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洋凤仙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9265068阅读:1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洋凤仙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洋凤仙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要想使栽植的花丼茁壮生长,选择好培养土十分重要。培养土要根据花丼的种类去进行配制。如首先要了解所养的花丼之原产地土壤特点再去选土,也可用一种相对来说通用的培养土,它是由腐叶土、细砂、园土各一份的比例混匀配成,这种培养土栽培效果比较好,多数花丼使用它都生长得非常茁壮。浇水:浇水操作对花丼栽培来说至关重要,很多人往往由于掌握不好这项技能而影响了花丼栽培的效果。不同的花丼,需水量也不同,例如,水生植物一刻也离不开水,多肉植物每周浇水一次反而有益,而观叶植物大多需要经常保持土壤处于微潮状态;通常较小的植株或新繁殖的植株不耐旱;较大的植株或已成型的植株较耐旱;摆放在露天的花丼需水较多,摆放在温室的花丼需水较少;夏季干燥炎热,花丼需水较多,冬季低温,花丼生长慢,蒸腾量小,浇水就要少一些。施肥:为了保证所有的花丼生长正常,开花繁多,施肥是必不可少的。花丼并不是在一生中所有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肥料。除了在生长旺盛期里应该及时补充肥料之个,其它例如幼苗期、休眠期、衰老期等阶段并不需要太多的肥料;由于肥料的种类较多,要知道哪些是有机肥,无机肥.单一肥,复合月巴。要清楚这些肥料的作用、特点、用法。然后再根据花丼缺肥的情况确定该施何肥,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肥料的施用一般分为基肥和追肥两种形式。基肥一般采用肥效迟缓的有机肥,追肥一般采用肥效迅速的无机肥,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将其溶解在水里配成0.1%至0.5%的肥料溶液,即所说的肥水再进行浇灌或喷洒;施肥后,浇水一定要及时跟上,让阳生花丼接受充足光照,给阴生花丼合理遮荫挡光,以保证它们的同化作用顺利进行。另外,光照、定期换盆和病虫害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
[0003]洋凤仙特性为多年生草本,常用作一年生栽培。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干旱和低温。多数品种以播种为主,扦插的植株分枝少而株形分散,开花也较散。新几内亚凤仙中也有专门的扦插品种,株形紧凑,花大而艳。播种育苗:洋凤仙花期很长,四季可见,在许多气候条件下的温室内可以全年播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夏季的高温,洋凤仙多用于春季花坛,因此其播种时间多在冬季。洋凤仙的种子大约在1700 - 2000粒/克,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光照。洋凤仙生长时不耐强光照,尤其在夏季要加强遮荫,可以种植在树下或隐蔽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洋凤仙的种植方法,使洋凤仙品质好。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洋凤仙的种植方法,发芽适温20 — 22°C,8 — 15天发芽;播种用土应该用疏松透气的介质,用泥炭土、輕石、珍珠岩以6:2:2的比例配制而成,种子经消毒处理后播种,pH值控制在6.0 — 6.2之间,EC值小于0.75 ;第一阶段:播种后大4 - 5天出现胚根;这个阶段保持70%潮湿,覆盖一层薄薄的蛭石用以保湿,不施肥;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湿度要求稍稍少于第一个阶段,该阶段子叶展开出现第一片真叶,少量施肥,以50ppm的20-10-20的水溶性肥料施用;第三阶段??每周交替施用70 -1OOppm的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控制水分与施肥相结合,使介质间干间湿;第四阶段:移栽或者出售;移栽或上盆;移栽时种苗有4 一 6片真叶,根系成团,上盆或移栽至12cm的营养钵中,温度控制在15 - 25°C之间生长良好;施肥时采用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10ppm — 150ppm,每周一次;除了加强通风外,施加百菌清800 - 1000倍液防治病虫害。
[0006]本发明涉及的这种洋凤仙的种植方法,方法简单,使洋凤仙花品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07]—种洋凤仙的种植方法,特性为多年生草本,常用作一年生栽培。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干旱和低温。多数品种以播种为主,扦插的植株分枝少而株形分散,开花也较散。新几内亚凤仙中也有专门的扦插品种,株形紧凑,花大而艳。播种育苗:洋凤仙花期很长,四季可见,在许多气候条件下的温室内可以全年播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夏季的高温,洋凤仙多用于春季花坛,因此其播种时间多在冬季。洋凤仙的种子大约在1700 - 2000粒/克,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光照。发芽适温20 — 22°C,约8 — 15天可以发芽。播种用土应该用疏松透气的介质,可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以6: 2: 2的比例配制而成,种子经消毒处理后播种,pH值控制在6.0 — 6.2之间,EC值小于0.75。第一阶段:播种后大约4 一 5天出现胚根。这个阶段要求湿度较高,需要保持介质潮湿由于发芽需要lOOlux的光照,建议覆盖一层薄薄的蛭石用以保湿。不宜施肥,注意保持恒定的发芽温度。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湿度要求稍稍减少,以便胚根可以更好的伸展并顺利“脱帽”。洋凤仙的主根不明显,后期可以看到须根I 一 2cm。该阶段子叶展开并出现第一片真叶。这时可以进行少量的施肥,以50ppm的20-10-20的水溶性肥料施用,最好与浇水结合起来。第三阶段:这时种苗开始快速生长,但看起来洋凤仙生长还是比较慢,因此这个阶段相对其它品种来说会长一些。这期间,每周交替施用70 -1OOppm的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这时要求控制水分,与施肥相结合,使介质间干间湿。生长环境还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湿度,但温度要降低一些,以更利于生长。当苗有3-6片真叶且根部已出现在穴孔底部时表示该阶段结束。第四阶段:到了此时,根系已经比较壮实,应控制水分进行炼苗,可以准备移栽或者出售了。应加强通风,避免种苗徒长。移栽/上盆:洋凤仙应该在穴盘中育苗,否则其根系发育比较慢。移栽时种苗有4 一 6片真叶,根系成团。通常可以上盆或移栽至12cm的营养钵中,一次到位。光照调节:洋凤仙生长时不耐强光照,尤其在夏季要加强遮荫,可以种植在树下或隐蔽处。温度控制:洋凤仙不耐高温和低温,在15 - 25°C之间生长良好,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植株易受病害。水肥管理:洋凤仙花茎肉质柔软,在缺水时会很快枯萎,即使种植在树下的成株也需要额外的供水和施肥,以避免与树的根系竞争。所有的洋凤仙品种在肥沃、潮湿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当然需要定期施入一定的水溶性肥料。施肥时采用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10ppm — 150ppm,每周一次。夏季和冬季少施,尤其注意浓度减半。病虫害:病虫害较少,主要在夏季和冬季易受灰霉病感染,除了加强通风外,可以施加百菌清800 -1000倍液防治。蚜虫也会经常发生,定期观察,一旦发生,可以施药防治。夏季高温时,干燥常使底叶发黄脱落影响株形。
[0008]本发明涉及的这种洋凤仙的种植方法,方法简单,洋凤仙花品好。本发明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凡是在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洋凤仙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发芽适温20 - 22°C,8 - 15天发芽;播种用土应该用疏松透气的介质,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以6: 2: 2的比例配制而成,种子经消毒处理后播种,PH值控制在6.0 — 6.2之间,EC值小于0.75 ;第一阶段:播种后大4 一5天出现胚根;这个阶段保持70%潮湿,覆盖一层薄薄的蛭石用以保湿,不施肥;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湿度要求稍稍少于第一个阶段,该阶段子叶展开出现第一片真叶,少量施肥,以50ppm的20-10-20的水溶性肥料施用;第三阶段:每周交替施用70 — 10ppm的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控制水分与施肥相结合,使介质间干间湿;第四阶段:移栽或者出售;移栽或上盆;移栽时种苗有4 一 6片真叶,根系成团,上盆或移栽至12cm的营养钵中,温度控制在15 - 25°C之间生长良好;施肥时采用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10ppm - 150ppm,每周一次;除了加强通风外,施加百菌清800 — 1000倍液防治病虫害。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洋凤仙的种植方法,发芽适温20-22℃,8-15天发芽;播种用土应该用疏松透气的介质,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以6∶2∶2的比例配制而成,种子经消毒处理后播种,pH值控制在6.0-6.2之间,EC值小于0.75;第一阶段:播种后大4-5天出现胚根;这个阶段保持70%潮湿,覆盖一层薄薄的蛭石用以保湿,不施肥;本发明涉及的这种洋凤仙的种植方法,使洋凤仙品质好。
【IPC分类】A01G31/00, A01G1/00
【公开号】CN104982192
【申请号】CN201510347923
【发明人】陈财宝
【申请人】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