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瓣式人工蜂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0101发布日期:2021-12-15 10:3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两瓣式人工蜂巢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投放的人工蜂巢。


背景技术:

2.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即绿色防治虫害已经逐渐替代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法。比如cn107006434a公开了一种生物容器(也叫人工蜂巢),它呈球形壳体100,该球形壳体由第一半球形壳体110和第二半球形壳体120经扣合组装构成,该扣合的程度限定为经过挤压和碰撞两个半球形壳体能够分解(称为两瓣式人工蜂巢);在每个半球形壳体各安装一个生物挡板140,在每个半球形壳体与其生物挡板之间形成的腔里盛放生物卵卡如赤眼蜂寄生卵卡,每个生物挡板表面设置多个开口141和142,用于赤眼蜂寄生卵羽化成幼虫爬出和通风;两个半球形壳体之间由连接线130连接,用于分解后的半球形壳体悬挂于植物植株上。该生物容器放在能够自动投放的生物投放器中,该生物投放器悬挂在无人机下方,用于无人机实施植保作业,具体是,扣合起来的生物容器在投放前,经生物投放器挤压和碰撞,使两个半球形壳体分解;再投放到农田,连接线悬挂于植物植株上;经过1

3天,赤眼蜂寄生卵在农田这一自然环境里羽化成幼虫,从开口爬出、飞离,自动寻找株叶上害虫卵如螟虫卵并寄生于螟虫卵上,实现杀死螟虫卵的目的。上述无人机投放生物容器的方法简述之是,先投放、后羽化。
3.在实施上述绿色方法后,其应有的防治虫害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具体是仍有螟虫卵被孵化出来,啃食玉米。这一杀不净的难题一直阻碍绿色防治虫害的广泛应用,以至于人们对这种绿色防治虫害的方法产生了怀疑,甚至化学防治虫害的方法出现了回潮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人进一步研究发现,造成杀不净的原因是,被投放后的人工蜂巢里的赤眼蜂寄生卵,羽化率过低,一般不超过60%,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赤眼蜂寄生卵没有羽化成活虫。究其原因是,上述方法中的后羽化是指先将人工蜂巢投到农田后,赤眼蜂寄生卵是在自然环境里自然羽化。由于无人机投放作业一般是在夏季进行,夏季的农田地表白天的温度可达40-50℃以上,而人工蜂巢内的温度会明显高于该地表温度。这时人工蜂巢内的赤眼蜂寄生卵在此高温的灸烤下,很快会死亡,严重时羽化率为零。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瓣式人工蜂巢。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两瓣式人工蜂巢由两个半球形壳体扣合后形成球形壳体组成,扣合程度限定为经冲击后两个半球形壳体能够分解(如同cn107006434a),当两个半球形壳体按左右扣合时,在每个半球形壳体腔的下部设置配重块。
7.无人机投放人工蜂巢的方法采用先羽化、后投放的步骤,具体是,
8.步骤1:在地面将寄生卵放入两瓣式人工蜂巢腔内,所述两瓣式人工蜂巢由两个半球形壳体按左右扣合后形成球形壳体组成,扣合程度限定为经冲击后两个半球形壳体能够
分解(如同cn107006434a),在每个半球形壳体腔的下部设置配重块。与cn107006434a生物容器相比,步骤1的两瓣式人工蜂巢无生物挡板和连接线;
9.步骤2:在地面上给步骤1的两瓣式人工蜂巢施加非自然羽化手段,使步骤1的人工蜂巢内的寄生卵羽化成活虫;
10.步骤3:将步骤2的人工蜂巢放入无人机生物投放器后,无人机升空作业,向农田投放步骤2的人工蜂巢。
11.被投放的人工蜂巢在作自由落体运动时,由于配重块的作用,配重块朝下,位于左右两个配重块之间的扣合缝呈上下方向,扣合缝的下部落到农田地面受到地面冲击,摔成两瓣即左右两个半球形壳体自然分解,人工蜂巢腔打开,腔里的活虫爬出,离开人工蜂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一方面采用非自然孵化手段羽化寄生卵,避开了自然羽化,可提高了寄生卵的羽化率;另一方面,将活虫投放到自然环境里,在自然环境里活虫的生命力明显高于寄生卵,且很快会离开人工蜂巢。综上两个手段,可显著提高活虫寄生到植株上的害虫卵上的寄生率,进而提高杀净效果。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两瓣式人工蜂巢的示意图,此时左右两个半球形壳体呈分解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实用新型的步骤是:
16.步骤1:在地面将寄生卵放入两瓣式人工蜂巢的腔内,参见图1,两瓣式人工蜂巢由两个半球形壳体1按左右扣合后形成球形壳体组成,在每个半球形壳体腔的下部设置配重块4,本实施例的配重块是,每个半球形下部壳壁的厚度变厚,当两个半球形壳体按左右扣合后形成球形壳体时,两个配重块组合呈倒球冠形;所述扣合的结构为,其中一侧如左侧的半球形壳体的扣合口的圆周上均匀设置若干个弹性卡舌2,在另一侧的半球形壳体的扣合口的圆周上均匀设置与弹性卡舌对应的卡槽3,卡舌与卡槽配合,配合程度为,经冲击后卡舌脱离卡槽。在每个配重块的上边缘调协一对卡舌与卡槽。
17.步骤2:在地面上把步骤1的的两瓣式人工蜂巢放置在保温箱里,让保温箱保持25

27度恒温,经9天达到完全羽化,使步骤1的人工蜂巢内的寄生卵羽化成活虫;
18.步骤3:将步骤2的人工蜂巢放入无人机生物投放器后,无人机升空作业,向农田投放步骤2的人工蜂巢。
19.被投放的人工蜂巢在作自由落体运动时,由于配重块的作用,配重块朝下,位于左右两个配重块之间的扣合缝呈上下方向,扣合缝的下部落到农田地面受到地面冲击,摔成两瓣即左右两个半球形壳体自然分解,人工蜂巢腔打开,腔里的活虫爬出,离开人工蜂巢。


技术特征:
1.一种两瓣式人工蜂巢,其特征是:它是由两个半球形壳体扣合后形成球形壳体组成,扣合程度限定为经冲击后两个半球形壳体能够分解,当两个半球形壳体按左右扣合时,在每个半球形壳体腔的下部设置配重块。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瓣式人工蜂巢,其特征是:所述配重块是,每个半球形下部壳壁的厚度变厚,当两个半球形壳体按左右扣合后形成球形壳体时,两个配重块组合呈倒球冠形;所述两个半球形壳体按左右扣合采用的结构为,其中一侧如左侧的半球形壳体的扣合口的圆周上均匀设置若干个弹性卡舌,在另一侧的半球形壳体的扣合口的圆周上均匀设置与弹性卡舌对应的卡槽,卡舌与卡槽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瓣式人工蜂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无人机投放人工蜂巢的方法存在杀不净。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在地面将寄生卵放入两瓣式人工蜂巢腔内,所述两瓣式人工蜂巢由两个半球形壳体按左右扣合后形成球形壳体组成,扣合程度限定为经冲击后两个半球形壳体能够分解在每个半球形壳体腔的下部设置配重块;在地面上两瓣式人工蜂巢施加非自然羽化手段,使人工蜂巢内的寄生卵羽化成活虫;将人工蜂巢放入无人机生物投放器后,无人机升空作业,向农田投放的人工蜂巢。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可明显提高活虫寄生到植株上的害虫卵上的寄生率,进而提高杀净效果。进而提高杀净效果。进而提高杀净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程鸿远 程光远 张昆 汪楠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大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7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