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网面电蚊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93阅读:1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层网面电蚊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高电压低电流电击蚊蝇的电蚊拍技术领域,为一种三层网面电蚊拍。
现有的电蚊拍大都采用单层网面或双层网面作为电击网,用来电击蚊蝇;单层网面的电蚊拍,是采用正负电极相邻相隔布置在同一平面上,或正负电极平行地布置在同一平面上,在电击蚊子等时,通过相邻正负电极的电压差击毙蚊蝇;双层网面的电蚊拍,采用正或负极网面相距布置,通过两层正负电击网的电压差来电击蚊子的;有关这方面的技术内容可参考本人在先申请的专利技术。这两种结构的电蚊拍,由于其正负电极布置在同一平面上(单层网面电蚊拍)或布置在相距的两个平面上(双层网面电蚊拍),人们在使用时,容易触及电网拍电极而被电击,使用不安全,可靠性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可靠且具有三层网面的新型电蚊拍,即一种三层网面电蚊拍。
本实用新型的电蚊拍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三层网面电蚊拍,包括有电蚊拍手柄、拍框、安装在手柄内的控制电路及安装在拍框上的电极网;上述的电极网采用三层相隔的网面结构,相邻电极网分别与控制电路的两输出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三层网面电蚊拍,由于采用三层相隔的网面结构,在使用时,当蚊蝇碰到任何一面电极网或较小蚊蝇进入电极网间,均可击毙;而人体触及外层电极网面时不致被电击,使用安全可靠。
下列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结构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示意图;图2为电极网与电蚊拍拍框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即
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三层网面电蚊拍,包括有电蚊拍手柄1、拍框2、安装柄1内的控制电路及安装拍框2上的电极网3和3′。所述的电蚊拍手柄1及拍框2可采用一体结构也可采用分体结构;对于分体结构,其两者之间的连接可采用插装式的连接结构形式,或别的结构,有关技术内容请参考本人申请的电蚊拍专利;控制电路可采用二节电池供电,经振荡电路、倍压整流电路及高压输出电路后输出低电流高电压给电极网,有关这部分技术请参考现有一般电子技术;控制电路可安装在手柄内,并可在手柄上相应处设有电源开关和指示灯等,高压输出电路的两正负输出端分别与电极网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网采用三层相隔的网面结构,相邻电极网分别与控制电路的两输出极相连,即三层电极网可采用正负正或者负正负的形式与控制电路的两高压输出端相连;上述的电极网中相邻层网面间的距离为5至12MM,其最佳距离为8MM;以保证蚊蝇等一旦进入网面间隙处能电死蚊蝇。
上述的电极网结构可采用任一形结构,以保证蚊蝇能穿过外层电极网3进入相邻外层与内层电极网3′之间并有效的击死,其外层电极网3网孔有效直径为5至20MM,其内层电极网3′网孔的有效直径为2至10MM;这里所述的有效直径尺寸可以认为电极网网孔的内切圆直径,考虑蚊蝇较小,可从其较小缝隙穿过,其网孔可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孔隙。为了保证加工制作容易,最好采用规则的网孔结构,其具体结构优先可采用以下的结构形式上述的内层电极网3′中可采用棱形网状结构;其外层电极网3可采用间距为5至12MM的方形网格。
参见图2,图2中示出了电极网的一种安装结构,其拍框2采用内则具有槽口的结构形式,各层电极网通过其绝缘安装件4装在拍框2的内则槽口内,图中采用了三件不同结构的安装件4。
本实用新型的电蚊拍的拍框和手柄均可采用塑制品;在使用时,手握手柄,挥动电蚊拍,当蚊蝇碰到任何一面极网或较小蚊蝇进入电极网,均可击毙;而人体触及外层电极网面时不致被电击,使用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三层网面电蚊拍,包括有电蚊拍手柄(1)、拍框(2)、安装在手柄(1)内的控制电路及安装在拍框(2)上的电极网(3)和(3′);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电极网采用三层相隔的网面结构,相邻电极网分别与控制电路的两输出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蚊拍,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电极网中相邻层网面间的距离为5至12MM,其最佳距离为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蚊拍,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层电极网(3)的网孔有效直径为5至20MM,其内层电极网(3′)网孔的有效直径为2至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蚊拍,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内层电极网(3′)采用棱形网状结构;其外层电极网(3)采用间距为5至12MM的方形网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蚊拍,其特征在于其拍框2采用内则具有槽口的结构形式,各层电极网通过其绝缘安装件装在拍框2的内则槽口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三层网面电蚊拍,包括有电蚊拍手柄、拍框、安装在手柄内的控制电路及安装在拍框上的电极网,上述的电极网采用三层相隔的网面结构,相邻电极网分别与控制电路的两输出极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三层网面电蚊拍,由于采用三层相隔的网面结构,在使用时,当蚊蝇碰到任何一面电极网或较小蚊蝇进入电极网间,均可击毙;而人体触及外层电极网面时不致被电击,使用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01M3/00GK2266276SQ962115
公开日1997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8日
发明者林翠雯, 陈明月, 陈江群 申请人:林翠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