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穴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具,特别是穴播机。它适用于麦田间作套种花生、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目前,我国在麦田间作套种时,多采用人工点种穴播,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每小时播种不足一分地。另外,也有采用滚轮穴播机、链条穴播机或圆盘穴播机进行套种播种的。但是,不论使用哪种穴播机,都是将置于播种装置的料斗内的种子从料口直接落下,由于种子落差的因素,会造成穴播的种子分散,穴播株距不均匀,出现缺苗断垅或种子拥挤现象,需要人工间苗或移植补种,这样不仅浪费良种,而且不便中耕、除草,施肥等田间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穴播机,它生产效率高,并能有效地控制穴播种子的下落及间距,从而可保证预定的种子穴播株距。
其解决方案是在机架一端连接有料斗,料斗前方连通有进料口,料斗内与进料口相对应处设置有调节片,控种滑块位于料斗内底部,开沟铧连接在料斗底部的下方,下料管呈倾斜状布置,其一端与进料口连通,另一端与开沟铧连通,活动栓设置在开沟铧柄部的内腔,构成播种装置。封土轮连接在开沟铧的后方。位于机架一侧且与机架活动连接的连动装置,其一端与活动栓连接,另一端与位于行走轮一侧的凸轮搭接,而位于机架另一侧的控种连杆,其一端与控种滑块连接,另一端通过柔性件连接在机架上,并通过其顶端的弯折部分与位于行走轮另一侧的凸轮相接触连接。而行走轮与位于其两侧且与其同轴的凸轮连接在机架的前端。但是,连动装置是由呈弯折状的连接杆与直连接杆铰接而构成。
当需要对农作物分拢穴播时,在机架的两侧连接有可调节的分拢板,对分拢板进行上、下、前、后的调整,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机架的一端设置有播种装置,它由连接在机架上的料斗,位于料斗内的调节片、控种滑块,连接在料斗前面的进料口,位于料斗下方的开沟铧和设置在开沟铧柄内的活动栓,以及下料管构成,开沟铧上连接有封土轮,机架另一端上有行走轮及与其同轴的凸轮,位于机架一侧的连动杆与活动栓及一凸轮连接,位于机架另一侧的控种连杆与控种滑块和另一凸轮连接。若分拢穴播时,机架上连接有可调节的分拢板。所以,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每小时可穴播种子1-2亩,比人工点播套种可提高工效15倍。并且能有效地控制种子的下落数量及间距,从而可保证预定的种子穴播株距。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穴播机的主视图。
图2为
图1的俯视图。
图3为
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实施例2,当需要分拢穴播时,在机架上安装分拢板时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实施例1
图1、图2、图3中,在机架(14)的一端上方固定连接有料斗(2),料斗(2)的后侧面连接有扶手(1),前侧面下部连通有进料口(4),料斗(2)内与进料口(4)相对应处通过螺钉连接有调节片(3),带有两圆孔(23)的控种滑块(24)位于料斗(2)内的底部,用钢管制成的开沟铧(18)连接在料斗(2)的下方,在开沟铧(18)柄部有一长方形槽(26),其内有活动栓(17),它经柔性件弹簧(27)连接在开沟铧(18)的外侧壁,下料管(16)呈倾斜状,其一端与进料口(4)连通,另一端与开沟铧(18)连通,构成播种装置。封土轮(20)经连接杆与开沟铧(18)连接,并在它们二者之间连接有封土调节弹簧(19)。位于机架(14)一侧且与固定在机架(14)上的支点轴(15)及调节轴(8)活动连接的连动装置,它由呈弯折状的连接杆(5)通过连接轴(6)与平直连接杆(7)铰接而构成。连动装置的弯折连接杆(5)一端与活动栓(17)活动连接,而平直连接杆(7)一端与回型凸轮(13)搭接。位于机架(14)另一侧的控种连杆(22)一端与控种滑块(24)挂接,而控种滑块(24)的一端通过与其连接的回程弹簧(21)连接在料斗(2)内侧壁上,控种连杆(22)的另一端顶部有弯折钩,它与凸轮(12)相接触连接,并通过与控种连杆(22)连接又固定在机架(14)上的柔性件拉簧(25)控制下拉。位于行走轮(10)两侧并与其同轴的凸轮(12)、(13)连接在机架(14)的前端,在行走轮(10)的轮周上有行走脚钉(11)。于机架(14)上靠近行走轮(10)处固定连接有牵引架(9)。
实施例2图4、图5中,当需要对农作物进行分拢穴播时,在机架(14)的两侧连接有可调节的分拢板(28),它可进行上、下、前、后调节,其它均同实施例1。
套种穴播时,采用人力牵引,行走轮(10)转动,凸轮(13)带动连动杆使活动栓(17)提升,同时,凸轮(12)通过控种连杆(22)带动控种滑块(24)运动,使进料口(4)开启,料斗(2)内的种子经进料口(4)进入下料管(16)下落完成一次供种,行走轮(10)继续转动,控种滑块(24)运动,关闭进料口(4),活动栓(17)降落,将种子播于穴内。行走轮(10)转动一周,可完成两次穴播。这样,周而复始,达到预定的种子穴播株距。并由封土轮(20)自动覆盖封土。
权利要求1.一种穴播机,包括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4)一端设置有播种装置,它由连接在机架(14)上的料斗(2),料斗(2)前面连有进料口(4),料斗(2)内与进料口(4)相对应处有调节片(3),控种滑块(24)位于料斗(2)内的底部,开沟铧(18)连接在料斗(2)的下方,下料管(16)呈倾斜状布置,其一端与进料口(4)连通,另一端与开沟铧(18)连通,活动栓(17)设置在开沟铧(18)柄部内腔而构成,开沟铧(18)后方连接有封土轮(20),位于机架(14)一侧且与机架(14)活动连接的连动装置,其一端与活动栓(17)连接,另一端与和行走轮(10)同轴的凸轮(13)连接,而位于机架(14)另一侧的控种连杆(22),其一端与控种滑块(24)连接,另一端通过柔性件(25)连接在机架(14)上,并通过其顶端的弯折部分与和行走轮(10)同轴的另一凸轮(12)相接触连接,而行走轮(10)和位于其两侧且与其同轴的凸轮(12)、(13)连接在机架(14)的前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播机,其特征在于连动装置是由呈弯折状的连接杆(5)与直连接杆(7)铰接而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播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4)的两侧连接有可调节的分拢板(28)。
专利摘要一种穴播机,主要是在机架的一端有播种装置,它由料斗,位于料斗内的调节片,控种滑块,连在料斗前的进料口,位于料斗下方的开沟铧,开沟铧柄内有活动栓,以及下料管构成,机架的另一端上有行走轮及位于其两侧且与其同轴的凸轮,连动杆与活动栓和一凸轮连接并位于机架一侧,与控种滑块和另一凸轮连接的控种连杆位于机架另一侧,所以,它使用方便,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每小时播种1—2亩,并能保证预定的种子穴播株距。
文档编号A01C7/00GK2295315SQ97217228
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7日
发明者张栋杰 申请人:张栋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