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长冬(半冬性)小麦开花期的方法

文档序号:8399689阅读:1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延长冬(半冬性)小麦开花期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小麦育种杂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长冬(半冬性)小麦开花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通常情况下,一个冬小麦品种的开花期持续时间,单穗历时2?3天,整块麦田历时5?7天。通过调整播种期对拉长品种开花期调节能力有限,一般最多不超过2?3天;控水可以促进提前开花,越冬期地膜覆盖可以促进提前开花,增施氮肥及浇水可以推迟开花,但是所有这些对开花期的综合调节效果最大延长期也不超过10天。小麦拔节后踏倒麦苗(或割除主茎及大蘖)促进小蘖成穗,也可以延长开花期,但是其花药发育差,结实性不好,花期延长也只有7?10天。
[0003]概括目前调节小麦开花期的主要方法有上述四种:方法一,通过调节播种期;方法二,通过控制水分(适度干旱);方法三,越冬期地膜覆盖;方法四,割除或踏倒麦苗,利用小分蘖成穗。这些方法对花期调节的综合延长效果最大不超过10天,不同品种间杂交,尤其是在利用冬春性差别大的某些国外引进种质材料进行杂交时,常常因为花期不遇致使许多含有优异性状基因的材料无法做亲本利用。因此发明一种可以大幅度延长(拉长)品种开花期的简便方法意义非常重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延长冬性(半冬性)小麦开花期的方法,可以使同一品种播种在同行不同位置的植株其抽穗开花期延长一个多月,使许多花期不遇的品种间杂交变得花期相遇,而能正常杂交,有效的扩大了小麦杂交亲本的利用范围。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2月至翌年I月上旬,35-40天的适宜播种期内,在东西向冬暖塑料大棚低矮处,南北行向播种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行向与大棚低矮边沿垂直,从塑料大棚低矮边沿开始,行长1.0?1.5米,利用冬季大棚外低温对棚内近处温度的影响,通过离棚边距离产生的温度差异,使处在不同位置的小麦植株通过春化的时间不同,使其抽穗、开花早晚不同,同一品种播种在同行不同位置的植株其抽穗开花期最大可延长近一个月。
[0006]当前我国冬暖式塑料大棚各地都有,大棚高处可以种植价格较高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其低矮处不便利用通常只能种廉价的绿叶菜等。我们用其安排种植小麦,借以延长小麦开花期、进行小麦杂交利用正合适。对温湿度等无需特别管控。通常是日出后揭掉草苫子、日落前盖草苫子,中午温度超过30°C时进行棚顶通风,3月下旬夜间不再需要揭盖草苫子,清明节过后逐渐揭掉棚膜。
[0007]在冬暖式塑料大棚低矮处播种冬小麦,种植行向与大棚边垂直。使一个品种种在同行不同位置的植株个体受到的温度有差异,冬性越强的品种同行两端的抽穗开花期差距越大。同行中接近大棚膜边的低矮处先抽穗开花,远端后开花,不同品种间尽管其开花早晚有差异,但同一品种播种在同行不同位置的植株其抽穗开花期可以充分延长,有的品种长最大可延长至一个多月,使其他品种总有与其花期相遇的个体植株,可以做亲本利用。本方法使许多花期不遇的品种间杂交变得花期相遇,而能正常杂交,有效的扩大了小麦杂交亲本的利用范围。
[0008]冬小麦春播,也可以延长开花期,但是,由于冬小麦春播,抽穗很晚,开花授粉后高温逼熟,即便可以做到不同品种花期相遇,也不能收获到正常的杂交种子。因此,冬小麦春播可以做到延长开花日期,但不能为小麦杂交等正常利用。本方法只是借用冬暖式塑料大棚不便利用的低矮位置,不需要其他任何对种子等作物本身的额外处理,可以轻松实现冬小麦不同品种花期相遇,并且其小麦开花、灌浆阶段的环境条件与大田适期播种的小麦基本同期,提高了杂交亲本利用范围,简便易行,行之有效,提高了冬性(半冬性)小麦杂交育种的效率和效果。
[0009]【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用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0]实施例1:2008年秋我们从全国各地引进小麦种质98份,于12月6日在东西向冬暖塑料大棚低矮处种植,南北行向播种,行长1.5米,行距25厘米,每品种播种I行。其抽穗开花情况如下:抽穗最早的品种3月5 (郑9023),抽穗最晚的品种意大利9号南端5月5日(北端未通过春化没能抽穗)。列举其中3个品种抽穗开花情况:
半冬性品种济麦22号:靠近棚膜最南端的植株4月22日抽穗、28日始开花,行北端1.2米处以北植株5月6日抽穗、10日始开花,5月16日开花结束。
[0011]冬性品种京冬8号:靠近棚膜最南端的植株4月28日抽穗、5月3日始开花,行北端1.2米处以北植株5月20日抽穗、30日开花。
[0012]冬性品种意大利9号:靠近棚膜最南端的植株5月I日抽穗、5月5日始开花,行中部植株至5月29日还有植株抽穗,1.0米再以北植株则没有通过春化没能抽穗开花。济麦22号中北部的植株与意大利9号近棚膜南段的植株花期相遇,进行了杂交。这在大田环境下是做不到的。
[0013]同年冬暖式大棚外种植的山东省小麦高肥预备试验等数十个品种抽穗期为5月上旬集中在3?8日间。济麦22号大田抽穗期为5月4日,大田意大利9号为5月20日。
[0014]实施实例2:2014年I月8日,在东西向冬暖塑料大棚低矮处,南北行向播种当年引进的各地材料56份,行长1.2米,每品种播种2行,行距25厘米。列举3个品种抽穗开花情况:
半冬性品种鲁原502:靠近棚膜最南端的植株4月23日抽穗、27日始开花,行北端1.2米处植株5月10日抽穗、12日始开花,5月16日开花结束。
[0015]半冬偏春性品种郑麦366:靠近棚膜最南端的植株4月19日抽穗、23日始开花,行北端1.2米处植株4月27日抽穗、5月2日始开花,5月6日开花结束。
[0016]冬性品种德国引I号:靠近棚膜最南端的植株5月I日抽穗、5月6日始开花,行中端5月23号陆续抽穗,北端1.2米处没有通过春化没能抽穗。
[0017]同年大田大多数小麦品种4月下旬抽穗,,主要品种集中在23?27日,个别晚熟种质材料5月中旬抽穗。
【主权项】
1.一种延长冬(半冬性)小麦开花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2月至翌年I月上旬,在东西向冬暖塑料大棚低矮处,南北行向播种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行向与大棚低矮边沿垂直,利用冬季大棚外低温对棚内近处温度的影响,通过离棚边距离产生的温度差异,使处在不同位置的小麦植株通过春化的时间不同,使其抽穗、开花早晚不同,同一品种播种在同行不同位置的植株其抽穗开花期延长一个多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冬(半冬性)小麦开花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种植从塑料大棚低矮边沿开始,行长1.0?1.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冬(半冬性)小麦开花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日期为12月到翌年I月上旬,适宜播种期的时段35-40天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冬(半冬性)小麦开花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种植蔬菜的冬暖大棚不便于利用的低矮位置播种小麦,整个冬季日出后揭掉草苫子、日落前盖草苫子,通过棚顶通风措施将棚内高温控制在30°C左右,随春季气温回升15-20度,加大棚顶通风面,延长通风时间,清明节过后逐步揭掉冬暖式大棚棚膜。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延长冬(半冬性)小麦开花期的方法,12月至翌年1月上旬,35-40天的适宜播种期内,在东西向冬暖塑料大棚低矮处,南北行向播种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行向与大棚低矮边沿垂直,从塑料大棚低矮边沿开始,行长1.0~1.5米,利用冬季大棚外低温对棚内近处温度的影响,通过离棚边距离产生的温度差异,使处在不同位置的小麦植株通过春化的时间不同,使其抽穗、开花早晚不同,同一品种播种在同行不同位置的植株其抽穗开花期最大可延长近一个月。可以使同一品种播种在同行不同位置的植株其抽穗开花期延长一个多月,使许多花期不遇的品种间杂交变得花期相遇,而能正常杂交,有效的扩大了小麦杂交亲本的利用范围。
【IPC分类】A01G1-00, A01G7-06
【公开号】CN104718936
【申请号】CN201510086802
【发明人】耿爱民, 武利峰, 刘渤, 吴艳芳
【申请人】滨州市作物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