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9331发布日期:2022-02-20 03:0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麦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


背景技术:

2.小麦育种工作中,每年涉及到数百份种质资源材料、近万份小麦杂交后代分离群体材料的播种工作,在这些小麦材料播种时,主要采用短行人工点播方式。
3.目前,小麦育种主要采用的短行人工点播方式,要求单行、单粒、等距离、等深度,需要人工拿着刻度杆一粒一粒点播,但人工点播用工量大,难以统一标准,容易造成品种混杂,蹲着点播比较辛苦,播种效果差,影响育种效率,费工费时,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可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避免品种混杂现象的发生,提高播种质量,提高播种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行走部,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铰接有送料槽,所述电动推杆的一侧附近设置有测重仪,所述垫板前后两侧设置有支架座,所述支架座的一侧设置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内滑槽内活动连接有送料槽,所述安装底板的前端设置有可调节的投料管。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投料管内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导料板交错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投料管的一侧铰接有调节支轴,所述调节支轴穿过投料管且与导料板相铰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罩壳,所述罩壳一侧面设置有挡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罩壳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进料口对应设置有物料挡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物料挡板的一端通过联轴座与设置在罩壳左侧面的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所述气缸通过直角板与罩壳相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走部包括后支架、前支架和导轮,所述后支架和前支架对应设置有导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驱动器和传动连接装置,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传动连接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装置与后支架上的导轮相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推杆的外侧面设置有缓冲弹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通过行走
部、送料槽、电动推杆以及导料板的协作,有效提高播种得质量和效率,该装置免于人工蹲着点播,手工拿着刻度杆进行点播,提高播种速度,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18.图4为图3a-a剖面示意图。
19.图中:1挡板、2送料槽、3投料管、4前支架、5安装底板、6导轮、7 调节支轴、8后支架、9罩壳、10气缸、11直角板、12进料斗、13测重仪、 14条形板、15物料挡板、16缓冲弹簧、17电动推杆、18垫板、19行走部、 20驱动器、21传动连接装置、22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为描述与理解方便,以下以图2的上方为上方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包括安装底板5,所述安装底板5的下表面设置有驱动器20和传动连接装置21,所述驱动器20的输出端与传动连接装置21的输入端相连接,驱动器 20和传动连接装置21用于驱动该装置行走,所述传动连接装置21与后支架8 上的导轮6相连接,所述安装底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罩壳9,所述罩壳9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斗12,所述进料斗12的进料口对应设置有物料挡板15,所述物料挡板15的一端通过联轴座与设置在罩壳9左侧面的气缸10的伸缩端相连接,所述气缸10通过直角板11与罩壳9相连接,气缸10用于起到控制小麦的种植量,所述罩壳9一侧面设置有挡板1,罩壳9起到保护的作用,安装底板5的下表面设置有行走部19,所述行走部19包括后支架8、前支架4和导轮6,所述后支架8和前支架4对应设置有导轮6,所述安装底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垫板18,所述垫板18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电动推杆17,所述电动推杆 17的外侧面设置有缓冲弹簧16,所述电动推杆17的外侧面设置有缓冲弹簧16,所述电动推杆17铰接有送料槽2,所述电动推杆17的一侧附近设置有测重仪 13,所述垫板18前后两侧设置有支架座,所述支架座的一侧设置有条形板14,所述条形板14内滑槽内活动连接有送料槽2,所述安装底板5的前端设置有可调节的投料管3,所述投料管3内设置有导料板22,所述导料板2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导料板22交错设置,小麦种子经过投料管3内的导料板22作用,小麦种子会匀速流出,确保了播种的精确性,所述投料管3的一侧铰接有调节支轴7,所述调节支轴7穿过投料管3且与导料板22相铰接,所述调节支轴7 用于起到调节导料板22的角度,便于调整小麦种子的流速,适用于不同品种小麦的种植,该装置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避免品种混杂现象的发生,提高播种质量,提高播种效率。
22.在使用时:根据小麦品种和种植的密度,旋转调节支轴7,使导料板22 的角度发生变化,进改变小麦粒的流速,将育种的小麦种子通过进料斗12流入送料槽2内,当送料槽2内
的小麦种子达到设定质量后,气缸10启动,物料挡板15将进料斗12的流出口堵住,驱动器20启动,调整该装置的行走速度,电动推杆17启动,使送料槽2发生倾斜,使小麦种子流出至投料管3内,小麦种子沿着设定好后的导料板22,匀速流至刨好的沟壕内,从而达到种植匀密的效果。
23.本实用新型免于人工蹲着,拿着刻度杆进行点播;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通过气缸10和物料挡板15避免品种混杂现象的发生,导料板22交错设置,小麦种子经过投料管3内的导料板22作用,小麦种子会匀速流出,确保了播种的精确性,调节支轴7用于起到调节导料板22的角度,便于调整小麦种子的流速,适用于不同品种小麦的种植。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包括安装底板(5),安装底板(5)的下表面设置有行走部(19),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垫板(18),所述垫板(18)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电动推杆(17),所述电动推杆(17)铰接有送料槽(2),所述电动推杆(17)的一侧附近设置有测重仪(13),所述垫板(18)前后两侧设置有支架座,所述支架座的一侧设置有条形板(14),所述条形板(14)内滑槽内活动连接有送料槽(2),所述安装底板(5)的前端设置有可调节的投料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管(3)内设置有导料板(22),所述导料板(2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导料板(22)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管(3)的一侧铰接有调节支轴(7),所述调节支轴(7)穿过投料管(3)且与导料板(22)相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罩壳(9),所述罩壳(9)一侧面设置有挡板(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9)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斗(12),所述进料斗(12)的进料口对应设置有物料挡板(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挡板(15)的一端通过联轴座与设置在罩壳(9)左侧面的气缸(10) 的伸缩端相连接,所述气缸(10)通过直角板(11)与罩壳(9)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19)包括后支架(8)、前支架(4)和导轮(6),所述后支架(8)和前支架(4)对应设置有导轮(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5)的下表面设置有驱动器(20)和传动连接装置(21),所述驱动器(20)的输出端与传动连接装置(21)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装置(21)与后支架(8)上的导轮(6)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7)的外侧面设置有缓冲弹簧(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行走部,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铰接有送料槽,所述电动推杆的一侧附近设置有测重仪,所述垫板前后两侧设置有支架座,所述支架座的一侧设置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内滑槽内活动连接有导料斗,所述安装底板的前端设置有可调节的投料管,本小麦育种的高效播种器通过行走部、送料槽、电动推杆以及导料板的协作,有效提高播种得质量和效率,该装置免于人工蹲着点播,手工拿着刻度杆进行点播,提高播种速度,提高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红卫 郑强 杨朝民 李建伟 张海涛 李利红 牛秋萍 付蔚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亳都种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