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6117发布日期:2021-12-29 13:3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鱼菜共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2.家庭观赏鱼养殖过程中残饵和粪便容易导致水体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迅速升高,水质变坏,极易引起死鱼现象的发生。因此需经常换水,导致人力成本增加和水资源的浪费。庭院种植尤其是室内种植,需不断浇水施肥,并且由于种植经验不足常常引起水肥失衡导致苗木死亡。
3.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鱼菜共生只是将鱼池内的水经过蔬菜地循环,从而达到养殖目的,但是由于多余的鱼饲料容易沉淀在抽水管较远处,导致水泵无法将鱼饲料等杂质抽到蔬菜地,而鱼饲料处于鱼池内分解缓慢,导致鱼池内的水循环周期较长,不利于植物生长,且在蔬菜种植槽内,多余的鱼饲料不易停留,不便于植物的分解吸收。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余的鱼饲料容易沉淀和鱼饲料不易被吸收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包括养殖池、种植架和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养殖池密封连接,所述种植架内开设有输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输水管密封连接,所述种植架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内卡接连接有种植槽,所述输水管靠近多个种植槽的部分设有多个过滤装置,所述输水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通过循环水管与养殖池密封连接,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刚性板,所述刚性版倾斜设置,所述进水管的管口置于刚性板和筛网之间。
8.优选的,所述水泵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传震杆与刚性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刚性板靠近筛网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传震棒,所述传震杆的侧壁包裹有防护筒,所述传震杆不与防护筒相接触。
10.优选的,每个所述过滤装置靠近出水管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槽口,每个所述槽口上设有瓣膜。
11.优选的,每个所述过滤装置远离出水管的侧壁设有过滤网,每个所述过滤装置靠近过滤网的侧壁开设有有出料口,多个所述出料口置于多个过滤网的上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刚性板的倾斜可以将多余的鱼饲料向进水管处聚集,以便水泵将鱼饲料输送给蔬菜,供植物吸收养分,提高鱼饲料的分解周期,加快水体循环,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通过过滤装置可以将多余的鱼饲料留在种植槽附近,以便植物的生长吸收,避免鱼饲料无效
循环,保证鱼饲料的分解速率;
14.2、通过传震杆可以将水泵工作时的振动传递给刚性板,刚性板发生振动使聚集在刚性板上方的鱼饲料逐渐向进水管靠拢,传震棒能够进一步提高鱼饲料的聚集效果,保证多余的鱼饲料都能够被水泵抽出输送到种植槽附近,筛网可以避免较大的杂质进入的进水管,防止进水管被堵塞。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种植架和种植槽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种植槽和过滤装置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养殖池、2水泵、3种植架、4进水管、5出水管、6输水管、7种植槽、8过滤装置、9循环水管、10筛网、11刚性板、12固定板、13传震杆、14防护筒、15传震棒、16瓣膜、17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

3,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包括养殖池1、种植架3和水泵2,水泵2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4与养殖池1密封连接,种植架3内开设有输水管6,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5与输水管6密封连接,种植架3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内卡接连接有种植槽7,输水管6靠近多个种植槽7的部分设有多个过滤装置8,输水管6远离出水管5的一端通过循环水管9与养殖池1密封连接,养殖池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筛网10,养殖池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刚性板11,刚性版倾斜设置,进水管4的管口置于刚性板11和筛网10之间,通过刚性板11的倾斜可以将多余的鱼饲料向进水管4处聚集,以便水泵2将鱼饲料输送给蔬菜,供植物吸收养分,提高鱼饲料的分解周期,加快水体循环,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通过过滤装置8可以将多余的鱼饲料留在种植槽7附近,以便植物的生长吸收,避免鱼饲料无效循环,保证鱼饲料的分解速率;
21.水泵2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通过传震杆13与刚性板11固定连接,刚性板11靠近筛网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传震棒15,传震杆13的侧壁包裹有防护筒14,传震杆13不与防护筒14相接触,每个过滤装置8靠近出水管5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槽口,每个槽口上设有瓣膜16,每个过滤装置8远离出水管5的侧壁设有过滤网17,每个过滤装置8靠近过滤网17的侧壁开设有有出料口,多个出料口置于多个过滤网17的上侧,通过传震杆13可以将水泵2工作时的振动传递给刚性板11,刚性板11发生振动使聚集在刚性板11上方的鱼饲料逐渐向进水管4靠拢,传震棒15能够进一步提高鱼饲料的聚集效果,保证多余的鱼饲料都能够被水泵2抽出输送到种植槽7附近,筛网10可以避免较大的杂质进入的进水管4,防止进水管4被堵塞。
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水泵2将养殖池1底部的水抽出输送给蔬菜,在水泵2工作振动时,通过固定板12和传震杆13将振动传递给刚性板11,使刚性板11振动,从而将刚性板11上多余的鱼饲料向进水管4抖落,以便水泵2将鱼饲料抽出,通过传震棒15可以使鱼饲料的聚集效果更好,鱼饲料经过过滤装置8后,通过瓣膜16可以防止鱼饲料回流,而过滤网17可以使鱼饲料聚集在种植槽7附近以便植物分解吸收,过多的鱼饲料通过出料口进入下一个过滤装置8,以此可以保证鱼饲料能被最大效率的吸收,提高鱼的养殖效果和蔬菜的种植效果,输水管6内的水经过种植槽7净化后回流到养殖池1内,以此循环可以保证鱼和蔬菜的共生效果。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包括养殖池(1)、种植架(3)和水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4)与养殖池(1)密封连接,所述种植架(3)内开设有输水管(6),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5)与输水管(6)密封连接,所述种植架(3)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内卡接连接有种植槽(7),所述输水管(6)靠近多个种植槽(7)的部分设有多个过滤装置(8),所述输水管(6)远离出水管(5)的一端通过循环水管(9)与养殖池(1)密封连接,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筛网(10),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刚性板(11),所述刚性板倾斜设置,所述进水管(4)的管口置于刚性板(11)和筛网(1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通过传震杆(13)与刚性板(1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板(11)靠近筛网(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传震棒(15),所述传震杆(13)的侧壁包裹有防护筒(14),所述传震杆(13)不与防护筒(14)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过滤装置(8)靠近出水管(5)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槽口,每个所述槽口上设有瓣膜(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过滤装置(8)远离出水管(5)的侧壁设有过滤网(17),每个所述过滤装置(8)靠近过滤网(17)的侧壁开设有有出料口,多个所述出料口置于多个过滤网(17)的上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菜共生系统装置,包括养殖池、种植架和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养殖池密封连接,所述种植架内开设有输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输水管密封连接,所述种植架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内卡接连接有种植槽,所述输水管靠近多个种植槽的部分设有多个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刚性板的倾斜可以将多余的鱼饲料向进水管处聚集,以便水泵将鱼饲料输送给蔬菜,供植物吸收养分,提高鱼饲料的分解周期,加快水体循环,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通过过滤装置可以将多余的鱼饲料留在种植槽附近,以便植物的生长吸收,避免鱼饲料无效1循环,保证鱼饲料的分解速率。证鱼饲料的分解速率。证鱼饲料的分解速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璇 陈育辉 王锐锋 李建海 梁华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胜天农业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4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