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管筒人力打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4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百管筒人力打钵机的制作方法
该发明的实现由普通的农具厂或乡镇企业工厂即可生产,也可由塑料厂用塑料生产。
对此设计的目的为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向大自然要时间为目的而设计的。
我们国家是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所以解决我们国家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是一件大事,这就需要提高产量。提高农业产量的方法很多,我这里只从其中的一个部分----打营养钵来说起。打营养钵是小苗移栽。小苗的移栽方法也很多,但比较起来,都不如营养钵为好。营养钵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是用一个管筒把土壤压缩成一个园柱体,柱体上端带有一凹坑,把已发芽的种粒放在凹坑里,种子即可快速成长。在移栽时,因柱体土壤很结实,在移栽的过程中,钵体不会散烂,这样不但可保证小苗的成活,还能保证小苗尽快旺盛。所以这种办法很受农民的欢迎。这种营养钵的加工方法是这样的在地面上挖一个长方形的池子,池子的深度以90毫米为宜,宽度以1200毫米至1500毫米为宜,长度就要根据所需营养钵的多少而定了。把从池子里挖出的土先打醉,再将准备好了的粪肥掺入,拌和均匀,并喷入微量的水,使土壤潮湿,用手握土后土可成团不散即可,这样做,土壤里的营养丰富,极适合小苗的生长,所以称为“营养钵”。这种预苗移栽的办法,可大幅度的提高产量,就等于一年有十三甚至十五个月的时间,因为小苗在营养钵里要生长一个多月的时间,如若一年打两次,就是一年可多出三个月的时间,这是农业上要大力推广的增产办法。目前采用的打钵方法是用如图一所示的打钵机,先介绍一下图一打钵机的构造下面是一个园筒,园筒的直径为60毫米,高为90毫米如图三所示。园筒内有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活塞杆如图二所示,它的上端固定一铁板,铁板两端有两个园眼孔,眼孔是穿在支架的两根铁棍上的,图一的上端是支架与把手。这里要注意的是活塞,这里的活塞与内燃机或蒸汽机的活塞根本不同,内燃机的活塞与缸筒之间的空隙几乎没有,而该打钵机的活塞则大大不同了,活塞与园筒之间有2~5毫米的空隙,活蜜的作用是压紧土壤,图四是活塞与活塞杆的侧视图,这时园活塞就成一段直线了,这又可从中看出活塞下边的一个半球体的铁块,它的作用是在土钵的上端压出一个凹形小坑,以便放种子用的。整个打钵机的工作过程可用图八来说明一个人双手握住打钵机的把手两端,将两臂举起,然后向池边事先拌匀的土壤中冲去,冲一次不行,有时要冲两三次,这时打钵机园筒里便自动装满了土壤而且很结实,打钵人用一只脚向前把土钵蹬出去,落在地上,再由另一个人把土钵拿起来摆放在池里,这样依次反复,两个人配合得很好时,一天的时间可打出土钵两千个。这种劳动很累,姿势又单调,还要弯着腰,一天干下来,两个臂都要酸疼两三天,两只手要起泡,所以都怕干这种农活。正因为这样,工厂里的工人硬看出了农民的这种笨重而又艰苦的劳动,他们便想出一个较好的办法,可代替打钵,就是用塑料筒或塑料袋,其质量与价格也互不相同,这是由工厂生产的专供代替加工营养钵用的,一个营并钵用一个塑料筒,把上面所用打营养钵的土壤一个一个地装在塑料筒里,不过虽不像打钵机那么累,但装土的速度也很慢,甚至比打钵机还要慢而且浆入的土壤很松软,在栽苗时,述要从塑料筒中将土钵倒出,因装的上松软,所以倒出的土钵仍是很松软,小苗根部的土壤很容易脱落,直接影响小苗的成活,所以这种办法也不理想。上面这两种办法相比较,前者打钵时虽受累但钵体坚同,小苗成活率高,百分之百的成活,而且小苗的长势快,而后者则相反,装土时虽省力,但钵体土壤松软,小苗移栽时长势不如前者,甚至有的栽不活。综上所述,我们便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吸取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两者的缺点,便设计出此种打钵机。可使打钵的速度快,又省力,而且土钵的坚固程度又好,现将该打钵机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分述如下该打钵机的构造如图九所示,图九是从上方向下看的正视图,每个钵筒只能看到园筒的上口,将所有的钵筒按图九所示的方法摆好,并与四周的铁框靠紧,然后将每个钵筒在外侧互相焊接,并与铁框架焊接,这时全部钵筒,上口与下口都分别在一个平面上。这个框架叫做钵筒框架,在框架的四个角上,分别要竖直地焊接上一根半米长的铁棍,这四根铁棍一是要直,二是要光滑。因图九是从上向下看的正视图,所以这四根竖直的铁棍是根本没法画出的。从图九中还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就是钵筒与钵筒之间还有很多很多的小三角形空隙,这小三角形空隙在打钵时是有害的,所以在打钵之前,一定要把这很多的小三角形空隙填满,使填充物一定要和钵筒的上口相平,这样才能保证打出的钵体个个都整洁光滑,便于下种。
像图一那样,每个钵筒中的活塞及活塞杆又是怎样固定的呢?这就需要另做一个框架,其框架的长与宽的尺寸和图九的尺寸完全相同,这个框架叫活塞框架,如图十所示,图十中框架内的铁棍数目与图九中钵筒的纵向行数相同,而且每根铁棍都正在每行园筒的园心上。图十中的每个园表示每个活塞,每个园点表示活塞杆的焊接处,每个活塞与每个活塞杆的连接就与图一的情况不同了,这个活塞与活塞杆的连接可采用图五、图六、或图七的办法,图五是挂在铁棍上的,找好恰当的位置后与铁棍焊接固定牢,图六是穿在铁棍上的,找好恰当的位置后焊接固定牢,图七是放在铁棍的下方,找好恰当的位置后与铁棍焊接固定牢,这三种办法任选其中的一种。图十是活塞框架从上向下看的正视图,所以,活塞杆是没法画出来的,只能画出活塞,每个活塞的下边也都带有一个半球体的小铁块,和图四相同,其凹坑的容积能放进两三粒种子就行了。图十的左右两端伸出框架外的两个长方形的弯曲架,是用来踩压时上面站着人的,图十的四个角上,要分别各焊上一个园环,这个园环的内经一定不要太大,以能让图九四角处的四根铁棍刚好能穿过去而且上下运动很自如为原则,园环的内周也要很光滑,在工作时此处要经常加润滑油。
图九和图十这两个框架都齐全后,就可将两个框架合并在一起了,合并的方法是先将图九的钵筒框架放在地面上,再将图十的活塞框架抬起来放到图十的框架上方,将图十的四个眼孔穿进四根铁棍上,就成图十一的样式了,在图十一中只画出了两个框架的四周,框架内的钵筒与活塞都不易画出(甚至没法画出),图十一就是整个打钵机示意图。
这个完整的打钵机是怎样使用的呢?现说明一下先将需打钵的地块处挖一个深约90毫米、宽1200毫米至1500毫米、长致适量的地池,把挖出的土壤与粪肥掺勺打碎,这时一定要将土壤中的石块、木块、塑料等杂物全部拣出,以免打钵时的障碍,把池底铲平后,就可把打钵机放入池中,先将上面的活塞框架抬起并用木棍支撑,两个人分别用掀把土壤撒在钵筒框架内,特钵筒装满整平后,再把活塞框架落下,两个人分别站在弯曲的踏板上,或站在踏板上跳动两次,这时钵筒内的松软土壤会被压紧,其体积可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这时再将活塞框架抬起,第二次加土并压实后,两人蹲下用双脚踩在踏板上,同时用双手握住下边框架的把手,将框架抬起,这时钵体脱离钵筒即完成了一框的任务,然后两人退出踏板将打钵机转移位置继续生产,以后就这样的循环了,在上述的生产过程中,两个人也可抬着活塞框架向下压砸。
上面介绍的打钵机钵筒截面是园形,下面再介绍一下钵筒截面为正六边形的打钵机,如图十二所示。这两种打钵机在框架上虽然完全相同,但打钵的方法不一样,前者钵池是空的,放下打钵机后,再向钵筒内加土,土壤是从钵筒的上口进入筒内的。而后者则不然,把土和粪肥直接在池中拌匀并整平,这时再将打钵机放在池中的土填之上,因为池里的土壤非常松软,就如同冬天刚下的雪一样,所以在打钵机上方略加压力是很容易把钵筒压入土中的,也就是说在加压的过程中,土壤便自动钻进了钵筒,这时便用活塞框架向下砸一砸,使之土壤结实。这时两个人分别在两端蹲在弯曲的踏板上,用双手握住把手向上提取使土钵脱离钵筒,将打钵机移动位置继续加压,以后动作循环进行。这是钵筒的第二种形式。
打钵梵机的钵筒横截面也可做成正方形的,如图十五所示,这种形式的钵筒机,使用的方法和上面第二种完全相同,这就不必多介绍了。
上面共介绍了三种钵筒形式的打钵机,这三种的框架完全一样,只是钵筒的不同。现在再简单的介绍一下三种钵筒的制法第一种,用薄铁皮卷成园筒即可,第二种,先将铁皮折成如图十三所示的形状,然后用图十三的铁皮形状按图十四的摆放方法焊接在框架的四周,之后再用小铁皮块焊接就成图十二的形状了。第三种,先将铁皮用气割的方法割出如图十六、图十七所示的那样形状,然后互相上下垂直卡在一起就行了。
关于打钵机的具体尺寸问题,它是由钵筒的大小与钵筒的个数来决定的,现以第一种截面为园的钵筒为例,钵筒的直径为60毫米,高度为120毫米,活塞的直径为55毫米,活塞杆长度为80毫米。一行摆放25个钵筒,共摆放12行,于是整个打钵机的尺寸就可计算出来了,整个框架的长度为60毫米×25=1500毫米,宽度为60毫米×12=720毫米,这一框架内共放钵筒效为25×12=300个,这样一次就可打出300个土钵。这一次打300个钵所用的时间,若用图一的老办法来打钵,大约可打出20~30个,这样两种方法相比较,工作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上面的尺寸可大也可小,比如说每行摆放30个钵筒,还以12行来算,则可打钵为30×12=360个。若以每行25个,10行来计算,则可打钵25×10=250个,若以8行来计算,则可打钵25×8=200个。这就有360个,300个,250个,200个四种尺寸,如若超过360个或小于200,就都不太恰当了,我觉得以300个或250个最合适,若超过或等于500个,就需四个人才行。
至于打钵机的制造材料问题,可分铁质与塑料两类。铁质又可分生铁与熟铁两种,所谓生铁,就是用翻砂的方法制造,熟铁就是用铁皮焊接制造,但两者的框架必须相同,都是用空心们管制作,这样可尽量减轻打钵机的总重量,为了降低总机的造价,其框架也可用木料代替,同时又减轻了总机的重量。要值得注意的,小管用哪一种材料制作,其钵筒的内壁一定要做到尽可能的光滑,减小土钵与钵筒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轻了打钵时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效。该打钵机与现有打钵机等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与现有的两人配合一次只能打出一个钵的打钵机相比,其有速度快(工效可提高十倍以上)、打钵时姿势舒服的优点。
2、与现有市场上出售的可代替打钵的塑料筒或塑料袋相比,也具有速度快(工效也可提高十倍以上)、打出的营养钵坚固、移栽时小苗成活率高、小苗旺盛的优点。
3、与不打钵直接播种相比,一季作物可提前一个多月的时间。如小麦、油菜、蚕豆、大蒜等作物成熟收割前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可打钵育苗,这就等于向大自然索取一个多月的时间,可比收割后在播种要增产30%以上。备注说明1、在上面介绍的三种钵筒中,如若选用园筒形钵筒,因土壤从上口添加压实,所以与钵筒下口的锋制程度无关,但若选用截面为正六边形或正方形的两种钵筒情况就不同了,因框架是放在土上受压后而钻进土中的,土壤便从钵筒下口进入筒内,所以钵筒的下口应做得锋利一些,这样可减小下压时的阻力。
2、在土钵打齐下种后应在土钵上方添加土壤盖住种粒,以利于小苗的发育成长,这时添加的土壤应尽量打碎,才能保证每个土钵之间的空隙都灌满土壤。
3、打钵机在使用之后收藏时一定要擦净钵筒内壁的土壤与水份之后,放在阳光下曝晒两小时,再用润滑油擦一擦钵筒的内壁,防止生锈,绝不许淋雨受潮。
权利要求
1.本打钵机为农民的一种生产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打钵机的框架内,可摆放致百个园筒,一次可打出营养钵数百个。
2.根据权利要求1,钵筒的横截面也可做成正六边形的钵筒。
3.根据权利要求1,钵筒的横截面还可做成正方形的钵筒。
全文摘要
本打钵机是在原有老式打钵机一次只能打出一个营养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一次可打出营养钵数百个,功效比原来可提高十倍以上,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疲劳战术彻底解除,在增加农业产量上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机由活塞框架与钵筒框架合并组成,该机可用铁质制造,也可用塑料制造,其钵简数量可在200~500个之间,但以250~300个为宜,本机制造简单,一般小工厂均可生产。
文档编号A01G9/10GK1232606SQ9810766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2日
发明者孟建科, 孟建钢 申请人:吴凤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