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向转动的鱼竿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414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多向转动的鱼竿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渔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多向转动的鱼竿支撑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经济条件好转,许多人开始垂钓,怡养情趣,增加业余爱好,因此垂钓用具行业的快速发展。
[0003]垂钓时,垂钓者往往同时操控多个垂钓点,或者垂钓者长时间手持鱼竿劳累,因此需要借助于鱼竿支架。
[0004]鱼竿支架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炮台支架及其衍生支架,另一种是海竿支架及其衍生支架。其中炮台支架仅用一处支撑点支撑鱼竿,炮台支架上伸出有长距离的拖杆,因此支撑点处的力矩十分巨大,在鱼竿承受较大的拉力时,支撑点极易损坏,且炮台支架上没有用于压紧鱼竿的装置,当鱼竿被鱼拉扯产生跳跃动作时,鱼竿极易从炮台支架上脱落。海竿支架支架的后端设有用于按压鱼竿的钢筋,海竿支架的中部设有用于承托鱼竿的托架,然而鱼竿的后部没有限制鱼竿移动的装置,鱼竿在振动式仍会从托架内脱落,且鱼竿还可能向后窜动。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多向转动的鱼竿支撑架。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可多向转动的鱼竿支撑架,包括地插,所述地插的上部为半圆形,地插下部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一根竖直向下的插杆,使用时将插杆插入土地中,固定鱼竿支撑架,所述地插的下端设有锥形的倒刺,当插杆插入土地中,由于倒刺挂在土地中,能防止鱼竿支撑架晃动或被拔出,所述地插的上端设有竖直向上的支柱,所述支柱下部的周围设有一圈矩形的凹口,所述支柱上套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可在支柱上转动,所述支撑套的下部配合设有一个蝴蝶螺栓,所述蝴蝶螺栓的头部套有一与蝴蝶螺栓配合的变截面转换套,所述支撑套的顶部设有一用于支撑鱼竿的支撑托,所述支撑托呈U型,支撑托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对应向左、右两侧部外倾斜,使得支撑托的内壁之间形成楔形角,将放入其中的鱼竿卡住,支撑托的内侧壁上附设有一层橡胶防滑垫,所述橡胶防滑垫能保护鱼竿,增大鱼竿与橡胶防滑垫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鱼竿转动或窜动,并能防止鱼竿振动跳跃,支撑托后端面上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后部设有一横杆,所述横杆上套有用于固定鱼竿,并对鱼竿起限位作用的鱼竿尾托。
[0008]所述变截面转换套的一端设有与蝴蝶螺栓配合的盲孔,且盲孔的直径与蝴蝶螺栓的直径相同,变截面转换套的另一端设有与凹口配合的矩形的凸块,使用时,将所述盲孔套在蝴蝶螺栓的头部,转动支撑套,使支撑套在支柱上转动,拧动蝴蝶螺栓时,变截面转换套与蝴蝶螺栓之间相互滑动,变截面转换套不转动,当变截面转换套的另一端经过凹口时,由于凸块可与凹口配合,凸块的长和宽对应与凹口的长和宽相同,凸块将卡在凹口上,从而实现凹口对凸块以及与凸块共同转动的支撑套的转向定位。
[0009]所述鱼竿尾托由橡胶材料制成,以降低对鱼竿的磨损,提高对鱼竿的包裹能力,并限制鱼竿的窜动,鱼竿尾托可在横杆上转动,鱼竿尾托上设有圆凹槽,所述圆凹槽的轴线与支撑托的正中面重合,以保证鱼竿的尾端放在鱼竿尾托上时,鱼竿能处于支撑托的正中部。
[0010]所述支撑托的上部向后倾斜,且支撑托的后端面与连杆垂直,由于鱼竿的轴向与连杆轴向接近平行,当鱼竿由直立的倾斜方向垂直于鱼竿轴线的支撑托支撑时,支撑托能为鱼竿提供最大程度的包围,提供最大的限位高度,防止鱼竿轻易从支撑托内跳出。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插杆的尾端设置了锥形的倒刺,提高了地插的抓地力,保证了鱼竿支架的稳定性,采用变截面转换套代替蝴蝶螺栓对支撑套的转向进行定位,由于采用了矩形的凹口代替传统技术中圆形的凹口,提高了凹口的排列密度,提高了支撑套的转向控制精度,为保证矩形的凹口适应蝴蝶螺栓的转动,在蝴蝶螺栓的头部加设了变截面转换套,将蝴蝶螺栓的转动变成了变截面转换套的平移,保证凹口与凸块的配合定位,橡胶的鱼竿尾托代替了传统的钢筋提高了对鱼竿的包裹性,防止鱼竿窜动,当鱼杆被迅速拿起时,鱼竿尾托可在横杆上转动,在支撑鱼竿尾部的同时不影响鱼竿的转动,楔形的支撑托将鱼竿紧紧卡在其中,防止鱼竿跳动,提高了对鱼竿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左前侧立体视图;
[0014]图2是本发明的右后侧立体视图;
[0015]图3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0016]图4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0017]图5是本发明的地插与支柱配合时的立体视图;
[0018]图6是本发明的鱼竿尾托的立体视图;
[0019]图7是本发明的变截面转换套的立体视图;
[0020]图8是本发明的变截面转换套的右前侧立体视图;
[0021]图9是本发明的前下侧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3]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可多向转动的鱼竿支撑架,包括地插1,所述地插I的上部为半圆形,地插I下部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一根竖直向下的插杆,使用时将插杆插入土地中,固定鱼竿支撑架,所述地插I的下端设有锥形的倒刺2,当插杆插入土地中,防止鱼竿支撑架晃动或被拔出,所述地插I的上端设有竖直向上的支柱3,所述支柱3下部的周围设有一圈矩形的凹口 4,所述支柱3上套有支撑套5,所述支撑套5可在支柱3上转动,所述支撑套5的下部配合设有一个蝴蝶螺栓6,所述蝴蝶螺栓6的头部套有一与蝴蝶螺栓6配合的变截面转换套7,所述支撑套5的顶部设有一用于支撑鱼竿的支撑托8,所述支撑托8呈U型,支撑托8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对应向左、右两侧部外倾斜,使得支撑托8的内壁之间形成楔形角,将放入其中的鱼竿卡住,支撑托8的内侧壁上附设有一层橡胶防滑垫,所述橡胶防滑垫能保护鱼竿,增大鱼竿与橡胶防滑垫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鱼竿转动或窜动,并能防止鱼竿振动跳跃,支撑托8后端面上设有连杆9,所述连杆9的后部设有一横杆10,所述横杆10上套有用于固定鱼竿,并对鱼竿起限位作用的鱼竿尾托11,所述鱼竿尾托11由橡胶材料制成,鱼竿尾托11可在横杆10上转动,鱼竿尾托11上设有圆凹槽12,所述圆凹槽12的轴线与支撑托8的正中面重合,以保证鱼竿的尾端放在鱼竿尾托11上时,鱼竿能处于支撑托8的正中部。
[0024]所述变截面转换套7的一端设有与蝴蝶螺栓6配合的盲孔13,变截面转换套7的另一端设有与凹口 4配合的矩形的凸块14,使用时,将所述盲孔13套在蝴蝶螺栓6的头部,转动支撑套5,使支撑套5在支柱3上转动,拧动蝴蝶螺栓6时,变截面转换套7与蝴蝶螺栓6之间相互滑动,变截面转换套7不转动,当变截面转换套7的另一端经过凹口 4时,由于凸块14可与凹口 4配合,凸块14将卡在凹口 4上,从而实现凹口 4对凸块14以及与凸块14共同转动的支撑套5的转向定位。
[0025]本发明提高了鱼竿支撑架的实用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帮助垂钓者简化了鱼竿拿持压力,能让垂钓者轻松享受垂钓乐趣。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可多向转动的鱼竿支撑架,包括地插,所述地插的上部为半圆形,地插下部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一根竖直向下的插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插的下端设有锥形的倒刺,所述地插的上端设有竖直向上的支柱,所述支柱下部的周围设有一圈矩形的凹口,所述支柱上套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下部配合设有一个蝴蝶螺栓,所述蝴蝶螺栓的头部套有一个变截面转换套,所述支撑套的顶部设有一个支撑托,所述支撑托呈U型,支撑托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对应向左、右两侧部外倾斜,支撑托的内侧壁上附设有一层橡胶防滑垫,支撑托后端面上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后部设有一横杆,所述横杆上套有鱼竿尾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向转动的鱼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转换套的一端设有与蝴蝶螺栓配合的盲孔,且盲孔的直径与蝴蝶螺栓的直径相同,变截面转换套的另一端设有与凹口配合的矩形的凸块,凸块的长和宽对应与凹口的长和宽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向转动的鱼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尾托由橡胶材料制成,鱼竿尾托可在横杆上转动,鱼竿尾托上设有圆凹槽,所述圆凹槽的轴线与支撑托的正中面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向转动的鱼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的上部向后倾斜,且支撑托的后端面与连杆垂直。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多向转动的鱼竿支撑架,包括地插,地插的上部为半圆形,地插下部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一根竖直向下的插杆,地插的下端设有锥形的倒刺,地插的上端设有竖直向上的支柱,支柱下部的周围设有一圈矩形的凹口,支柱上套有支撑套,支撑套的下部设有一个蝴蝶螺栓,蝴蝶螺栓的头部套有一变截面转换套,支撑套的顶部设有一支撑托,支撑托呈U型,支撑托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对应向左、右两侧部外倾斜,支撑托的内侧壁上附设有一层橡胶防滑垫,支撑托后端面上设有连杆,连杆的后部设有一横杆,横杆上套有鱼竿尾托。本发明提高了鱼竿支撑架的实用性,方便了使用者,帮助垂钓者简化了鱼竿拿持压力,能让垂钓者轻松享受垂钓乐趣。
【IPC分类】A01K97-10
【公开号】CN104621072
【申请号】CN201510100169
【发明人】魏安国
【申请人】安徽省安国渔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