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带壳浮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6236发布日期:2021-09-29 04:4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带壳浮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标,特别是一种带壳浮标。


背景技术:

2.浮标是一种能漂浮在水面、向钓鱼者传达鱼汛的标志。浮标有去壳浮标和带壳浮标。大都钓鱼爱好者喜欢用带壳浮标。由于带壳浮标主要是用带壳芦苇或羽毛等拼接而成,有双拼或四拼。在水中迅速拉动浮漂时,带壳浮标一般存在有在拼接处的一头或两头爆开的问题。为了防止爆开,有的在拼接处套加钢管,但又会大大增加浮标的自身重量,从而使浮标灵敏度大幅度的降低,并且钢管对带壳浮标的防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还有用塑料件或加厚油漆来防爆,存在有塑料件或油漆浸水时间长了会老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带壳浮标,通过在拼接处套加铜套件,可有效防止浮标在拼接处爆开,同时又不影响浮标的灵敏度。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爆带壳浮标,包括浮标标尾、浮标标身和浮标标脚,其特征在于:在带壳浮标的2个拼接处包裹有铜套件;所述铜套件一端为喇叭形,另一端为圆柱形,所述喇叭形套在浮标标身上,所述圆柱形套在浮标标尾或浮标标脚上。
5.所述铜套件的内壁与带壳浮标的拼接处还通过胶固定。
6.所述铜套件的壁厚为0.1

0.2mm。
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2个拼接处包裹有铜套件,可有效防止浮标在拼接处爆开,同时铜套件较轻,又不影响浮标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铜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10.图中,1、浮标标尾,2、浮标标身,3、浮标标脚,4、铜套件,5、喇叭形,6、圆柱形。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根据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2.从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爆带壳浮标,包括浮标标尾1、浮标标身2和浮标标脚3,在带壳浮标的2个拼接处包裹有铜套件4,铜套件的壁厚为0.1

0.2mm。由于铜套件是将带壳浮标的拼接处包裹,可以有效防止浮标在拼接处爆开,并且是铜制品,重量较轻,不会影响浮标的灵敏度。
13.具体地,铜套件一端为喇叭形5,喇叭形与浮标标身的形状相适应,方便喇叭形套在浮标标身上,另一端为圆柱形6,所述圆柱形套在浮标标尾或浮标标脚上。
14.具体地,为了铜套件更好地固定在拼接处,铜套件的内壁与带壳浮标的拼接处通
过胶固定。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2个拼接处包裹有铜套件,可有效防止浮标在拼接处爆开,同时铜套件较轻,又不影响浮标的灵敏度。
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爆带壳浮标,包括浮标标尾、浮标标身和浮标标脚,其特征在于:在带壳浮标的2个拼接处都包裹有铜套件;所述铜套件一端为喇叭形,另一端为圆柱形,所述喇叭形套在浮标标身上,所述圆柱形套在浮标标尾或浮标标脚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带壳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件的内壁与带壳浮标的拼接处还通过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带壳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件的壁厚为0.1

0.2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爆带壳浮标,包括浮标标尾、浮标标身和浮标标脚,在带壳浮标的2个拼接处包裹有铜套件;所述铜套件一端为喇叭形,另一端为圆柱形,所述喇叭形套在浮标标身上,所述圆柱形套在浮标标尾或浮标标脚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2个拼接处包裹有铜套件,可有效防止浮标在拼接处爆开,同时铜套件较轻,又不影响浮标的灵敏度。不影响浮标的灵敏度。不影响浮标的灵敏度。


技术研发人员:谌德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谌德纯
技术研发日:2021.01.28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