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秧期间大棚温度湿度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9383787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育秧期间大棚温度湿度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期间大棚温度湿度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稻的生产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推广以机插为关键技术环节的水稻全程机械化成为必然趋势。我国水稻机插示范推广已有多年,但目前仍未普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由于机插秧育秧要求高,使得生产上未能培育出既适合插秧作业要求又满足高产农艺要求的标准壮秧成为了最大的技术障碍。
[0003]秧苗素质的好坏,对水稻生育后期的穗数、粒数和粒重起着重要作用,要培育健壮的水稻秧苗,使水稻产量进一步提高,育秧期的温度湿度控制尤为重要。但纵观各地多年来对水稻机插技术的专利研究,发现在育秧播种机械、播种量、播种时期以及本田的肥水运筹等方面的专利研究居多,但对于育秧期间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专利研究较少。
[0004]为此,本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的控制方法,旨在培育出质量高、成型度好的水稻秧苗,对水稻的机械化种植和最终产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稻育秧期间大棚温度湿度的控制方法。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种水稻育秧期间大棚温度湿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0008](I)播种后至一叶露尖期间,棚内温度控制在28-30°C,并以保温为主,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向土壤中施用保温剂;
[0009](2)出苗后要促进根的正常生长,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C,播种后3_5天开始中午通风2-3小时,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时间相应延长;
[0010](3)出齐苗后控制棚内温度不超过25°C,防止出现早穗现象,并以浅水浇灌为主,促进幼苗生长,培叶促蘖;
[0011](4)秧苗二叶一心至移栽期间,温度控制在20°C以内,当夜间温度大于12°C时昼夜通风,由于此期间秧苗蒸发量大,生理需水量增大,容易缺水,因此要增加喷水次数和时间,同时喷施保湿剂,防止生理失水引起萎蔫死苗。
[0012]所述的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所述的保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稻秸杆95-105、膨润土 23-27、醋酸钙4_5、氯化铁0.8-1.2、活性炭12-15、硝酸钾8-10、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水稻秸杆置于日光下曝晒2-3天后粉碎并投入炭化窑中,升温至600-700°C炭化3-4小时,得生物炭粉,再与活性炭混合均匀,加入10-12倍水后,与醋酸钙、硝酸钾、氯化铁混合并升温至70-80°C,搅拌40-60分钟后烘干,再与膨润土混合投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其使用方法为每亩土地在浅土层均匀撒播50-60kg即可。
[0013]所述的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所述的保湿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羧甲基壳聚糖14-16、腐植酸钠26-29、乙二胺四乙酸铁钠5_7、沼气液16-20、硫酸亚铁1-2、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沼气液与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混合后加入8-10倍质量的水,升温至75-85°C,搅拌20-25分钟后加入硫酸亚铁,继续搅拌30-40分钟,待溶液降至50_60°C后加入腐植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再次搅拌20-30分钟,完成后待溶液降至室温后保存即可;其使用方法为每亩土地叶面喷施25-35kg即可。
[0014]本发明的优点是:
[0015]本发明秧苗的温度湿度控制方法符合幼苗的生长规律,保温剂中生物炭及多种深色原料的添加能提高土壤表层颜色深度,增加对太阳光的吸收量,吸热保热性好,保湿剂中添加了腐植酸钠等多种较强的吸水性材料,能够锁住灌溉用水,并通过较好的成膜性长期留存在叶片上,对水资源的节省以及种植成本的降低都有很好的效果,本发明的秧苗温湿度的控制方法适合于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种水稻育秧期间大棚温度湿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0017](I)播种后至一叶露尖期间,棚内温度控制在28°C,并以保温为主,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向土壤中施用保温剂;
[0018](2)出苗后要促进根的正常生长,棚内温度控制在25°C,播种后3天开始中午通风2小时,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时间相应延长;
[0019](3)出齐苗后控制棚内温度不超过25°C,防止出现早穗现象,并以浅水浇灌为主,促进幼苗生长,培叶促蘖;
[0020](4)秧苗二叶一心至移栽期间,温度控制在20°C以内,当夜间温度大于12°C时昼夜通风,由于此期间秧苗蒸发量大,生理需水量增大,容易缺水,因此要增加喷水次数和时间,同时喷施保湿剂,防止生理失水引起萎蔫死苗。
[0021]所述的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所述的保温剂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水稻秸杆95、膨润土 23、醋酸钙4、氯化铁0.8、活性炭12、硝酸钾8、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水稻秸杆置于日光下曝晒2天后粉碎并投入炭化窑中,升温至600°C炭化3小时,得生物炭粉,再与活性炭混合均匀,加入10倍水后,与醋酸钙、硝酸钾、氯化铁混合并升温至70°C,搅拌40分钟后烘干,再与膨润土混合投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其使用方法为每亩土地在浅土层均勾撒播50kg即可。
[0022]所述的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所述的保湿剂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羧甲基壳聚糖14、腐植酸钠26、乙二胺四乙酸铁钠5、沼气液16、硫酸亚铁1、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沼气液与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混合后加入8倍质量的水,升温至75°C,搅拌20分钟后加入硫酸亚铁,继续搅拌30分钟,待溶液降至50 °C后加入腐植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再次搅拌20分钟,完成后待溶液降至室温后保存即可;其使用方法为每亩土地叶面喷施25kg即可。
[0023]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价值,发明人选取了 4亩育秧试验田进行大棚苗床的育秧,其中2亩使用本发明育秧的温度湿度控制方法作为实验组,另2亩使用常规方法作为对照组,育秧期间2组的其他管理措施相同,在40天育秧期内实验组较对照组秧苗更为矮壮,无蒸苗、徒长、早穗等现象,也没有发生立枯病等秧苗常见病害,而对照组则部分出现萎蔫倒芽的现象,可见本发明的秧苗温湿度的控制方法能显著提高水稻幼苗的质量。
【主权项】
1.一种水稻育秧期间大棚温度湿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 (1)播种后至一叶露尖期间,棚内温度控制在28-30°C,并以保温为主,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向土壤中施用保温剂; (2)出苗后要促进根的正常生长,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C,播种后3-5天开始中午通风2-3小时,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时间相应延长; (3)出齐苗后控制棚内温度不超过25°C,防止出现早穗现象,并以浅水浇灌为主,促进幼苗生长,培叶促蘖; (4)秧苗二叶一心至移栽期间,温度控制在20°C以内,当夜间温度大于12°C时昼夜通风,由于此期间秧苗蒸发量大,生理需水量增大,容易缺水,因此要增加喷水次数和时间,同时喷施保湿剂,防止生理失水引起萎蔫死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稻秸杆95-105、膨润土23-27、醋酸钙4-5、氯化铁0.8-1.2、活性炭12-15、硝酸钾8-10、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水稻秸杆置于日光下曝晒2-3天后粉碎并投入炭化窑中,升温至600-700°C炭化3-4小时,得生物炭粉,再与活性炭混合均匀,加入10-12倍水后,与醋酸钙、硝酸钾、氯化铁混合并升温至70-80°C,搅拌40-60分钟后烘干,再与膨润土混合投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其使用方法为每亩土地在浅土层均匀撒播50_60kg 即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大棚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湿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羧甲基壳聚糖14-16、腐植酸钠26-29、乙二胺四乙酸铁钠5-7、沼气液16-20、硫酸亚铁1-2、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沼气液与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混合后加入8-10倍质量的水,升温至75-85°C,搅拌20-25分钟后加入硫酸亚铁,继续搅拌30-40分钟,待溶液降至50-60°C后加入腐植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再次搅拌20-30分钟,完成后待溶液降至室温后保存即可;其使用方法为每亩土地叶面喷施25-35kg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秧期间大棚温度湿度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秧苗的温度湿度控制方法符合幼苗的生长规律,保温剂中生物炭及多种深色原料的添加能提高土壤表层颜色深度,增加对太阳光的吸收量,吸热保热性好,保湿剂中添加了腐植酸钠等多种较强的吸水性材料,能够锁住灌溉用水,并通过较好的成膜性长期留存在叶片上,对水资源的节省以及种植成本的降低都有很好的效果,本发明的秧苗温湿度的控制方法适合于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IPC分类】C05G3/00, A01G9/24
【公开号】CN105104024
【申请号】CN201510497811
【发明人】刘正根, 周家俊
【申请人】舒城县文禾种植专业合作社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