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冲击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86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麦冲击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食如工机械,尤其是一种小麦冲击磨。
目前,将小麦磨成面粉,要经过五次磨、筛工序才能完成,而所需用的磨粉机种类较多,如粗磨机、磨粉机、撞击机、气压磨粉机等。因而,小麦磨粉加工的流程长,工艺繁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冲击磨,它不仅能同时将小麦的麸皮和麦心磨成面粉,而且可大大减少小麦磨粉的加工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包括机架、电机、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传动带的粮食加工机械中,增加转动主轴、进料管、动盘、双层料斗等等,其结构要点是①传动带一端安装在电机转轴的主动皮带轮上,一端安装在从动皮带轮上,从动皮带轮安装在主轴的上部,主轴的下部穿过料斗盖与动盘连接;②动盘分有上工作腔和下工作腔,在上、下工作腔的动盘上分布有动针;③在动盘的上方安装有两个进料管,它们固定在机架上,其中一进料管与动盘的上工作腔相通,一进料管与动盘的下工作腔相通;④动盘的上工作腔与外料斗相通,动盘的下工作腔与内料斗相通;⑤料斗盖盖住内、外料斗,经挡料环与动盘相接,在料斗盖底面的定盘上安装有定针,定针位于动盘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起动后,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主动皮带轮通过传动带带动固定在主轴上的从动皮带轮转动,主轴又带动连接在主轴下端的动盘高速旋转。待动盘运转正常后,开始进料。将小麦的麸皮投入与动盘上工作腔相通的进料管,把小麦的麦心投入与动盘下工作腔相通的进料管。麸皮和麦心随动盘一并高速旋转,在强大离心力作用下,受到动盘上动针的多次撞击,并迅速向四周分散,最后被甩出动盘外。由于在动盘外侧有定针,被甩出的麸皮和麦心再次受到定针的冲击,麸皮中的粉最大限度地松脱出来,并从外料斗排出,麦心被磨成细粉从内料斗排出。
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节约人力、物力,效率高、生产能力大,能同时完成麸皮和麦心的磨粉加工。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右视图。
图1、图2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图2中,本实用新型由机架1、电机2、主动皮带轮3、传动带4、从动皮带轮5、主轴7、料斗盖8、定针9、定盘10、动盘11、挡料环12、动针13、内料斗14、外料斗15、进料管16和17等组成。各部分的连接关系是①传动带4一端安装在电机转轴的主动皮带轮3上,一端安装在从动皮带轮5上,从动皮带轮5安装在主轴7的上部,主轴7的下部穿过料斗盖8与动盘11连接;②动盘11分有上工作腔和下工作腔,在上下工作腔的动盘上分布有动针13;③在动盘11的上方安装有两个进料管16和17,它们固定在机架1上,其中一进料管16与动盘11的上工作腔相通,另一进料管与动盘11的下工作腔相通;④动盘11的上工作腔与外料斗15相通,动盘11的下工作腔与内料斗14相通;⑤料斗盖8盖住内、外料斗14和15,经挡料环12与动盘11相接,在料斗盖8底面的定盘10上安装有定针9,定针9位于动盘11的外侧。

图1可知动盘11的上工作腔内分布有二排动针,动盘11的下工作腔内分布有三排动针。
权利要求1.一种小麦冲击磨,包括机架(1)、电机(2)、主动皮带轮(3)、传动带(4)、从动皮带轮(5),其特征在于①传动带(4)一端安装在电机转轴的主动皮带轮(3)上,一端安装在从动皮带轮(5)上,从动皮带轮(5)安装在主轴(7)的上部,主轴(7)的下部穿过料斗盖(8)与动盘(11)连接;②动盘(11)分有上工作腔和下工作腔,在上、下工作腔的动盘上分布有动针(13);③在动盘(11)的上方安装有两个进料管(16、17),它们固定在机架(1)上,其中一进料管(16)与动盘(11)的上工作腔相通,一进料管(17)与动盘(11)的下工作腔相通;④动盘(11)的上工作腔与外料斗(15)相通,动盘(11)的下工作腔与内料斗(14)相通;⑤料斗盖(8)盖住内、外料斗(14、15),经挡料环(12)与动盘(11)相接,在料斗盖(8)底面的定盘(10)上安装有定针(9),定针(9)位于动盘(11)的外侧。
2.根据权剩要求1所述的小麦冲击磨,其特征在于动盘(11)的上工作腔内分布有二排动针,动盘(11)的下工作腔内分布有三排动针。
专利摘要一种小麦冲击磨,适用于小麦磨粉加工。它的特征是经电机2带动与动盘11相连接的主轴7旋转;动盘含有上下工作腔,在动盘的上下工作腔内分布有动针13,在定盘上设置有定针;动盘的上方安装有两个进料管,其中一进料管与动盘的上工作腔相通,一进料管与动盘的下工作腔相通;动盘的上工作腔又与外料斗相通,动盘的下工作腔与内料斗相通。该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节省人力、物力,工艺流程短,可同时完成麸皮和麦心的磨粉加工。
文档编号B02B3/00GK2225894SQ95243088
公开日1996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8日
发明者李文林 申请人:李文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