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秋莴苣的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4691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夏、秋莴苣的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蔬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夏、秋莴苣的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0002]莴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产期:1-4月。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茎、叶中含莴苣素,莴苣味道清新且略带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进食欲。其乳状浆液,可增强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胆汁的分泌,从而促进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对消化功能减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莴笋传统栽培的主要上市时间为春秋两季,即3~5月、10-11月,夏秋无莴笋供应,主要因为莴笋喜冷凉气候,而夏秋莴笋的生长期正值高温季节,高温长日照,易引起莴笋先期抽苔,导致莴笋瘦长,品质差,产量低,是制约夏秋莴笋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夏、秋莴苣的栽培技术。
[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夏、秋莴苣的栽培技术,其包含以下管理步骤:
1)选择地势高、排水通畅的田地作为种植地,将种植地深翻60-70cm,晾晒6-7天后,将土壤破碎成粒径小于1.5cm的颗粒状,每亩种植地拌合100-120kg黑麦草粉;
2)将浓度为1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与浓度为10mg/L的大蒜溶液混合得到浸泡液,将莴苣种子放入浸泡液中浸泡12小时;
3 )每年6月份至10月份期间,将莴苣种子撒播在种植地上,撒播结束后,向种植地浇灌一次浓度为0.01%的尿素溶液,同时在种植地的上方覆盖一层遮阴网,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 95% ;
4)在莴苣幼苗期,每天正午11;30-12:00之间,向种植地浇灌一次浓度为0.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天9:00-17:00之间在种植地的上方覆盖的遮阴网,使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85% ;
5)在莴苣莲座期,每隔3天向种植地浇灌一次水溶液,同时每天向莴苣叶面喷洒菊马乳油2 000?3 000倍液,每天9:00-17:00之间在种植地的上方覆盖的遮阴网,使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85% ;
6)在莴苣肉质茎形成期,每隔I天向种植地浇灌一次浓度为1%的尿素溶液,每天向莴苣叶面喷洒浓度为0.05%的芸苔素内酯溶液,每天10:00-16:00之间在种植地的上方覆盖的遮阴网,使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80% ;
7)在莴苣开花结实期,每天向在莴苣叶面喷洒浓度为0.5%烯效唑溶液,同时每天8:00-18:00之间,在种植地的上方加覆层遮阴网,使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100%。
[0005]莴苣出现抽薹标志着莴苣由营养生长期进入生殖生长期,莴苣肉质根膨大停止,在反季节莴苣栽培过程中严重营养了莴苣的产量和经济价值,本发明用赤霉素溶液与大蒜溶液混合得到浸泡液浸种,不仅能够提高发芽率,还能抑制莴苣基腐病的发生,播种前耕翻土地,能够消灭一部分越冬蛹,减少第二年发病虫源,在莴苣莲座期,向莴苣叶面喷洒菊马乳油溶液能够有效防止莴苣蚜虫的发生,在种植地上方覆盖遮阴网,能够有效控制莴苣生长温度,可有效减缓莴苣抽薹进程,延长肉质根的生长周期,提高莴苣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06]I)选择地势高、排水通畅的田地作为种植地,将种植地深翻60-70cm,晾晒6_7天后,将土壤破碎成粒径小于1.5cm的颗粒状,每亩种植地拌合100-120kg黑麦草粉;
2)将浓度为1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与浓度为10mg/L的大蒜溶液混合得到浸泡液,将莴苣种子放入浸泡液中浸泡12小时;
3 )每年6月份至10月份期间,将莴苣种子撒播在种植地上,撒播结束后,向种植地浇灌一次浓度为0.01%的尿素溶液,同时在种植地的上方覆盖一层遮阴网,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 95% ;
4)在莴苣幼苗期,每天正午11;30-12:00之间,向种植地浇灌一次浓度为0.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天9:00-17:00之间在种植地的上方覆盖的遮阴网,使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85% ;
5)在莴苣莲座期,每隔3天向种植地浇灌一次水溶液,同时每天向莴苣叶面喷洒菊马乳油2 000?3 000倍液,每天9:00-17:00之间在种植地的上方覆盖的遮阴网,使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85% ;
6)在莴苣肉质茎形成期,每隔I天向种植地浇灌一次浓度为1%的尿素溶液,每天向莴苣叶面喷洒浓度为0.05%的芸苔素内酯溶液,每天10:00-16:00之间在种植地的上方覆盖的遮阴网,使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80% ;
7)在莴苣开花结实期,每天向在莴苣叶面喷洒浓度为0.5%烯效唑溶液,同时每天8:00-18:00之间,在种植地的上方加覆层遮阴网,使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100%。
【主权项】
1.一种夏、秋莴苣的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管理步骤: .1)选择地势高、排水通畅的田地作为种植地,将种植地深翻60-70cm,晾晒6-7天后,将土壤破碎成粒径小于1.5cm的颗粒状,每亩种植地拌合100-120kg黑麦草粉; .2)将浓度为1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与浓度为10mg/L的大蒜溶液混合得到浸泡液,将莴苣种子放入浸泡液中浸泡12小时; .3 )每年6月份至10月份期间,将莴苣种子撒播在种植地上,撒播结束后,向种植地浇灌一次浓度为0.01%的尿素溶液,同时在种植地的上方覆盖一层遮阴网,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 95% ; . 4)在莴苣幼苗期,每天正午11;30-12:00之间,向种植地浇灌一次浓度为0.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天9:00-17:00之间在种植地的上方覆盖的遮阴网,使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85% ; .5)在莴苣莲座期,每隔3天向种植地浇灌一次水溶液,同时每天向莴苣叶面喷洒菊马乳油2 000?3 000倍液,每天9:00-17:00之间在种植地的上方覆盖的遮阴网,使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85% ; . 6)在莴苣肉质茎形成期,每隔I天向种植地浇灌一次浓度为1%的尿素溶液,每天向莴苣叶面喷洒浓度为0.05%的芸苔素内酯溶液,每天10:00-16:00之间在种植地的上方覆盖的遮阴网,使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80% ; . 7)在莴苣开花结实期,每天向在莴苣叶面喷洒浓度为0.5%烯效唑溶液,同时每天.8:00-18:00之间,在种植地的上方加覆层遮阴网,使遮阴网的遮阴度达到100%。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夏、秋莴苣的栽培技术,本发明用赤霉素溶液与大蒜溶液混合得到浸泡液浸种,不仅能够提高发芽率,还能抑制莴苣基腐病的发生,播种前耕翻土地,能够消灭一部分越冬蛹,减少第二年发病虫源,在莴苣莲座期,向莴苣叶面喷洒菊马乳油溶液能够有效防止莴苣蚜虫的发生,在种植地上方覆盖遮阴网,能够有效控制莴苣生长温度,可有效减缓莴苣抽薹进程,延长肉质根的生长周期,提高莴苣的经济效益。
【IPC分类】A01C1/00, A01G1/00
【公开号】CN104920023
【申请号】CN201510286172
【发明人】乔峰, 郭及利, 高双洞
【申请人】蚌埠市乔峰农业蔬菜专业合作社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