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株精量自动追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3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株精量自动追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单株精量自动追肥机属于农业机械。
我国目前中耕追肥大部分仍采用人工施肥。费工、费时、浪费肥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近年来出现的追肥镐,虽然减轻了劳动强度,但效率仍很低,而且施肥深度不够,难以保证高产稳产。处于研制阶段的牵引式施肥机都存在易伤苗,不能按株定量施肥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牵引式,一人操作,同时在相邻两个垄上开沟,按株定量施肥,自动培土的追肥机,使效率大大提高,施肥深度、肥量都可任意调节,并且不伤苗。
本实用新型包含有开沟调深装置、调宽装置、支撑行车装置、方向调节装置、牵引环、培土板、肥箱。它还包含有施肥控制装置、导肥装置,施肥控制装置为对称的两套,每套由浮动轮、探头、移动臂、推杆、被动杆、门舌、限位螺钉、平行板、转动立轴、轴承、弹簧组成。导肥装置由转动连接装置、输肥管、外弹装置组成。方向调节装置由操纵杆、拉杆、曲柄、前导轮组成。开沟调深装置由双翼开沟铧、调深操纵杆、横轴、定位盘、曲柄、横杆、上下滑臂组成。支撑行车装置由主梁、前导轮、后轮组成。调宽装置由伸缩臂担任。贮肥箱安装在主梁上,转动连接装置为对称的一对,分别安装在贮肥箱的底部两侧,导肥管的上部与转动连接装置相接,导肥管的下部插在施肥控制平行板的肥门上。外弹装置由立杆、横向弹簧组成,立杆固定在主梁的下方,立杆的下端吊装着一对横向弹簧,横向弹簧支着输肥管,使输肥管始终向两侧伸出。另一对弹簧一端固定在主梁的前方两侧,另一端通过弹簧勾与转动连接装置连接。浮动轮一个安装在平行板的侧面立轴上,另一个安装在平行板端头的立轴上,探头也安装在平行板端头上的立轴上,移动臂安装在探头上,移动臂的中间开有一个条形滑槽,被动杆为拐臂形,拐臂的一端带一圆柱销,圆柱销插在移动臂的滑槽内,推杆的一端固定在移动臂上,推杆上带有一卡口,与被动杆的柱销相配合,被动杆的另一段连接着门舌,端头固定在平行板的立轴上,并靠轴承转动。被动杆和推杆、探头都靠弹簧复位。限位螺钉靠支板固定在平行板的肥门上。方向调节装置的操纵杆安装在主梁上,操纵杆的下端带一曲柄,曲柄的端头带一拉杆,拉杆的另一端又带一曲柄,曲柄的立轴和前导轮的支撑架连为一体。前导轮的轮辋外表面中间带有一圈轮刀。开沟及调深装置的双翼开沟铧由对称的两个组成,分设在主梁的两侧下方,并连接在上下滑臂上,滑臂的一端镶在滑板槽内。滑臂吊在横杆上,横杆由曲柄和横梁连接,横轴与调深操纵杆的下端连接,定位盘固定在主梁的前端。培土板也是对称的一对分别安装在主梁后面下方的横梁上。调宽装置的伸缩臂固定在主梁的前面下方。
本实用新型用一头牛即可牵引,一个人操作。同时可对两垄农作物进行中耕施肥。开沟、施肥、培土一次完成。使工效大大提高,是人工的20倍以上。由于按株定量深施肥(无苗处不施肥),使得肥料节约,肥效提高,比人工施肥的肥效提高20%。施肥深度、施肥量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该施肥机还绝不伤苗。本机突出的特点是施肥控制装置能自动找苗,见苗定量集中准确施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施肥控制装置的府视图。
图3是转动连接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4是前导轮的主剖视图。
实施例本实施例由施肥控制装置、导肥装置、方向调节装置、调宽装置、开沟及调深装置、支撑行车装置、肥箱6、牵引环2、培土板10组成。施肥控制装置为对称的一对,每套装置12由浮动轮20、25、探头19、移动臂18、推杆17、被动杆15、门舌14、限位螺钉16、平行板41、转动立轴13、轴承21、弹簧22、23、24组成。导肥装置由转动连接装置、输肥管11、外弹装置组成。方向调节装置由操纵杆7、拉杆42、曲柄3、43、前导轮34组成。开沟及调深装置由双翼开沟铧9、调深操纵杆5、横轴44、曲柄45、横轴46、定位盘47、上下滑臂33组成。调宽装置由伸缩臂4担任。支撑行车装置由主梁48、前导轮34、后轮8组成。贮肥箱6安装在主梁48上。转动连接装置38为对称的一对,它分别安装在贮肥箱6的底部左右两侧。每套转动连接装置由内转接轴套26、外壳27、轴承28、螺钉29、档圈31、密封圈32组成。导肥管11的上部插在轴承外壳27内,由压盖30与外壳27銲为一体。导肥管的下部插在平行板41的肥门49内。外弹装置由立杆1、横向弹簧37、59组成,立杆1固定在主梁的下方,立杆1的下端吊装着一对横向弹簧37。横向弹簧37支着输肥管使输肥管始终向外侧伸出。弹簧59为一对,分别挂在主梁前方左右两侧,另一端通过挂勾56与转动连接装置相接。浮动轮25安装在平行板41的侧面立轴57上,浮动轮20安装在平行板41的端头立轴58上,探头19也安装在立轴58上,移动臂18安装在探头19上,移动臂的中间开有一个条形滑槽50,被动杆15为拐臂形,拐臂的一端带一圆柱销51,圆柱销51插在移动臂滑槽50内,推杆17的一端固定在移动臂18上,推杆17上带一卡口52,与被动杆的柱销51相配合。被动杆的另一端连接着门舌14,端头固定在平行板41的立轴13上,并靠轴承21转动。被动杆靠弹簧22复位,推杆17靠弹簧23复位,探头19靠弹簧24复位。限位螺钉16由支板53固定在平行板的肥门49上。当施肥机被拖行走时,离垄中心远的苗先碰到浮轮25,并由浮轮25带动肥门向苗根处平移,当探头19碰到苗时打开肥门的门舌点放肥料,当达到要求肥量时,推杆17被限位螺钉16顶开,被动杆15复位,门舌14关闭,达到精量施肥目的。苗离开后,探头19复位。当苗种的离垄中心近时碰到浮轮20,位移就少,其工作过程如上。这样就可实现有苗并按株定量施肥的目的了。方向调节装置的操纵杆7安装在主梁48的后面,操纵杆7的下端带一曲柄43,曲柄43的端头带一拉杆42,拉杆42的另一端又带一曲柄3,曲柄3的立轴54与前导轮的支撑架55连为一体。前导轮34的轮辋外圆表面中间带有一圈轮刀40,此轮刀深切在土里。避免整机横向移位,保证不伤苗。开沟及调深装置双翼开沟铧9由对称的两个组成,分设在主梁的两侧下方,并连接在上下滑臂33上,滑臂33的一端镶在滑板槽35内,滑臂33吊在横杆46上,横杆46由曲柄45和横轴44连接,横轴44与操纵杆5的下端连接。定位盘47固定在主梁上,用以调到一定深度后的定位。培土板10也是对称的一对分别安装在主梁48后面下方的横梁36上。调宽装置的伸缩臂4固定在主梁48的前面下方。牵引环2固定在立轴54上。后轮8固定在主梁48的后面。
权利要求1.单株精量自动追肥机,它包含有开沟调深装置、方向调节装置、调宽装置、支撑行车装置、牵引环、培土板、肥箱,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施肥控制装置(12)、导肥装置a、施肥控制装置(12)为对称的一对,每套装置由浮动轮(20)、(25)、探头(19)、移动臂(18)、推杆(17)、被动杆(15)、门舌(14)、限位螺钉(16)、平行板(41)、转动立轴(13)、轴承(21)、弹簧(22)、(23)、(24)组成;b、导肥装置由转动连接装置(38)、输肥管(11)、外弹装置组成;c、方向调节装置由操纵杆(7)、拉杆(42)、曲柄(3)、(43)、前导轮(34)组成;d、施肥控制装置(12)的浮动轮25安装在平行板(41)的侧面立轴(57)上,浮动轮20安装在平行板(41)的端头立轴(58)上,探头(19)也安装在立轴(58)上,移动臂(18)安装在探头(19)上,移动臂的中间有一个条形滑槽(50),被动杆(15)为拐臂形,拐臂的一端带有一圆柱销(51),圆柱销插在移动臂滑槽(50)内,推杆(17)的一端固定在移动臂(18)上,推杆(17)上带一卡口(52),被动杆(15)的另一端连接着门舌(14),端头固定在平行板(41)的立轴(13)上,并靠轴承(21)转动;被动杆靠弹簧(22)复位,推杆(17)靠弹簧(23)复位,探头(19)靠弹簧(24)复位;限位螺钉(16)由支板(53)固定在平行板的肥门(4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株精量自动追肥机,其特征在于导肥装置的转动连接装置(38)为对称的一对,它分别安装在贮存箱(6)的底部两侧,导肥管(11)的上部与转动连接装置相接,导肥管的下部插在施肥控制平行板的肥门(49)上。外弹装置由立杆(1)、横向弹簧(37)、(59)组成。立杆固定在主梁(48)的下方。立杆的下端吊装着一对横向弹簧(37),横向弹簧支着输肥管(11)向两侧伸出,弹簧(59)为一对。分别挂在主梁前方左右两侧,另一端通过挂勾(56)与转动连接装置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株精量自动追肥机。其特征在于方向调节装置的操纵杆(7)安装在主梁(48)的后面,操纵杆(7)的下端带一曲柄(43),曲柄(43)的端头带一拉杆(42),拉杆(42)的另一端又带一曲柄(3),曲柄(3)的立轴(54)与前导轮的支撑架(55)连为一体,前导轮(34)的轮辋外圆表面中间带有一圈轮刀(40)。
专利摘要单株精量自动追肥机属于农业机械。它包含有开沟调深装置、方向调节装置、调宽装置、支撑行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施肥控制装置、导肥装置。本实用新型一头牛牵引,一人操作,同时可对两垄农作物进行中耕施肥。开沟、施肥、培土一次完成,功效是人工施肥的20倍以上,由于实现了按株定量深施肥,使肥料节约,肥效提高20%。施肥深度,肥量可根据需要调节,该施肥机还绝不伤苗。克服了现有施肥机效率低、伤苗、不能按株施肥的缺点。
文档编号A01C5/06GK2176638SQ93224590
公开日1994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21日
发明者王洪仁 申请人:王洪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