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素大量诱捕法防治杨树透翅蛾的新方法

文档序号:89248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信息素大量诱捕法防治杨树透翅蛾的新方法
本发明属于在防护林、林场、苗圃中防治杨树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ot的新方法。
杨树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ot是我国“三北”防护林杨树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由于它以幼虫蛀入树干或枝条取食,为害达六个月之久,因而限制了杀虫剂和其它防治方法的实施,并严重影响了杨树幼树的生长和木材质量。除了我国外,杨树透翅蛾在苏联、朝鲜、美国、匈牙利、瑞典、叙利亚等国均有发生。
目前的防治方法主要依赖于喷洒农药和涂布为害枝,防治效果差,且成本高,污染森林环境。也有采用性诱和化防相结合的方法。如1983年在丰台地区的芦沟桥公社苗圃和长辛店苗圃采用化防和性诱相结合的方法,防治杨树透翅蛾,与仅搞化防相比较减少了三次喷药,能达到防治效果(北京林学院1984打印本),但农药的使用不利于改善环境和保护天敌。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效的防治杨树透翅蛾危害的方法,解决林业生产上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林区设置大量诱捕器,诱杀雄蛾,由于雄蛾数量大幅度下降,致使雌蛾丧失交配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最终导致下一代虫口密度下降,达到防治效果。
本方法使用含有杨树透翅蛾性信息素反-3,顺-13-十八碳二烯醇的硅橡胶诱芯和涂以粘胶的船型纸质诱捕器作为诱杀雄蛾的手段。
使用方法杨树危害率达5~30%时,每亩林地设置一个诱捕器大量诱杀雄蛾,当年即能将危害压低到3%以下,若连续使用二年可将危害压低到1%以下。诱捕器的设置高度一般为1.5~2米高,用铅丝悬挂于树枝上。设置时间从杨树透翅蛾始见期开始至终见期止。当杨树危害率超过30%时,仍可采用每亩设置一个诱捕器,一般连续使用2至3年即能将危害压低到1%以下。在种植杨树后的第二年,就连年采用本方法作为控制杨树透翅蛾危害的措施,能确保杨树免受杨树透翅蛾的侵蚀。
采用本方法防治杨树透翅蛾经三年连续防治试验结果证明,本方法防治杨树透翅蛾具有防治效果明显,成本低,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并能成功地压抑杨树透翅蛾的虫口密度,减轻危害达到防治效果。采用本方法防治杨树透翅蛾经济收益估算a.诱捕器成本0.45元每亩设置一个。
b.以一般林场种植杨树的密度为200棵/亩。
每棵杨树价值为0.20元。
c.采用本方法能将危害30、20、10%分别压低到3%以下,计算结果为林地危害率 30 20 10%防治后危害率 <3%存活株树 54 34 14棵经济收益 10.80 6.80 2.80-成本 -0.45 0.45 0.45净利 10.35 6.35 2.35元以一万亩林地估算,采用本方法防治杨树透翅蛾可分别增加收益为103,500元 635,000元 235,000元实施例地点吉林省,双辽县实验林场,卧虎林场时间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四年防治面积2000~3000亩,连续三年使用试验方法试验区每公顷设置25个诱捕器,外围每亩林场设置8个诱捕器作保护隔离区。
防治效果自1982年~1984年连续使用大量诱捕法,防治杨树透翅蛾的效果考察。
实验林场试验林地防治前的虫口密度为0.27条幼虫/株树,1982年防治后虫口密度下降至0.02条幼虫/株树,1983年复查,虫口密度为0.01条幼虫/株树,再用大量诱捕法控制虫口密度,防治后的虫口密度为0.001条幼虫/株树,1984年仍设置诱捕器来控制虫口密度,结果仍维持在0.001条幼虫/株树水平。卧虎林场的情况基本相似。1982年的虫口密度为0.29条幼虫/株树,防治后下降至0.02条幼虫/株树;1983年复查虫口密度为0.025,防治后下降至0.012条幼虫/株树;1984年仍使用诱捕器控制虫口密度,防治后仍维持在0.013条幼虫/株树的水平。
三年连续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能成功地压抑杨树透翅蛾的虫口密度,减轻危害达到防治效果。
权利要求
1.用于林业生物防治的方法,一种用信息素大量诱捕法防治防护林,林场,苗圃中杨树透翅蛾的新方法,是使用含有杨树透翅蛾性信息素和涂以粘胶的纸质诱捕器作为诱杀雄蛾的手段,其特征是杨树危害率达5~30%时每亩林地设置一个诱捕器,大量诱杀雄蛾,当年即能将危害率压低到3%以下,若连续使用二年可将危害压低到1%以下。诱捕器的设置高度一般为1.5~2米高,用铅丝悬挂于树枝上,设置时间从杨树透翅蛾始见期开始至终见期止。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新方法其特征是当杨树危害率超过30%时,仍可采用每亩设置一个诱捕器,一般连续使用二至三年即能将危害压低到1%以下。
3.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新方法,其特征是在种植杨树后的第二年,就连年采用本方法作为控制杨树透翅蛾危害的措施,能确保杨树免受杨树透翅蛾的侵蚀。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在防护林,苗圃中防治杨树透翅蛾的新方法,使用含有杨树透翅蛾性信息素的硅橡胶诱蕊和涂以粘胶的船型纸质诱捕器,作为诱杀雄蛾的手段。在杨树危害率达5-30%时采用每亩林地设置一个诱捕器,即能将危害率压低到3%以下,连续使用二年可将危害率压低到1%以下。诱捕器的设置高度一般为1.5-2米高,设置时间从杨树透翅蛾始见期开始至终见期止。当杨树危害率超过30%时仍采用每亩设置一个诱捕器连续使用二至三年即能将危害率压低到1%以下。
文档编号A01M1/14GK85100443SQ85100443
公开日1986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杜家伟, 许少甫, 戴小杰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