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5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走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收获机械,具体地说是自走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分离机构。用于提高收割机的作业性能,降低谷物损失率。
目前国内自走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都是脱粒滚筒卧式配置、作物由一端沿滚筒切向喂入,在滚筒和顶盖上导板的作用下沿轴向作螺旋运动,同时受到反复的冲击和搓擦进行脱粒。谷物、颖壳、碎草通过栅格式凹板的筛孔分离,而秸草则由另一端沿滚筒切向排出,即一次分离。从作物喂入到秸草排出,作业时间约2秒钟,由于秸草多,脱粒,分离作业时间短,至使排出的秸草中夹有谷粒,这一分离损失率一般都超过7‰,而联合收割机的损失还有切割损失,清选损失、未脱净损失、脱粒粉碎损失等,其总损失率按国家标准要求为≤3(优率品指示),由此可见,研究降低分离损失率的问题就成为了用户和制造厂家都十分关注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减少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分离损失率,提高作业性能,提供一种自走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分离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由脱粒滚筒与栅格式凹板构成的脱粒装置,振动筛箱,其特征在于在栅格式凹板排草缺口的后段,并在振动筛箱的上方,设置有辅助筛板。秸草经过辅助筛板的一振动筛选、对夹有谷粒的秸草进行第二次分离,即由一次分离改进为二次分离,以减少损失率。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对联合收割机收割损失率的改善,经过测定,与未改进的一次分离的机型比较,每亩水稻可多收割谷物2.5kg/亩左右,即减少了2.5kg/亩的损失,而并不增大成本的投入。另外辅助筛板的振动运动,起到逐稿作用,改善了排草能力。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描述。


图1为自走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工艺流程图。
图2为辅助筛板的结构图。
参照
图1,作物经切割后,输送到脱粒装置、脱粒滚筒1与栅格式凹板6相对滚动,作物受到反复冲击和搓擦进行脱粒。谷物、颖壳、碎草通过栅格式凹板6的筛孔分离,进入振动筛箱5的前端进行清洗;而秸草则从凹板6的端部缺口抛出,落在辅助筛板3上,再振动筛选进行第二次分离,使夹在秸草中的谷物、颖壳、碎草进行入振动筛箱5的后端进行清洗,而秸草则由排草口排出。辅助筛板(3)的筛孔形状为键式逐稿形,以改善秸草的排出能力。
图2为辅助筛板的结构图,辅助筛板3位于栅格式凹板6的排草口后段,并在振动箱5的上方,筛板孔型为键式逐稿形。辅助筛板3通过螺栓4与振动筛箱5紧固连接为一体,并与振动筛箱5一起作振动运动,以实现二次分离作业。
权利要求1.自走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分离机构,包括由脱粒滚筒(1)与栅格式凹板(6)构成的脱粒装置,振动筛箱(5),其特征在于在栅格式凹板(6)排草缺口的后段,并在振动筛箱(5)的上方,设置有辅助筛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筛板(3)是通过螺栓(4)或焊接方式与振动筛箱(5)紧固连接为一体,以实现振动运动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筛板(3)的筛孔形状为键式逐稿形,以改善秸草的排出能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谷物收获机械,自走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分离机构,其目的是降低普遍存在的较高的分离损失率。其特征是:位于栅格式凹板排草缺口后,在振动筛箱的上方设置辅助筛板,并与振动筛箱连结,一起作振动运动。从栅格式凹板抛出的秸草落在辅助筛板上,进行第二次分离以降低分离损失率。
文档编号A01F12/32GK2371781SQ9921128
公开日2000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7日
发明者吴乾深, 招伟雄, 欧作峰 申请人:吴乾深, 招伟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