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09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孵化鸡雏的机械设备。
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八角式蛋架孵化机,其目的是人工进行孵化小鸡,其主要结构是翻蛋装置平卧式装配在中轴上,中轴通过扇形蜗轮和蜗杆左右翻转±45°,蛋盘架一侧有供热风装置。其不足之处是由于翻转角度受到限制,使箱体内各点难免有温度之差;并由于蛋位和热气流的相对方向基本是固定的,所以使蛋的两面受热不均衡,影响了胚胎发育或发育不均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受精蛋的出壳率和健雏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箱壁2内中轴5上装配有蛋架旋转装置,蛋架装置一侧有供热风装置。能旋转360°的中轴5以40°~45°的斜角装配在上下轴承架4和9上,中轴5一端固定的圆形蜗轮3与人工或电机传动的蜗杆1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在能够旋转360°的蛋架装置中,蛋架6内固定有蛋盘托10,蛋盘7放置在蛋盘托10上。
在供热风装置中,机架12上固定的轴承座14中,装配有轴15,轴15两端分别装配风扇叶8和皮带轮13,皮带轮13与装配在机架12上的电机11配合,在箱壁2内装配有电热丝(板)18。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电孵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A向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上下轴承架4和9上装配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装配与水平面倾斜40°~45°的中轴5,中轴5上装配能旋转360°的蛋架6,蛋架6内固定很多蛋盘托10,蛋盘托10上放置很多蛋盘7,蛋盘7上放入孵化鸡蛋,在中轴5一端装配有蜗轮3,圆形蜗轮3与蜗杆1配合,蜗杆1的蜗杆轴16通出箱壁外手工传动,或通过减速机构与间歇工作电机相连。蛋架6一侧在箱壁2内装配电热丝18或电热板,箱壁2外的机架12上固定电机11和轴承座14,轴承座14中装配的轴15两端分别固定皮带轮13和风扇叶8,皮带轮13通过皮带连接电机11,其风扇叶8位于箱壁2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三千个受精鸡蛋放入蛋盘7上,供热风装置在风叶8不停的工作下,将热风持续供给箱体内,经过21天后,小鸡以2450~2550上的效率出壳孵化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各个蛋在蛋架内能作大范围的位移,解决了原存在较大温差问题。
2、由于蛋架旋转360°,使每个蛋和热气流的相对方向每隔2~3小时变换一次,从而解决了每个蛋原两面受热不均问题。
3、由于解决了整个蛋架的温差和每个蛋两面受热不均问题,故提高了鸡蛋的出壳率和健雏率。经一年实践证明,比原设备提高出雏率2~5%。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孵机,包括箱壁2内中轴5上装配有蛋架旋转装置,蛋架装置一侧有供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能旋转360°的中轴5以40°~45°的斜角装配在上下轴承架4和9上,中轴5一端固定的圆形蜗轮3与蜗杆1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孵机,其特征在于在蛋架旋转装置中,蛋架6内固定有蛋盘托10,蛋盘7放置在蛋盘托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孵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2固定的轴承座14中,装配有轴15,轴15两端分别装配风扇叶8和皮带轮13,皮带轮13与电机11配合,箱壁2内装配有电热丝(板)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孵化鸡雏的机械设备。目的是提高受精蛋的出壳率和健雏率。技术解决方案是将能旋转360°的中轴5以40°~45°的斜角装配在上下轴承架4和9上,中轴5一端固定的圆形蜗轮3与蜗杆1配合。优点是解决了原蛋架存在的温差问题,以及解决了每个蛋原两面受热不均问题。经一年实践证明,比原设备提高出雏率2~5%。
文档编号A01K41/00GK2130339SQ92229848
公开日1993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3日
发明者董克杰 申请人:董克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