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9402857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制备食用菌栽培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以段木作为食用菌培养基培养食用菌子实体时,是在段木长满菌丝后将段木埋入土中或者架放在培养场地来培养食用菌子实体。将段木埋入土中或者架放在培养场地培养食用菌子实体时易受到杂菌、泥土的污染和存在较多的虫害。为避免杂菌的污染和防止虫害,在培养食用菌子实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农药,使得培养的食用菌子实体留有农药残留。且这样的培养方法也不能将食用菌的培养过程、食用菌产品引入休闲观赏领域。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利用段木培养的食用菌子实体存在农药残留且该培养方法及其培养的食用菌不能用于休闲观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其中:它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将段木放入培养盒内,并在盒内加入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将段木埋起,对培养盒内混合物进行一次高温灭菌,一次高温灭菌温度为100?150°C,时间为15 ?25min ;
[0007]S2、一次灭菌后,待培养盒冷却至常温时,在培养盒内接种食用级真菌菌种;
[0008]S3、接种后对培养盒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布满培养盒后进行二次灭菌,二次灭菌温度为60?80°C,时间为30?45min ;
[0009]S4、在培养盒的培养基上放置隔网,并在培养盒外覆盖塑料膜。
[0010]所述SI中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由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按照10:0.1?0.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0011]所述隔网上各个格的边长为5?20mm。
[0012]所述培养盒能够培养灵芝科食用菌、云芝、牛樟芝、灰树花、香菇、木耳、银耳或桑黄。
[0013]在利用所述培养盒培养子实体时,当菌丝布满隔网时,需在其上覆上I?3cm营养土,营养土为土壤、氯化钱、蛋白胨、磷酸氢二钾和伴生细菌按照10: 2.5?3.5: 3?4: 3?4: 0.01?0.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0014]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利用段木培养的食用菌子实体存在农药残留,且该培养方法及其培养的食用菌不能用于观赏的技术问题。
[0015]本发明培育的培养基覆盖塑料膜的目的是隔离培养基,使培养基免受杂菌、泥土的污染,免受杂草、虫害的侵袭,保持段木的水分,一般只要覆盖一层塑料膜就可。如果培养基在搬运和培养过程中可能被磨破或者扎破,则需要多覆盖几层,塑料膜覆盖培养基后不会有大的空隙,有利于食用菌子实体的培养。
[0016]本发明培育的培养基能够脱离泥土进行培养,不仅能够架高多层培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且其所培养的食用菌子实体洁净、无污染,人们能够在洁净车间培养食用菌子实体,所生产的食用菌子实体能够直接鲜食;还能够对培养基的温度进行人工干预,实现食用菌子实体的全年培养。
[0017]本发明培育的培养基能够脱离泥土进行培养,能够实现食用菌的家养,即将食用菌的培养过程引入休闲领域,人们能够在家中以休闲为目的培养食用菌。人们也能够将培养完成的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培养基作为盆景引入休闲观赏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中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0021]S1、将段木放入培养盒内,并在盒内加入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将段木埋起,对培养盒内混合物进行一次高温灭菌,一次高温灭菌温度为100?150°C,时间为15 ?25min ;
[0022]S2、一次灭菌后,待培养盒冷却至常温时,在培养盒内接种食用级真菌菌种;
[0023]S3、接种后对培养盒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布满培养盒后进行二次灭菌,二次灭菌温度为60?80°C,时间为30?45min ;
[0024]S4、在培养盒的培养基上放置隔网,并在培养盒外覆盖塑料膜。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SI中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由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按照10:0.1?0.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隔网上各个格的边长为5?20mm。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中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0028]S1、将段木放入培养盒内,并在盒内加入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将段木埋起,对培养盒内混合物进行一次高温灭菌,一次高温灭菌温度为100°C,时间为25min ;
[0029]S2、一次灭菌后,待培养盒冷却至常温时,在培养盒内接种食用级真菌菌种;
[0030]S3、接种后对培养盒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布满培养盒后进行二次灭菌,二次灭菌温度为60°C,时间为45min ;
[0031]S4、在培养盒的培养基上放置隔网,并在培养盒外覆盖塑料膜。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SI中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由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按照10:0.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隔网上各个格的边长为5mm。
[0033]实施例3
[0034]本实施例中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0035]S1、将段木放入培养盒内,并在盒内加入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将段木埋起,对培养盒内混合物进行一次高温灭菌,一次高温灭菌温度为150°C,时间为15min ;
[0036]S2、一次灭菌后,待培养盒冷却至常温时,在培养盒内接种食用级真菌菌种;
[0037]S3、接种后对培养盒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布满培养盒后进行二次灭菌,二次灭菌温度为80°C,时间为30min ;
[0038]S4、在培养盒的培养基上放置隔网,并在培养盒外覆盖塑料膜。
[0039]本实施例中,所述SI中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由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按照10:0.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隔网上各个格的边长为20mm。
[0040]实施例4
[0041]本实施例中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0042]S1、将段木放入培养盒内,并在盒内加入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将段木埋起,对培养盒内混合物进行一次高温灭菌,一次高温灭菌温度为125°C,时间为20min ;
[0043]S2、一次灭菌后,待培养盒冷却至常温时,在培养盒内接种食用级真菌菌种;
[0044]S3、接种后对培养盒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布满培养盒后进行二次灭菌,二次灭菌温度为70°C,时间为37min ;
[0045]S4、在培养盒的培养基上放置隔网,并在培养盒外覆盖塑料膜。
[0046]本实施例中,所述SI中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由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按照10:0.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隔网上各个格的边长为13mm。
[0047]在利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盒培养食用菌子实体时,当菌丝布满隔网时,需在其上覆上Icm营养土,所述营养土为土壤、氯化铵、蛋白胨、磷酸氢二钾和伴生细菌按照10: 2.5: 3: 3: 0.0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0048]在利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盒培养食用菌子实体时,当菌丝布满隔网时,需在其上覆上3cm营养土,所述营养土为土壤、氯化铵、蛋白胨、磷酸氢二钾和伴生细菌按照10: 3.5: 4: 4: 0.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0049]在利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盒培养食用菌子实体时,当菌丝布满隔网时,需在其上覆上2cm营养土,所述营养土为土壤、氯化铵、蛋白胨、磷酸氢二钾和伴生细菌按照10: 3: 3.5: 3.5: 0.06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0050]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盒能够培养灵芝科食用菌、云芝、牛樟芝、灰树花、香菇、木耳、银耳或桑黄。
【主权项】
1.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51、将段木放入培养盒内,并在盒内加入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将段木埋起,对培养盒内混合物进行一次高温灭菌,一次高温灭菌温度为100?150°C,时间为15?25min ; 52、一次灭菌后,待培养盒冷却至常温时,在培养盒内接种食用级真菌菌种; 53、接种后对培养盒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布满培养盒后进行二次灭菌,二次灭菌温度为60?80°C,时间为30?45min ; 54、在培养盒的培养基上放置隔网,并在培养盒外覆盖塑料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中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由玉米秸杆粉末和生石灰按照10:0.1?0.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上各个格的边长为5?20mmo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能够培养灵芝科食用菌、云芝、牛樟芝、灰树花、香菇、木耳、银耳或桑黄。
【专利摘要】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本发明属于制备食用菌栽培料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现有利用段木培养的食用菌子实体存在农药残留且该培养方法及其培养的食用菌不能用于休闲观赏的技术问题,它包括如下步骤:S1、将段木放入培养盒内,并在盒内加入玉米秸秆粉末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将段木埋起,对培养盒内混合物进行一次高温灭菌,一次高温灭菌温度为100~150℃,时间为15~25min;S2、一次灭菌后,待培养盒冷却至常温时,在培养盒内接种食用级真菌菌种;S3、接种后对培养盒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布满培养盒后进行二次灭菌,二次灭菌温度为60~80℃,时间为30~45min;S4、在培养盒的培养基上放置隔网,并在培养盒外覆盖塑料膜。本发明所生产食用菌子实体无农药残留。
【IPC分类】C05G3/00, A01G1/04
【公开号】CN105123275
【申请号】CN201510632170
【发明人】梁金屯
【申请人】梁金屯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