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幼体培养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文档序号:8480621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藻类幼体培养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藻类幼体培养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属于藻类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藻类植物从生长形式来分,可分为浮游藻类、飘浮藻类和底栖藻类。如硅藻门、甲藻门和绿藻门的单细胞种类以及蓝藻门的一些丝状的种类浮游生长在海洋、江河、湖泊,称为浮游藻类。如马尾藻类飘浮生长在海上,称为飘浮藻类。如蓝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绿藻门的多数种类固着生长在一定基质上称为底栖藻类;按潮间带的分布形式来分,在潮间带的上部为蓝藻及绿藻,中部为褐藻而下部则为红藻。但中国海岸带海域和亚热带海域的冬春两季,高潮带常有蓝藻门的须藻,红藻门的紫菜、小石花菜,褐藻门的鼠尾藻,绿藻门的绿苔、浒苔;中潮带常有红藻门的海萝,褐藻门的萱藻和绿藻门的礁膜、石莼等。藻类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无机碳,使之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因此,藻类可作为海产品幼体前期的优质植物性饵料,营养价值高,无毒、无副作用,投喂幼体后,能够提高其免疫和抗病能力,对海产品幼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所投喂的动物性饵料,如轮虫、裸腹蛋、丰年虫等起着良好的同步强化作用;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能降低并消除育苗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其他有害物质,并为水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保持养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改善水质目的。
[0003]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及成熟,沿海地区广泛开展海产品的人工养殖,人工养殖中的海产品幼体的培育成为养殖的关键,利用藻类喂养海产品幼体是保证幼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因此,培育藻类也就成为了海水养殖业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培育藻类促进海养业的发展。藻类的繁殖形式是细胞裂变,在细胞裂变过程中会产生新陈代谢的废物质,在藻类的生长过程中或选育过程中会带入不同类型的虫害,培养饲料也会带入病虫害,这些因素一方面侵蚀了藻类的机体,使藻类生长缓慢,破坏藻类的机体成份,使得藻类有效成分含量降低,机体腐败变质,另一方面破坏了藻类的正常生长环境,造成水体变质变坏,严重影响海养产品幼体的生长,因为病虫害依附在海藻体上生长,不可能通过排水的方式把病虫害排出,通过药物把病虫害杀灭也不现实,在药物施放杀灭病虫害的同时也会把海藻杀灭。因此,防治藻类的病虫害,在海养产业中显得尤其重要,然而,目前,人们对藻类病虫害防治的研宄还处于初始阶段,对于如何防止藻类病虫害还未有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藻类幼体培养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利用本方法,防治藻类幼体培养中的病虫害,使藻类能健康成长。改善目前对藻类病虫害无计可施的局面。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这样的具体技术措施,藻类幼体培养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下述具体技术步骤: (1)于藻类幼体养殖池中取水样,对所取水样进行缓慢加温,使得水温在I小时内从室温升至60°C,在30°C开始,每隔3°C取加温的水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当观察到水样中虫害死亡、病原微生物细胞破裂时,记录下当时的温度,此温度即为病虫害的死亡临界温度;
(2)对藻类幼体养殖池中的水进行缓慢加温,使水的温度上升速度不高于1°C/分钟,当水温上升至病虫害死亡临界温度时,保持此温度3-6小时,使虫害死亡使病原微生物细胞破裂,然后降温至室温;
(3)在室温情况下加入冰块使藻类幼体养殖池中的水缓慢降温至0°C,维持10-15小时,把养殖池中的水去掉,加入新鲜海水,使养殖池中的水恢复至室温;
(4)上述处理措施,于每年的4-5月份或10-11月份实施1-2次。
[0006]上述室温指的温度范围是25-30 °C。
[0007]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发明,因为病虫害与藻类是共生共长的关系,用化学方法处理会造成两败俱伤,并不是理想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只能根据病虫害及藻类性质采取物理方法处理,既防治了病虫害也能保持藻类的正常生长。为检验本发明的效果,经过对10个海藻幼体室内养殖池的试验观察,用本发明方法的处理后,按传统的养殖方法养殖,水质清沏无污染,海藻幼苗生长旺盛、健康,每周取水质镜检一次,连续镜检20周,未发现有致病微生物,也未发现虫害,由此,提示本发明方法行之有效,能有效地防治养殖藻类的病虫害。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在藻类的生长过程中或选育过程中会带入不同类型的虫害,培养饲料也会带入病虫害,这些因素就是影响藻类健康生长同时影响养殖水质的致病因素,这些病虫害依附在海藻体上生长,不可能通过排水的方式把病虫害排出,通过药物把病虫害杀灭的方法会造成两败俱伤,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把藻类杀灭。藻类是单细胞核,耐温能力比虫害强,当把养殖水的温度提高时,会使得虫害无法生长而死亡,会造成致病微生物细胞的破裂,通过显微镜观察,提高水温度的同时采样观察,当病虫害细胞破裂,就确定当时温度,低于60°C的水质环境下藻类还能生存,营造一个病虫害不能生长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下杀灭病虫害。低温处理:在20-0°C低温处理,能提高藻类免疫力。利用藻类在低温下下沉,高温下上浮的特性,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再配合换水,即能把藻类养殖池中的病虫害除掉,维持藻类的正常生长。
[0009]实施例1
(1)于一个水面面积是20平方米的藻类幼体养殖池中养殖海藻幼体,在养殖过程中当观察到海藻生长缓慢,水质发生污浊变化时,说明养殖池中存在病虫害危害,此时,在水中取水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水中存在病原微生物及不知名活体虫害,对所取水样进行缓慢加温,使得水温在I小时内从28°C升至60°C,在35°C开始,每升温3°C取加温的水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当水温升至50°C时,从显微镜中观察到水样中虫害出现死亡现象,当水温升至56°C时,观察到病原微生物细胞破裂现象,即以56°C作为病虫害的死亡临界温度;
(2)对藻类幼体养殖池中的水通过电加热的形式进行缓慢加温,使水的温度上升速度不高于1°C /分钟,当水温上升至56°C时,停止加温,保持此温度3小时,使虫害死亡使病原微生物细胞破裂,然后自然降温至28°C ;
(3)在28°C情况下加入冰块使藻类幼体养殖池中的水缓慢降温至0°C,维持10小时,此时,海藻下沉,把养殖池中的水去掉,加入新鲜海水,使养殖池中的水恢复至室温,取养殖池的水样进行镜检,未发明新的病虫害活体也未发现致病微生物;
(4)上述处理措施,于当年的5月份及11月份分别实施I次。
[0010]实施例2
(O与实施例相同;
(2)对藻类幼体养殖池中的水通过温热水的形式进行缓慢加温,使水的温度上升速度不高于1°C /分钟,当水温上升至56°C时,停止加温,保持此温度6小时,使虫害死亡使病原微生物细胞破裂,然后自然降温至30°C ;
(3)在30°C情况下加入冰块使藻类幼体养殖池中的水缓慢降温至0°C,维持15小时,此时,海藻下沉,把养殖池中的水去掉,加入新鲜海水,使养殖池中的水恢复至室温,取养殖池的水样进行镜检,未发明新的病虫害活体也未发现致病微生物;
(4)上述处理措施,于当年的4月份及10月份分别实施I次。
【主权项】
1.藻类幼体培养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具体技术步骤: (1)于藻类幼体养殖池中取水样,对所取水样进行缓慢加温,使得水温在I小时内从室温升至60°C,在30°C开始,每隔3°C取加温的水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当观察到水样中虫害死亡、病原微生物细胞破裂时,记录下当时的温度,此温度即为病虫害的死亡临界温度; (2)对藻类幼体养殖池中的水进行缓慢加温,使水的温度上升速度不高于1°C/分钟,当水温上升至病虫害死亡临界温度时,保持此温度3-6小时,使虫害死亡使病原微生物细胞破裂,然后降温至室温; (3)在室温情况下加入冰块使藻类幼体养殖池中的水缓慢降温至0°C,维持10-15小时,把养殖池中的水去掉,加入新鲜海水,使养殖池中的水恢复至室温; (4)上述处理措施,于每年的4-5月份或10-11月份实施1-2次,上述室温指的温度范围是 25-30 °C。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藻类幼体培养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在藻类的生长过程中或选育过程中会带入不同类型的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与藻类共生共长,难以清除,用化学方法处理会造成两败俱伤,并不是理想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筛选病虫害的死亡临界温度,对养殖水体进行冷热交替变换的方式,先将养殖水体温度升至病虫害死亡临界温度,将病虫害杀灭,再降至低温提高藻类免疫力,在室温环境下养殖。本发明既防治了病虫害也能保持藻类的正常生长,能有效地防治养殖藻类的病虫害。
【IPC分类】A01G33-00
【公开号】CN104813914
【申请号】CN201510260405
【发明人】石子聪, 石海成, 石珠成
【申请人】北海市源龙珍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