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绿豆育种方法

文档序号:8228505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紧凑型绿豆育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绿豆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绿豆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绿豆育种研宄起步较晚,以前全国各地主要种植地方品种,东北产区种植的大多是蔓生、半蔓生型绿豆品种,种植密度低,一般6000-7000株/亩,产量低;黄淮海产区蔓生型、直立型品种都有种植,种植密度也较低,产量低。
[0003]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农科院从美国引进中绿I号,由于该品种丰产性、抗病性较好,在黄淮海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但是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较松散,种植密度一般在10000株左右,成熟期较晚,产量水平受到限制。
[0004]八十年代中后期,河南、山东和河北等省的科研单位开始研宄绿豆杂交育种,育种过程中绿豆的种植密度一般参照生产上的种植密度,所以黄淮海地区育成的品种适宜密度与中绿I号差不多,比中绿I号增产幅度也不大,并且熟期较晚;而东北地区育成的绿豆品种则适宜低密度种植,一般6000-7000株/亩,比当地品种增产幅度也不大,并且熟期晚。
[0005]传统育种方法一般选择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作为对照品种,试验密度也与国内生产上的种植密度接近,一些植株矮小、株型紧凑、抗倒伏、早熟或特早熟品系的产量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往往会被淘汰,甚至在选择单株的时候已经被淘汰。因此,育成的品种在产量上很难有大的突破
[0006]我们通过密度试验证明,有的紧凑型品系在密度达到22000株/亩后产量最高。据此,我们在选择单株时注重紧凑型优良单株的选择,调查株行圃时,遇到紧凑型的株系做特别记载,标明株型为紧凑型。在进入品系比较试验后,根据品系株型差异,通过差异密度品比试验,让每个品系的群体生产能力都尽可能的得到发挥,从而选出综合性状好的新品系。在新品种推广时,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提高种植密度获得高产。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型绿豆育种方法,通过大幅度地提高选种圃和绿豆试验的密度,增加选择压力,选育株型紧凑、早熟、高产的绿豆品种,以解决现有育种方法中因为选种圃和绿豆试验密度低,育成品种植株高大、株型松散,种植密度低、较晚熟、产量低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9]紧凑型绿豆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选择I份绿豆种质资源作母本,先去其花药,再选择I份绿豆种质资源作父本,取父本花粉为母本授粉,完成杂交,收获杂交种子即为H)代,其中,母本或父本至少一者选用紧凑型种质;
[0011]步骤2.将H)代种子种植到田间即为Fl代,绿豆成熟时收获Fl代种子;
[0012]步骤3.将Fl代种子种植到田间即为F2代,种植密度为1.6万株/亩,待绿豆成熟时,选择紧凑型单株并做标记,与一般单株区别对待,并将单株种子分别脱粒、收藏,对未被选中的单株,每株收获I个豆荚,混合脱粒收藏。
[0013]步骤4.将F2代选的紧凑型单株种子分别种植,每株种子种植I行(F3代),种植密度为2万株/亩,每隔10行种植I行对照;将F2代按每株收获I个豆荚的种子种植到田间,即为F3代,种植密度为1.6万株/亩;选择株行圃中基本稳定、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的株系,分别收获脱粒;在分离较大的株行中选择优良单株;在I荚传后代选择优良单株;并对紧凑型单株做标记;
[0014]步骤5.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增产幅度较大的株系安排品系比较试验,提高紧凑型品系的密度至2万株/亩;将F3代选择的单株种植株行圃,并将紧凑型单株种子分别种植,提高紧凑型株系的密度至2万株/亩;
[0015]步骤6.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增产幅度较大的品系和株系安排品系比较试验,提高紧凑型品系的密度至2万株/亩;
[0016]步骤7.选择综合性状好、性状稳定、2年品系比较试验比对照增产幅度大的品系,申请参加区域试验;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增产幅度较大的品系安排品系比较试验;
[0017]步骤8.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
[0018]步骤9.申请新品种审定;对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异的新品种申请参加国家、省审(鉴)定。
[0019]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绿豆产量30% ;缩短绿豆品种的生育期,可以使早熟、高产两个不易统一的重要性状结合到一个品种中;绿豆品种结荚更集中,抗倒伏能力提高,适合机械化收获。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2]实施例1
[0023]潍绿4号的选育过程:
[0024]母本:中绿2号植株较高大、株型较松散,抗病性好,较晚熟,较抗倒伏。
[0025]父本:安丘柳条青植株较矮小、株型较紧凑,早熟性好。
[0026]按传统的育种方法,F2或F3代种植密度为I万株/亩左右。在选择单株时我们发现杂交后代中,有许多植株较矮小、株型紧凑、结荚较多、抗病、早熟、抗倒伏的优良单株。这部分单株结荚数并不是特别多,按传统的育种方法一般不会选择而被淘汰。但是其综合性状超过了父本安丘柳条青,对这部分单株不选择而弃之实在可惜,选了以后按照传统的低密度鉴定试验方法还是会被淘汰。我们考虑再三,还是选了部分紧凑型优良单株。
[0027]在种植株行时,还是按传统方法,密度为I万株/亩左右。通过观察,紧凑型株行早熟性好,结荚性较好,抗倒伏,抗病性较好。但是,因为株型紧凑、植株较矮小,绿豆生育后期不封行,产量或比对照减产或增产不显著,应在淘汰之列。考虑到提高密度可以提高紧凑型品系的产量,选择产量相对较高的株系进入品系比较试验。
[0028]在种植品系比较试验时,考虑到紧凑型品系的具体情况,把紧凑型品系的密度提高到1.6万株/亩。并选择最好的紧凑型品系安排密度试验。紧凑型品系在1.6万株/亩密度时,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比对照增产显著。通过密度试验表明:通过提高密度可以大幅度提高紧凑型绿豆品系的产量;紧凑型品系与松散型品种相比,在各自适宜的密度条件下,紧凑型绿豆品系的产量远高于松散型绿豆品种的产量;有的紧凑型绿豆品系在密度2万株/田左右时广量最尚。
[0029]以后,通过进一步的产量试验和区域试验育成了潍绿4号新品种。并通过进一步提高杂交后代的种植密度和鉴定试验的密度,完善紧凑型绿豆育种方法,育成了潍绿5号、潍绿6号、潍绿7号和潍绿8号等新品种。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紧凑型绿豆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I份绿豆种质资源作母本,先去其花药,再选择I份绿豆种质资源作父本,取父本花粉为母本授粉,完成杂交,收获杂交种子即为H)代,其中,母本或父本至少一者选用紧凑型种质; 步骤2.将H)代种子种植到田间即为Fl代,绿豆成熟时收获Fl代种子; 步骤3.将Fl代种子种植到田间即为F2代,种植密度为1.6万株/亩,待绿豆成熟时,选择紧凑型单株并做标记,与一般单株区别对待,并将单株种子分别脱粒、收藏,对未被选中的单株,每株收获I个豆荚,混合脱粒收藏。 步骤4.将F2代选的紧凑型单株种子分别种植,每株种子种植I行(F3代),种植密度为2万株/亩,每隔10行种植I行对照;将F2代按每株收获I个豆荚的种子种植到田间,即为F3代,种植密度为1.6万株/亩;选择株行圃中基本稳定、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的株系,分别收获脱粒;在分离较大的株行中选择优良单株;在I荚传后代选择优良单株;并对紧凑型单株做标记; 步骤5.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增产幅度较大的株系安排品系比较试验,提高紧凑型品系的密度至2万株/亩;将F3代选择的单株种植株行圃,并将紧凑型单株种子分别种植,提高紧凑型株系的密度至2万株/亩; 步骤6.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增产幅度较大的品系和株系安排品系比较试验,提高紧凑型品系的密度至2万株/亩; 步骤7.选择综合性状好、性状稳定、2年品系比较试验比对照增产幅度大的品系,申请参加区域试验;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增产幅度较大的品系安排品系比较试验; 步骤8.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 步骤9.申请新品种审定。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绿豆育种方法,通过大幅度地提高选种圃和绿豆试验的密度,增加选择压力,选育株型紧凑、早熟、高产的绿豆品种,以解决现有育种方法中因为选种圃和绿豆试验密度低,育成品种植株高大、株型松散,种植密度低、较晚熟、产量低的问题。本发明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绿豆产量30%;缩短绿豆品种的生育期,可以使早熟、高产两个不易统一的重要性状结合到一个品种中;绿豆品种结荚更集中,抗倒伏能力提高,适合机械化收获。
【IPC分类】A01H1-04, A01H1-02
【公开号】CN104542261
【申请号】CN201510027814
【发明人】曹其聪, 司玉君, 姜孟东, 陈雪, 于海涛, 魏秀华, 鲁成凯, 刘兆丽, 王同琴, 韩凤舟, 初文红, 刘 英
【申请人】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