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噻霉酮和琥珀酸脫氢酶抑制剂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其应用_3

文档序号:9458622阅读:来源:国知局
0. 33至144. 94之间,当复配比例为1 :1时,共毒系数(CTC)值高达159. 02, 在此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更加显著。
[0129] (5)嚷霉酬与氣化菌酷胺复配对小麦诱病病菌毒力测定
[0130] 表20,嚷霉酬、氣化菌酷胺杀菌组合物对对小麦诱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131]

阳13引胃由表20结果可見,嚷霉酬和氣化菌酷胺复配比例在10 :1至1 :10之间,共毒系数 (CTC)值在147. 44至150. 22之间,当复配比例为1 :1时,共毒系数(CTC)值高达169. 48, 在此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更加显著。
[013引五、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一)
[0134] 处理药剂:嚷霉酬和化嚷菌胺、氣挫菌酷胺、氣化菌酷胺复配药剂进行防治黄瓜霜 霉病田间药效对照试验,其结果分别列于表21、表22、表23。
[0135] 试验方法
[0136] 田间试验在陕西径阳黄瓜地进行,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未施用其它农药,各试验 小区面积为50平方米,试验施药两次,用水量为30 - 50Kg/亩,间隔7d喷药一次。
[0137] 调查方法用分级法记录发病程度 [013引分级标准如下:
[0139] 0级巧病
[0140] 1级:抱子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W下;
[0141] 3级:抱子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6-10%;
[0142] 5级:抱子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11-20%;
[0143] 7级:抱子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1-90%;
[0144] 9级:抱子堆面积占整叶面积的90%W上;
[0145] 试验共调查4次,药前基数调查,第1次药后7山第2次药后7d及第14d进行调 査。
[0146] 药效计算方法
[0147]
[0150] 表21嚷霉酬和化嚷菌胺复配田间防治黄瓜霜霉药效对照试验结果
[0151]
[0152] 从表21的试验结果可W看出,嚷霉酬和化嚷菌胺复配后其防治黄瓜霜霉病的防 治效果明显优于单剂,在同样防效情况下复配制剂用量仅约单剂用量的一半,明显降低了 用药量。
[0153] 表22嚷霉酬和氣挫菌酷胺复配田间防治黄瓜霜霉药效对照试验结果
[0154]
[0156] 从表22的试验结果可W看出,嚷霉酬和氣挫菌酷胺复配后其防治黄瓜霜霉病的 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单剂,在同样防效情况下复配制剂用量仅约单剂用量的一半或不到一 半,明显降低了用药量。
[0157] 表23嚷霉酬和氣化菌酷胺复配田间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对照试验结果 [015 引
[0159] 从表23的试验结果可W看出,嚷霉酬和氣化菌酷胺复配后其防治黄瓜霜霉病的 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单剂,在同样防效情况下复配制剂用量仅约单剂用量的一半,明显降低 了用药量。
[0160] 六、田间药效试验(二)
[0161] 处理药剂:嚷霉酬和化嚷菌胺、氣挫菌酷胺复配药剂进行防治防治辣椒疫病田间 药效对照试验,其结果分别列于表24、表25。
[0162] 试验方法:试验设在陕西咸阳辣椒种植区,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未施用其它农 药,各试验小区面积为20平方米,试验施药两次,间隔7d喷药。
[0163] 调查方法
[0164] 毎个小区随机调查5点,每点调查3株,用分级法记载发病程度。
[0165] 分级方法(按症状类型分级)
[0166] 0级:健康无症;
[0167] 1级:地上部仅叶、果有病斑;
[016引 3级:地上茎、枝有褐腐斑;
[0169] 5级:茎基部有褐腐斑;
[0170] 7级:地上茎、枝均有褐腐斑,并有部分枝条死亡;
[0171] 9级:全株枯死。
[0172] 试验共调查4次,药前基数调查,第1次药后7山第2次药后7d及第14d进行调 査。
[0173] 药效计算方法
[0174]
[0175]
[0176]
[0177] 表24嚷霉酬和化嚷菌胺复配田间防治防治防治辣椒疫病药效对照试验结果 [017 引
[0180] 从表24的试验结果可W看出,嚷霉酬和化嚷菌胺复配后其防治的防治辣椒疫病 效果明显优于单剂,在同样防效情况下复配制剂用量仅约单剂用量的一半,明显降低了用 药量。
[0181] 表25嚷霉酬和氣挫菌酷胺复配田间防治辣椒疫病药效对照试验结果
[0182]
[0183] 从表25的试验结果可W看出,嚷霉酬和氣挫菌酷胺复配后其防治的防治辣椒疫 病效果明显优于单剂,在同样防效情况下复配制剂用量仅约单剂用量的一半,明显降低了 用药量。
[0184] 屯、田间药效试验(S)
[0185] 处理药剂:嚷霉酬和嚷巧酷胺、晚酷菌胺复配防治小麦诱病一田间药效对照试验, 其结果分别列于表26、表27。
[0186] 试验方法:试验设在陕西咸阳,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未施用其它农药,各试验小 区面积为20平方米,试验施药两次,间隔7d喷药。
[0187] 调查方法海个小区随机调查5点,每点调查3株,用分级法记载发病程度。
[018引分级方法(按症状类型分级)
[018引 0级巧病斑;
[0190] 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长度小于1cm;
[0191] 3级:叶片病斑少于6 - 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
[019引 5级:叶片病斑少于11 - 25个、部分病斑连成化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0 - 25% ;
[019引 7级:叶片病斑26个W上、病斑连成化病斑面积占叶面积26 - 50 % ;
[0194] 9级:病斑连成片,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0 %W上或全叶枯死;
[0195] 试验共调查4次,药前基数调查,第1次药后7山第2次药后7d及第14d进行调 査。
[0196] 药效计算方法
[0197]
[0200] 表26嚷霉酬和嚷巧菌胺复配田间防治小麦诱病药效对照试验结果
[0201]
[0202] 从表26的试验结果可W看出,嚷霉酬和嚷巧菌胺复配后其防治小麦诱病的防治 效果明显优于单剂,在同样防效情况下复配制剂用量仅约单剂用量的一半或不到一半,明 显降低了用药量。
[0203] 表27嚷霉酬和晚酷菌胺复配田间防治小麦诱药效对照试验结果
[0204]
[0205] 从表27的试验结果可W看出,嚷霉酬和晚酷菌胺复配后其防治小麦诱病的防治 效果明显优于单剂,在同样防效情况下复配制剂用量仅约单剂用量的一半,明显降低了用 药量。
[0206] W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 一种含噻霉酮和琥珀酸脫氢酶抑制剂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A、B 两种活性组份,A组份为噻霉酮,B组份为琥珀酸脫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A、B两种活性组份 的重量比为1 :50 - 50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琥珀酸脫氢酶抑制剂类杀菌 剂选自噻呋菌胺、啶酰菌胺、吡噻菌胺、吡唑萘菌胺、联苯吡噻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环菌 胺、氟唑菌苯胺、氟吡菌酰胺或苯并烯氟菌唑中的一种或数种。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组份的优选重量比为 1 :10 - 10 :1〇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中A、B两种活性组份 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5 % - 50%,其余为农药助剂补足至100%。5. 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小麦锈病、蔬菜、瓜果类的霜霉病和疫病的 农药上的应用。6. -种杀菌农药,其特征在于,其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其活性 物质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A组份和B组份。7. 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菌农药作为防治小麦锈病、蔬菜、瓜果类的霜霉病和疫病的农 药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噻霉酮和琥珀酸脫氢酶抑制剂的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A、B两种活性组份,A组份为噻霉酮,B组份为琥珀酸脫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选自噻呋菌胺、啶酰菌胺、吡噻菌胺、吡唑萘菌胺、联苯吡噻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环菌胺、氟唑菌苯胺、氟吡菌酰胺或苯并烯氟菌唑。A、B两组份之间的重量比为1∶50-50∶1,优选重量比为1∶10-10∶1。该组合物可以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用于防治小麦锈病、蔬菜、瓜果类的霜霉病和疫病。
【IPC分类】A01P3/00, A01N43/56, A01N43/40, A01N47/02, A01N43/80
【公开号】CN105211073
【申请号】CN201510548282
【发明人】王鹏, 吴泽和, 段新新, 翟卫兵
【申请人】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