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拱棚内环境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58279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温室拱棚内环境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温室拱棚内的环境控制装置,属于农业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设施农业生产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且温室环境相对封闭,不利于人员长时间操作,拱棚为主体的设施农业生产环境更为恶劣。
[0003]目前国内自主研制的温室控制系统控制逻辑相对简单,普遍是单个环境因子控制器,比如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光照控制器或0)2控制器等;各种调控与生产管理设施未完善配套,相关硬件与软件依赖国外进口 ;存在技术水平发展缓慢,管理体系落后等缺点,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温室自动化控制发展的要求。还有部分温室采用国外引进的整套温室设施。这些设施在国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在技术上是比较成熟和先进的,但也存在体积大、能耗大、降温效果较差、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等问题;从经济效益上看,因为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而导致产值低,经济效益不佳。
[0004]总之,真正适合国内实际应用的功能齐全且智能化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还不多。因此,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高效率、低成本、实用型且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农业温室智能监控系统已迫在眉睫,对于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5]针对现有以拱棚为主体的设施农业,尤其对于在用小拱棚促早栽培的生产过程中,拱棚空间小,不便于人工操作、而且常常倒茬换地,市场上的温室监控系统贵且安装不便的现状,本发明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意在提供一种安装方便、而且便于移动,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人为的农事操作对拱棚内植物的伤害的温室拱棚环境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0006]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可远程控制拱棚内植物生长情况、有效改善设施农业生产环境的温室拱棚内环境控制装置。
[0007]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温室拱棚内环境控制装置,包括位于拱棚内的环境因子控制构件及拱棚外的环境因子信号接收设备,该环境因子控制构件包括沿拱棚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截面支架,与截面支架连接、并可相对该截面支架角向转动的纵向管道,以及纵向贯穿截面支架、在拱棚内纵向移动的牵引索道;其中,纵向管道上安装与环境因子信号接收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的环境因子传感器,牵引索道上设有喷灌设备。
[0008]温室拱棚内植物生长过程中,拱棚内的环境因子传感器将监测的拱棚内环境信号传输至拱棚外的环境因子信号接收设备,通过拱棚外的控制设备调控或拱棚外的人为操作,对所接受的环境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应对措施,启动喷灌设备,喷灌设备随牵引索道在拱棚内纵向移动,喷洒水分、二氧化碳等来调节拱棚内的环境,使拱棚内的环境满足拱棚内植物的生长情况;喷灌过程中,可适当角向转动纵向管道,避免喷洒至环境因子传感器上,影响其使用性能;同时,通过纵向管道的角向转动,环境因子传感器能更精确地测得拱棚内各位置的环境信号以便更好地控制拱棚内环境。
[0009]其中,纵向管道可为空心管,空心管内设置与环境因子传感器连接、并将其监测的信号传输至环境因子信号接收设备的信号传输线。
[0010]进一步的,纵向管道可由在角向转动时能够整体联动的多个短管套接而成。使纵向管道能够灵活地角向转动。
[0011]优选的,牵引索道上还设有监控头。监控头随牵引索道在拱棚内纵向移动,监控拱棚内植物的生长情况、喷灌设备的位置情况、喷雾情况等。
[0012]优选的,喷灌设备包括位于牵引索道上的液体传输管道和设于拱棚外的贮液罐,其中,该液体传输管道上安装喷头。
[0013]更优选的,牵引索道上还设有监控头,监控头位于喷头的前端,以便监控头观察喷雾情况及喷头的使用情况。
[0014]上述纵向管道上还可以固定有光源补充设备和/或调节温湿度的设备。
[0015]进一步的,环境因子控制构件还包括为牵引索道提供牵引动力和/或为纵向管道提供角向转动动力的传动设备。
[0016]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拱棚内的环境因子传感器接收环境因子信号并将其传递至拱棚外,在拱棚外人为控制或智能控制温室拱棚内的环境,有利于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同时也有利于设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操作,便携式、可远程控制及视频监控等功能体现,可以随时对生产过程进行指导,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示范效应明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环境因子控制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截面支架的主视图。
[0019]图3为监控头和喷雾头的集成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1]本发明的温室拱棚内环境控制装置,包括环境因子控制构件I及环境因子信号接收设备,如图1所示,环境因子控制构件I设置于拱棚内,主要包括截面支架2、纵向管道3和牵引索道4。截面支架2设置在拱棚的横截面方向,沿拱棚的纵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截面支架2,根据拱棚的长度,每隔8-10米可设置一个截面支架2 ;截面支架2的横向跨度不超过拱棚的横向跨度,间隔分布的多个截面支架2中首末支架间的距离不超过拱棚的纵向两端之间的距离;截面支架2的高度低于拱棚顶部1cm左右。
[0022]截面支架一般通过其两侧对称设置的支架杆的底部支撑点固定入土,以保持对拱棚的稳固支撑。由于截面支架上部不与拱棚棚膜相连接,为增强其支撑的稳定性,可以在截面支架的两侧添加支撑点,形成四点入土的方式,而拱棚两个端部由于有棚膜存在,四点式稳固支撑可能影响拱棚棚膜在拱棚端部的密封性,可改为采用三点入土的方式稳固支撑。
[0023]纵向管道3位于拱棚的纵向,纵向管道3可相对截面支架2进行角向转动;截面支架2上可设有角向转动轮,以方便纵向管道的角向转动;角向转动的动力可由人力提供,也可由机械提供,如可连接一传动设备10,由传动设备10提供角向转动动力;纵向管道3具有一定的刚性,其可由多个一定长度的短管套接而成,套接成的纵向管道3在角向转动时能够整体联动。由短管套接的纵向管道3能更为灵活地角向转动,防止角向转动时某处受力较大引起的变形断裂等情况,而且,短管的制造成本相对长管较低,使用中如出现断裂等情况,可以仅更换断裂或受损部分短管,其余部分仍可继续使用,有效节约成本。套接方式可为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紧固连接方式。
[0024]纵向管道3上设有环境因子传感器5,根据温室内实际需要控制的环境因子类型,环境因子传感器5可为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或其他环境因子传感器;环境因子传感器5将监测的信号传输至拱棚外的环境因子信号接收设备。环境因子传感器5可随纵向管道3的角向转动变换其在拱棚内的位置,对拱棚内各个位置的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0025]环境因子传感器5可连接有信号传输线,信号传输线将环境因子传感器5测得的环境信号传输至环境因子信号接收设备;纵向管道3可为空心管,信号传输线可设置在空心管内,纵向管道3上环境因子传感器5的对应位置可设有穿线孔,信号传输线一端穿过穿线孔与环境因子传感器5连接,另一端与拱棚外的环境因子信号接收设备连接;信号传输线外侧可设置保护管,纵向管道3中间穿信号传输线的保护管。
[0026]也可以使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完成环境因子传感器5与拱棚外的环境因子信号接收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
[0027]环境因子传感器5可为I个或多个,纵向管道3上可以每隔一段距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