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45705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特别是指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提 出了上述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噻虫胺,化学名称:(E)-1_(2-氯-1,3-噻唑-5-基甲基)_3_甲基-2-2-硝基胍, 是新烟碱类中的一种杀虫剂,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其作用与烟碱乙酰 胆碱受体类似,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
[0003] 溴虫腈,化学名称:4_溴基-2-(4-氯苯基)-1-(乙氧基甲基)-5-(三氟甲基)吡 咯-3-腈,是一种杀虫剂前体,其本身对昆虫无毒杀作用。昆虫取食或接触溴虫腈后在昆虫 体内,溴虫腈在多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具体杀虫活性化合物,其靶标是昆虫体细胞 中的线粒体。使细胞合成因缺少能量而停止生命功能,打药后害虫活动变弱,出现斑点,颜 色发生变化,活动停止,昏迷,瘫软,最终导致死亡。
[0004] 目前,上述两种物质在杀虫方面均有较多的应用,并且,也有一些专利就两者的结 合做出了一些说明,但实际上的应用中,考虑到药物的杀菌特性,上述两种药物虽然具有较 大的杀虫范围,但仍然是受限的,即为达到好的杀虫效果,仍然需要将上述的药物,与其他 的杀虫剂进行间隔交互杀虫,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如何进行选择最佳的交互杀虫的药 物,对于使用者来说,却是一个难题,从而带来了操作的不便性。
[0005] 另外,虽然已有专利就上述药物的组合做出说明,但从杀虫效果来看,仍然有待提 尚。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效果好,操作 方便。
[0007]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上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8]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溴虫腈5[10%、噻虫胺 20%~30%、二嗪磷3-8%、吡蚜酮8%-15%、醚类分散剂1.0%~3. 0%、盐类分散剂2. 0%~3. 5%、 增稠剂0. 1%~0. 5%、润湿剂1. 8%~3. 5%、消泡剂0. 1%~0. 8%、防冻剂1%~8%、防腐剂 0. 03%~0. 10%,余量为蒸馏水。
[0009]其中,溴虫腈、噻虫胺、二嗪磷、吡蚜酮为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的药效成分, 通过四者的科学配伍,达到更好的杀虫效果。
[0010] 其中,二嗪磷的化学名称为:0,0-二乙基-0- (2-异丙基-6-甲基-4-嘧啶基)硫 代磷酸酯,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作用,能够抑制昆中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合成,对鳞翅目、 同翅目等多种害虫有较好的防效。
[0011] 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药物,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 性。
[0012] 进一步,所述醚类分散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013] 进一步,所述盐类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
[0014]采用上述两种类分散剂,能够对4个主要药效成分做到更好的融合作用,并且,对 于降低每个主要药效成分对农作物的影响,从而,在整体杀虫效果提升的情况下,降低对农 作物的刺激。
[0015] 进一步,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
[0016] 进一步,所述润湿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0017] 进一步,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0018] 进一步,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
[0019] 进一步,所述防腐剂为2_溴_2_硝基-1,3_丙二醇。
[0020] 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先将蒸馏水抽入剪切釜,在剪切状态下逐步加入醚类分散剂、盐类分散剂、润湿剂、 溴虫腈、噻虫胺、二嗪磷、吡蚜酮、消泡剂、防腐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剪切; (2) 剪切均匀后的物料经砂磨机砂磨达到细度1. 5~3. 5 ym ; (3) 砂磨后的物料输送到调制釜中,加入增稠剂和防冻剂并混合均匀,抽样检测; (4 )检测合格后进行包装,然后对包装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入库。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通过采用了四种两组用于杀虫的有效组分,一方面, 既达到了两种不同的杀虫效果,从而通过本发明的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即可达到 有效的杀虫效果,无需再进行其他杀虫药物的挑选与交互使用。
[0022] 另外,本发明中,上述有效组分的合理科学的配伍,以及辅料的精确选配,也对杀 虫的效果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提高效果。
[0023] 本发明的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的杀虫效果优于单独的有效组分的杀虫效 果,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起到了效果。
[0024] 本发明的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优于上述优点,从而能够起到减少人工的作 用。
[0025] 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8] 实施例1 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溴虫腈5%、噻虫胺20%、二 嗪磷3%,吡蚜酮8%,醚类分散剂1.0%、盐类分散剂2.0%、增稠剂0.1%、润湿剂1.8%、消泡 剂0.1%、防冻剂2%、防腐剂0.03%,余量为蒸馏水。
[0029] 实施例2 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溴虫腈8%、噻虫胺25%、二 嗪磷58%,吡蚜酮10%,醚类分散剂23. 0%、盐类分散剂2. 8%、增稠剂0. 3%、润湿剂2. 8%、消 泡剂0.5%、防冻剂5%、防腐剂0.07%,余量为蒸馏水。
[0030] 实施例3 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溴虫腈10%、噻虫胺30%、二 嗪磷8%,吡蚜酮15%,醚类分散剂3.0%、盐类分散剂3. 5%、增稠剂0.5%、润湿剂3. 5%、消 泡剂0.8%、防冻剂8%、防腐剂0.10%,余量为蒸馏水。
[0031] 实施例4 实施例1中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先将蒸馏水抽入剪切釜,在剪切状态下逐步加入醚类分散剂、盐类分散剂、润湿剂、 溴虫腈、噻虫胺、二嗪磷、吡蚜酮、消泡剂、防腐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剪切; (2) 剪切均匀后的物料经砂磨机砂磨达到细度1. 5~3. 5 ym ; (3) 砂磨后的物料输送到调制釜中,加入增稠剂和防冻剂并混合均匀,抽样检测; (4 )检测合格后进行包装,然后对包装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入库。
[0032] 实施例5 实施例2中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的步骤相同,区别仅在于配 比不同。
[0033] 实施例6 实施例3中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的步骤相同,区别仅在于配 比不同。
[0034] 实施例7 关于本发明的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田间试验: 杀虫对象:番茄上的蓟马 供试药剂及用量:实施例1、2、3的悬浮剂;67. 5-90克/公顷。
[0035] 药效计算方法:虫口减退率%=(药前基数-药后活虫数)X 100/药前基数; 药后3天和15天对虫口减退率%,其中,为了获知本发明的该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与 常规的单独或者两个药效组合物的杀虫效果,发明人还针对性的设计了两个对比例,计算 结果如下表:
【主权项】
1. 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溴虫腈 5%~10%、噻虫胺20%~30%、二嗪磷3-8%、吡蚜酮8%-15%、醚类分散剂I. 0%~3. 0%、盐类分散 剂 2. 0%~3. 5%、增稠剂 0. 1%~0. 5%、润湿剂 1.8%~3. 5%、消泡剂 0. 1%~0. 8%、防冻剂 1%~8%、 防腐剂0. 03%~0. 10%,余量为蒸馏水。
2. 根据权利1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醚类分散剂为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
3. 根据权利1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类分散剂为木质素磺 酸钠。
4. 根据权利1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
5. 根据权利1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脂肪醇聚氧乙 烯醚磷酸酯。
6. 根据权利1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 烷。
7. 根据权利1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
8. 根据权利1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2-溴-2-硝 基-1,3_丙二醇。
9. 根据权利1~8任一项所述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1) 先将蒸馏水抽入剪切釜,在剪切状态下逐步加入醚类分散剂、盐类分散剂、润湿剂、 溴虫腈、噻虫胺、二嗪磷、吡蚜酮、消泡剂、防腐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剪切; (2) 剪切均匀后的物料经砂磨机砂磨达到细度I. 5~3. 5 ym ; (3) 砂磨后的物料输送到调制釜中,加入增稠剂和防冻剂并混合均匀,抽样检测; (4 )检测合格后进行包装,然后对包装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入库。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溴虫腈5%~10%、噻虫胺20%~30%、二嗪磷 3-8%、吡蚜酮8%-15%、醚类分散剂1.0%~3.0%、盐类分散剂2.0%~3.5%、增稠剂0.1%~0.5%、润湿剂1.8%~3.5%、消泡剂0.1%~0.8%、防冻剂 1%~8%、防腐剂0.03%~0.10%,余量为蒸馏水,本发明的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杀虫效果好,无需与其他药物交互使用,本发明还提出了该防治蓟马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适于推广。
【IPC分类】A01N57-16, A01N43-36, A01P7-04, A01N43-707, A01N51-00
【公开号】CN104663706
【申请号】CN201510045514
【发明人】林建文, 王技, 杨妍
【申请人】海南力智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