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自动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9565发布日期:2022-01-26 17:4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室大棚自动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大棚自动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农业技术不断发展,温室大棚的通风系统逐渐朝向自动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不仅要求及时排出大棚内农药、化肥所挥发的有害气体,迅速补充新鲜空气,而且能对棚内作物生长所必须的氧气、二氧化碳,及危害作物生长的有害气体进行自动检测。现有大棚通风技术在通风口位置设计上,为图方便通常会直接采用对侧开窗结构使空气形成对流,这种结构由于两窗直接相对,外界新鲜空气停留在大棚内的时间较短,使远离对流区域的作物难以得到换气效果,而靠近对流区域的作物长期处于换气通道内,不易维持住大棚所提供的最佳温湿度,且当外界风速过大时,换气通道内的作物还会被强风吹至歪斜甚至倾倒,影响其正常生长,增加了人为护理的工作量;此外,对窗设置的局部通风效果还会造成棚内药气、雾气浓度的区域性偏差,导致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不准,降低作物生长的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室大棚自动通风系统,实现温室大棚对流气体的良性循环,为大棚作物提供优质的空气环境。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温室大棚自动通风系统,包括大棚主体、多个开合窗、多个滤网,其中,所述大棚主体坐落于种植土壤之上,其内部设有种植作物;大棚主体两端端面及两侧侧面上均以交错方式设有多个所述开合窗,使大棚主体端面、侧面上的任意开合窗在与其相对棚面上的垂直投影不与其他任何开合窗重合,同时,每个开合窗内侧均设有一个所述滤网。
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引风机,每个二个相邻的所述开合窗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引风机,引风机带有正反转功能。
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好包括至少二个气体检测传感器,二个所述气体检测传感器具有检测二氧化碳或氧气浓度的功能,并在所述大棚主体内呈对角线式安装。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本技术利用多个交错设置的开合窗实现自然空气的曲线绕流,有效延长外界新鲜空气滞留于大棚内的时间,提高大棚各个作物区域的换气效率,由于交错设置形成的空气绕流使棚内各区域药、肥等挥发气体与外界空气充分交换,且能防止风速过高而干扰作物形态的可能;同时,可利用多个交错设置的引风机切换成人工空气绕流模式,在废气浓度过高时完成快速换气,通过自然换气与人工换气两种模式之间灵活调整,使温室作物始终处于优质气体环境之中,提高产出物的产品质量。
9.2.本装置通过多个开合窗交错布置形成空气绕流使棚内二氧化碳、氧气浓度更为均匀,从而令对角设置的气体检测传感器所检测的环境气体浓度更为精准,有益于棚内气
体环境的人为调控,进一步提升大棚气体环境质量,保障作物顺利生长。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流效果示意图。
12.图中:1-大棚主体,2-开合窗,3-滤网,4-引风机,5-气体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4.如图1所示,一种温室大棚自动通风系统,包括大棚主体1、十个开合窗2、十个滤网3、十个引风机4、二个气体检测传感器5。所述大棚主体1坐落于种植土壤之上,其内部设有种植作物;大棚主体1两端端面及两侧侧面上均以交错方式设有共计十个所述开合窗2,使大棚主体1端面、侧面上的任意开合窗2在与其相对棚面上的垂直投影不与其他任何开合窗2重合,同时,每个开合窗2内侧均设有一个所述滤网3。此外,每个二个相邻开合窗2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引风机4,引风机4带有正反转功能;二个所述气体检测传感器5具有二氧化碳、氧气浓度检测功能,并在大棚主体1内呈对角线式安装。
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16.s1.先关闭所有引风机4使其封闭,并横移所有开合窗2使窗口开启,从而令大棚主体1处于自然换气模式,此时若有北风从外界吹来,如图2所示,从上方滤网3所进入的北风因对侧交错开启的通风口形成曲线绕流,进而从交错布置的滤网3窗口吹出,并且,大棚主体1左右端面上相邻的滤网3窗口也将产生部分的空气绕流,使整体大棚内部得到无死角的空气交换效果,令各个种植区域各个局部位置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及温湿度得到匀化效果,同时,在滤网3隔离外界虫害的前提下,自然绕流模式还可有效防止换气风力偏高或偏低。由于绕流状态的均化效果使气体检测传感器5的测量数值较为准确,当气体检测传感器5检测到二氧化碳、氧气浓度偏离正常指标时,通过调整开合窗2的通风量来控制换气速度,保障种植区域的优质气体环境。
17.s2.当对种植区域施加肥料或农药完毕后,为防止肥料、农药的挥发物聚集于大棚主体1之内,需进行效率较大的人工换气,此时开启多个引风机4,利用引风机4正反转功能,使大棚主体1的上侧面(方向如图1)进风、下侧面出风,从而产生如步骤s1所述同理的空气绕流,在引风机4提供动力的前提下,以高速空气绕流使棚内药气与外界空气迅速完成置换后排出,并且利用绕流效果防止局部药气残余,进而完成棚内施肥、药后有害气体的快速清空,达到设定时间后,关闭引风机4,使大棚主体1重新进入自然绕流模式。
1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形式上的限定,凡是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符合本专利权利要求书的范畴下,所作出的简单修改及等同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温室大棚自动通风系统,包括大棚主体、多个开合窗、多个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坐落于种植土壤之上,其内部设有种植作物,大棚主体两端端面及两侧侧面上均以交错方式设有多个所述开合窗,使大棚主体端面、侧面上的任意开合窗在与其相对棚面上的垂直投影不与其他任何开合窗重合,同时,每个开合窗内侧均设有一个所述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引风机,每个二个相邻的所述开合窗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引风机,引风机带有正反转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二个气体检测传感器,二个所述气体检测传感器具有检测二氧化碳或氧气浓度的功能,并在所述大棚主体内呈对角线式安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室大棚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大棚主体两端面及两侧面上交错设有多个开合窗,使任意开合窗在与其相对棚面上的垂直投影不与其他任何开合窗重合,同时每个开合窗内侧均设有一个滤网。利用多个交错设置的开合窗实现自然空气的曲线绕流,有效延长外界新鲜空气滞留于大棚内的时间,提高大棚各个作物区域的换气效率,由于交错设置形成的空气绕流使棚内各区域药、肥等挥发气体与外界空气充分交换,且能防止风速过高而干扰作物形态的可能;同时,可利用多个交错设置的引风机切换成人工空气绕流模式,在废气浓度过高时完成快速换气,通过自然换气与人工换气两种模式之间灵活调整,使温室作物始终处于优质气体环境之中。环境之中。环境之中。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力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8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