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线鱼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5746发布日期:2022-07-09 00:4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线鱼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鱼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脱线鱼钩。


背景技术:

2.鱼钩,垂钓时用于悬挂钓饵以吸引鱼类上钩的工具,通常由钩把、钩柄、钩弯和钩尖构成。现在鱼钩的发展很快,种类繁多,有不锈钢的,有碳素材料的合金钢,大小型号分类也比较多。鱼钩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成功地钓到鱼。
3.现在做鱼钩钢材的技术快速升级,很细的鱼钩钢丝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可钓到更大的鱼,所以现在流行小钩粗线钓大鱼,但是粗线绑在细鱼钩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而且很难绑得紧,原因就是因为鱼钩钢丝很细,钩柄的宽度有限,很难将粗线绑结卡住,如果再加大压力将钩把轧的过扁的情况下会导致钩柄太薄了像把刀,这样又容易伤线,所以这种方式不现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脱线鱼钩。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线鱼钩,包括鱼钩本体,所述鱼钩本体的顶部设有钩把,且钩把和鱼钩本体一体成型,所述钩把的表面设有凹面,且凹面位于钩把的中部。
6.优选的,所述钩把内部的凹面通过在钩把表面冲压形成。
7.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中,钩把中部设有凹面,该凹面,是在生产工艺中,冲压钩把后,在钩把中部再次冲压。这样,在钩把周边厚度不变的情况下,钩把宽度,因受挤压而扩大了,从而可以有效防止钓鱼时脱线,也不会因为钩把过薄而割线。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钩把结构示意图。
12.图例说明:
13.1、钩把;2、鱼钩本体;3、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5.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16.具体实施例:
17.参照图1-3,一种防脱线鱼钩,包括鱼钩本体2,鱼钩本体2的顶部设有钩把1,且钩把1和鱼钩本体2一体成型,钩把1的表面设有凹面3,且凹面3位于钩把1的中部。所述钩把1内部的凹面3通过在钩把1表面冲压形成。在生产工艺中,冲压钩把后,在钩把中部再次冲压。这样,在钩把周边厚度不变的情况下,钩把宽度,因受挤压而扩大了,从而可以有效防止钓鱼时脱线,也不会因为钩把过薄而割线。
18.采用凹面3,在保持原来轧扁的基础上,在原有的钩把1的内部设凹面3,第二次轧制时,凹面的形状可以是方形或圆形等,在生产中钩把1的过程中,钩把1需要经过两次轧制,第一次轧制是在保证不割线的前提下将钩把1压扁,第二次轧制的目的是为了拓展钩把1的整体宽度,通过冲压钩把1形成凹面3,在冲压的过程中,可以挤压钩把1宽度,使钩把1的宽度扩大,并且钩把1边缘的厚度保持不变,从而达到既可以保证钩把1的不割线,也可以扩大钩把1的宽大,达到绑线牢固、不脱钩的效果。例如在原先的钩把1宽度达到110丝,厚度达到30丝时,在设凹面3后的钩把1的宽度可以达到120丝,并且钩把1的边缘厚度可以保持在30丝从而不割线。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脱线鱼钩,包括鱼钩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本体(2)的顶部设有钩把(1),且钩把(1)和鱼钩本体(2)一体成型,所述钩把(1)的表面设有凹面(3),且凹面(3)位于钩把(1)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线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把(1)内部的凹面(3)通过在钩把(1)表面冲压形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线鱼钩,涉及鱼钩领域,包括鱼钩本体,所述鱼钩本体的顶部设有钩把,且钩把和鱼钩本体一体成型,所述钩把的表面设有凹面,且凹面位于钩把的中部。钩把中部设有凹面,该凹面,是在生产工艺中,冲压钩把后,在钩把中部再次冲压。这样,在钩把周边厚度不变的情况下,钩把宽度,因受挤压而扩大了,从而可以有效防止钓鱼时脱线,也不会因为钩把过薄而割线。薄而割线。薄而割线。


技术研发人员:吕和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吕和明
技术研发日:2021.12.14
技术公布日:2022/7/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