由此,o形圈40在与齿轮主体33a及凸台部33b接触的状态下与卡合槽37的大宽度部39(倾斜面)接触。这样,o形圈40配置在齿轮主体33a及凸台部33b与卡合槽37的大宽度部39(倾斜面)之间。
47.在摆动机构30中,如果与手柄轴6的旋转联动而滑动用齿轮31旋转,则凸轮齿轮33旋转。借助凸轮齿轮33的旋转,凸轮齿轮33的凸台部33b沿着滑块35的卡合凹部38移动。此时,o形圈40在与滑块35的大宽度部39接触的状态下与滑块35的大宽度部39滑动。通过这样使摆动机构30动作,滑块35一边被导引轴34引导一边使卷筒轴9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48.上述的旋压式绕线轮1具有以下这样的特征。
49.在旋压式绕线轮1的摆动机构30中,被在凸轮齿轮33的凸台部33b装配的o形圈40与滑块35的卡合槽37的大宽度部39接触的状态下,凸台部33b沿着卡合槽37(卡合凹部38)移动。通过该结构,能够抑制在凸轮齿轮33的凸台部33b及滑块35的卡合槽37之间发生的碰撞。
50.此外,在旋压式绕线轮1的摆动机构30中,o形圈40与凸台部33b的外周面、齿轮主体33a及卡合槽37的大宽度部39接触。在该状态下,当凸台部33b沿着卡合槽37(卡合凹部38)移动时,o形圈40在被凸台部33b的外周面及齿轮主体33a支承的状态下被卡合槽37的大宽度部39压缩。由此,能够将o形圈40稳定地压缩。
51.此外,在旋压式绕线轮1的摆动机构30中,由于大宽度部39的前后方向的最大间隔
d1比卡合凹部38的前后方向的壁面间隔d2大,所以能够使o形圈40与卡合槽37的大宽度部39适当地接触。
52.此外,在旋压式绕线轮1的摆动机构30中,由于卡合槽37具有大宽度部39,所以能够使o形圈40与卡合槽37的大宽度部39适当地接触。
53.进而,在旋压式绕线轮1的摆动机构30中,由于凸台部33b形成为圆柱状或圆锥台状,所以能够使凸台部33b在卡合槽37的内部顺畅地移动。
54.(其他实施方式)(a)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卡合槽37的大宽度部39是倾斜面的情况下的例子。代之,如图6所示,卡合槽37的大宽度部139也可以是阶差部。在图6中,对于与前述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对于相同附图标记的结构,应用前述实施方式的说明。
55.如图6所示,大宽度部139(阶差部)将与卡合凹部38的边界38d包围。o形圈40与大宽度部139(阶差部)接触。如果这样构成,也能够得到与前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56.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
57.附图标记说明1 旋压式绕线轮3 绕线轮主体7 转子9 卷筒轴13 驱动体21 驱动轴23 驱动齿轮31 滑动用齿轮33 凸轮齿轮33a 齿轮主体33b 凸台部35 滑块37 卡合槽38 卡合凹部39、139 大宽度部40 o形圈d1 最大间隔d2 壁面间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