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5734发布日期:2022-07-20 04:0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


背景技术:

2.珊瑚红树系统,在珊瑚饲养中十分重要,传统的红树系统形式简单、制作材料及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能有效去除珊瑚缸的有机物、硝酸盐、磷酸盐,很难维持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包括:
6.第一容器,其用于盛装水;
7.第二容器,其放置在第一容器中,用于种植红树;
8.珊瑚饲养缸体,其用于饲养珊瑚;
9.ats藻屏,其设置在所述珊瑚饲养缸体和第一容器之间,珊瑚饲养缸体的水流经ats藻屏后进入第一容器中;
10.所述第一容器中的水通过管路流入至所述珊瑚饲养缸体中。
11.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容器和/或第二容器中养殖有藻类植物。
12.进一步地,所述珊瑚饲养缸体设置有上下两层,上下两层珊瑚饲养缸之间连接有管路,上层珊瑚饲养缸体高于第一容器,ats藻屏倾斜设置于上层珊瑚饲养缸体和第一容器之间,上层珊瑚饲养缸体的水通过管路流入至ats藻屏中,第一容器中的水通过管路流入至下层珊瑚饲养缸体中。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器为沥水塑料筐。
14.进一步地,所述管路均为pvc联塑管。
15.进一步地,在所述管路中均安装有开关阀。
16.进一步地,所述ats藻屏挂置在阳光板上。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器置于木桌上,在桌面上设置有一灯架。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9.珊瑚饲养缸体中的水和第一容器中的水是相互流动的,珊瑚饲养缸体中的水先流经ats藻屏,ats藻屏能有效去除珊瑚饲养缸体水中的有机物、硝酸盐、磷酸盐,降低水中的营养盐含量,提供适宜珊瑚生长的低营养盐的水质环境,经过ats藻屏后的水则再进入至第一容器中,由于第二容器是放置于第一容器中的,第二容器所种植的红树能进一步加强硝酸盐、磷酸盐的吸收去除,缓冲ph和碱度波动;同时红树的枝叶根系系统是浮游生物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为珊瑚提供足够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饵料,提升珊瑚水质质量,形成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提供的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21.图中:1、第一容器;2、第二容器;3、ats藻屏;4、红树;5、上层珊瑚饲养缸体;6、下层珊瑚饲养缸体;7、开关阀;8、木桌;9、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
2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24.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案例提供的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主要包括第一容器1、第二容器2、珊瑚饲养缸体以及ats藻屏3。
25.其中,该第一容器1盛装有水,第二容器2则放置在第一容器1中,用于种植红树4;该珊瑚饲养缸体则用于饲养珊瑚;该ats藻屏3则设置在该珊瑚饲养缸体和第一容器1之间,珊瑚饲养缸体的水流经ats藻屏3后进入第一容器1中,该第一容器1中的水通过管路流入至该珊瑚饲养缸体中;也就是说,珊瑚饲养缸体中的水和第一容器中的水是相互流动的,珊瑚饲养缸体中的水先流经ats藻屏,ats藻屏能有效去除珊瑚饲养缸体水中的有机物、硝酸盐、磷酸盐,降低水中的营养盐含量,提供适宜珊瑚生长的低营养盐的水质环境,经过ats藻屏后的水则再进入至第一容器中,由于第二容器是放置于第一容器中的,第二容器所种植的红树能进一步加强硝酸盐、磷酸盐的吸收去除,缓冲ph和碱度波动;同时红树的枝叶根系系统是浮游生物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为珊瑚提供足够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饵料,提升珊瑚水质质量,形成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26.作为本实施案例的一种优选,在上述的第一容器1和/或第二容器2中养殖有藻类植物,藻类是生产者的组成部分,很多鱼只可以采食藻类;藻床还能孕育大量的浮游生物;可平衡海水的ph以及诸多化学元素,并可进一步降低海水中的营养盐
27.具体地,上述的珊瑚饲养缸体设置有上下两层,上下两层珊瑚饲养缸之间连接有管路,上层珊瑚饲养缸5体高于第一容器1,ats藻屏3倾斜设置于上层珊瑚饲养缸体5和第一容器1之间,上层珊瑚饲养缸体5的水通过管路流入至ats藻屏3中,第一容器中1的水通过管路流入至下层珊瑚饲养缸体6中。如此,通过利用珊瑚饲养场上下层缸体的水位差的虹吸作用建立水循环系统,无需水泵等动力系统,节能环保。
28.具体地,上述的第二容器2为沥水塑料筐,用沥水塑料筐装珊瑚砂种养红树,孕育浮游生物,红树移进、移出比较方便。上述的管路均为pvc联塑管,在每一管路中均安装有开关阀7,以便于调整水的流通与否。该ats藻屏3挂置在阳光板上,也就说,该阳光板做底托,
上面挂置ats藻屏,方便清洁。
29.此外,该第一容器1置于木桌8上,在木桌8上设置有一灯架9;用木头、木板制作成承重的木桌,两边和上方钉木板做成灯架9,制作方便,成本低,防腐耐用;设置有灯架9,即便是在室内,也能够提供红树林和藻类所需要的光。
30.上述实施案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其用于盛装水;第二容器,其放置在第一容器中,用于种植红树;珊瑚饲养缸体,其用于饲养珊瑚;ats藻屏,其设置在所述珊瑚饲养缸体和第一容器之间,珊瑚饲养缸体的水流经ats藻屏后进入第一容器中;所述第一容器中的水通过管路流入至所述珊瑚饲养缸体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容器和/或第二容器中养殖有藻类植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珊瑚饲养缸体设置有上下两层,上下两层珊瑚饲养缸之间连接有管路,上层珊瑚饲养缸体高于第一容器,ats藻屏倾斜设置于上层珊瑚饲养缸体和第一容器之间,上层珊瑚饲养缸体的水通过管路流入至ats藻屏中,第一容器中的水通过管路流入至下层珊瑚饲养缸体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为沥水塑料筐。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均为pvc联塑管。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路中均安装有开关阀。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ts藻屏挂置在阳光板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置于木桌上,在木桌上设置有一灯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珊瑚营养盐含量的红树种养系统,包括:第一容器,其用于盛装水;第二容器,其放置在第一容器中,用于种植红树;珊瑚饲养缸体,其用于饲养珊瑚;ATS藻屏,其设置在所述珊瑚饲养缸体和第一容器之间,珊瑚饲养缸体的水流经ATS藻屏后进入第一容器中;所述第一容器中的水通过管路流入至所述珊瑚饲养缸体中。珊瑚饲养缸体中的水和第一容器中的水是相互流动的,珊瑚饲养缸体中的水先流经ATS藻屏,ATS藻屏能有效去除珊瑚饲养缸体水中的有机物、硝酸盐、磷酸盐,降低水中的营养盐含量,提供适宜珊瑚生长的低营养盐的水质环境,第二容器所种植的红树能进一步加强硝酸盐、磷酸盐的吸收去除,缓冲PH和碱度波动。缓冲PH和碱度波动。缓冲PH和碱度波动。


技术研发人员:董贵信 张德录 李湛伟 梁学礼 赵凤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6
技术公布日:2022/7/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