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

文档序号:947704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稻田四周的环形沟人工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 tus)隶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又称鳅、土溜、泥龙狗。泥鳅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医药保健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自突破泥鳅规模化育苗后,泥鳅养殖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一个新热点。泥鳅人工繁殖技术日趋完善,养殖模式多种多样,其中利用稻田进行泥鳅繁殖和养殖不失为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生态养殖模式。目前利用稻田进行泥鳅自繁自养的生态养殖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泥鳅稻田自繁自养的生态养殖技术关键是如何利用稻田简易的生态环境、低成本、规模化繁殖泥鳅鱼苗。因此,利用在稻田开挖环形沟进行人工繁殖泥鳅鱼苗是实现稻田泥鳅自繁自养生态养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目前泥鳅稻田自繁自养生态养殖中鱼苗繁殖难的问题,根据泥鳅的生理、生态、繁殖习性,提出了一种合理、可操作性强、可规模化繁殖泥鳅鱼苗的简易方法,采取稻田设计和进水消毒、稻田环沟微流水系统和生态环境设置、泥鳅催产和产卵、肥水培育鱼苗等措施,可规模化繁殖泥鳅鱼苗。
[0004]—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生态养殖泥鳅的稻田设计和进水消毒:稻田为长方形土池,四周环沟,土池底平坦无淤泥,清塘消毒后进水;
(2)、稻田环沟微流水系统设置:环沟的对角位置设置浮水栗,顺着沟的方向往同一个方向冲水,水栗的功率大小根据面积大小调整,能形成微流水即可;
(3)、环沟生态环境设置:提前一段时间加水,然后在环沟的两边栽种沉水植物,栽种区域占沟面积的5?8%,用于附着鱼卵;
(4)、泥鳅催产和产卵:待水温达20°C以上时,挑选成熟的泥鳅亲本,注射催产激素后,将雌雄亲本放入网箱中产卵,网箱用无节网制作并架设在环沟中,底部离池底一定距离,产出的卵可以从网眼中漏出,产卵结束后移走网箱和里面的亲本,产卵时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保持微流水,使产出的卵基本能均匀分布于环沟中和粘附在沉水植物上,一般2-3天后,在微流水环境中大量孵出泥鳅鱼苗;
(5)、肥水培育鱼苗进行泥鳅自繁自养:鱼苗开口前3-6天施肥,投喂天然饵料和/或人工饵料,进行泥鳅的自繁自养。
[0005]优选的是,稻田面积为5?8X667 m2,沟距离埂1?2m,沟宽2?4m,沟深60?70cm,沟中水深40?55 cm。
[0006]优选的是,浮水栗设置为2台。
[0007]优选的是,环沟生态环境设置提前20?30天,沟中水深为15?25cm时在环沟的两边栽种沉水植物。
[0008]优选的是,所述沉水植物为伊乐藻、苦草、金鱼藻、狐尾藻或黑藻。
[0009]优选的是,网箱底部离池底10?20cm。
[0010]优选的是,人工饵料为鸡蛋黄和豆浆。
[0011]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采取稻田设计和进水消毒、稻田环沟微流水系统和生态环境设置、泥鳅催产和产卵等措施,提出了一种合理、可操作性强、可规模化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所述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有利于泥鳅鱼苗的繁殖和生长,且泥鳅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也能增加稻田的肥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3]—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生态养殖泥鳅的稻田设计和进水消毒:稻田为长方形土池,面积5-8X667m%四周环沟,沟距离埂1?2m,沟宽2m,沟深60-70cm,池底平坦无淤泥,漂白粉清塘消毒后2天进水,水深50 cm ;
(2)、稻田环沟微流水系统设置:环沟的对角位置设置2台浮水栗,顺着沟的方向冲水,往同一个方向冲水。水栗的功率大小根据面积大小调整,能形成微流水即可;
(3)、环沟生态环境设置:提前20天左右,加水20cm,然后在环沟的两边栽种伊乐藻,占沟面积的5-8%,用于附着鱼卵;
(4)、泥鳅催产和产卵:待水温达20°C以上时,挑选成熟的泥鳅亲本,注射催产激素后,将雌雄亲本放入网箱中产卵,网箱用无节网制作并架设在环沟中,底部离池底15cm,产出的卵可以从网眼中漏出,产卵结束后移走网箱和里面的亲本,产卵时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保持微流水,使产出的卵基本能均匀分布于环沟中和粘附在伊乐藻上,一般2-3天后,在微流水环境中孵出大量泥鳅鱼苗;
(5)、肥水培育鱼苗进行泥鳅自繁自养:鱼苗开口前3-6天施经发酵过的有机肥,肥水培育天然饵料,同时投喂鸡蛋黄和豆浆培育鱼苗,进行泥鳅的自繁自养。
[001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生态养殖泥鳅的稻田设计和进水消毒:稻田为长方形土池,四周环沟,土池底平坦无淤泥,清塘消毒后进水; (2)、稻田环沟微流水系统设置:环沟的对角位置设置浮水栗,顺着沟的方向往同一个方向冲水,水栗的功率大小根据面积大小调整,能形成微流水即可; (3)、环沟生态环境设置:提前一段时间,加水,然后在环沟的两边栽种沉水植物,栽种区域占沟面积的5?8%,用于附着鱼卵; (4)、泥鳅催产和产卵:待水温达20°C以上时,挑选成熟的泥鳅亲本,注射催产激素后,将雌雄亲本放入网箱中产卵,网箱用无节网制作并架设在环沟中,底部离池底一定距离,产出的卵可以从网眼中漏出,产卵结束后移走网箱和里面的亲本,产卵时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保持微流水,使产出的卵基本能均匀分布于环沟中和粘附在沉水植物上,一般2-3天后,在微流水环境中大量孵出泥鳅鱼苗; (5)、肥水培育鱼苗进行泥鳅自繁自养:鱼苗开口前3-6天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和投喂人工饵料,进行泥鳅的自繁自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稻田面积为5?8X667 m2,沟距离埋1?2m,沟宽2?4m,沟深60?70cm,沟中水深40?55 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浮水栗设置为2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环沟生态环境设置提前20?30天,沟中水深为15?25cm时在环沟的两边栽种沉水植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沉水植物为伊乐藻、苦草、金鱼藻、狐尾藻或黑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网箱底部离池底10?20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人工饵料为鸡蛋黄和豆浆。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本发明所述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采取稻田设计和进水消毒、稻田环沟微流水系统和生态环境设置、泥鳅催产和产卵、肥水培育鱼苗进行泥鳅自繁自养等措施,提出了一种合理、可操作性强、可规模化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所述一种稻田环沟生态繁殖泥鳅鱼苗的方法有利于泥鳅的繁殖和生长,且泥鳅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也能增加稻田的肥力。
【IPC分类】A01K61/00, A01G1/00
【公开号】CN105230534
【申请号】CN201510561567
【发明人】柏如发, 李濛, 邓燕飞
【申请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