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盒式育苗快捷诱发稻瘟病的方法

文档序号:9529777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盒式育苗快捷诱发稻瘟病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植物病理学技术和微生物学技术。具体是一种盒式育苗快捷诱发稻瘟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稻瘟病是我国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大流行年曾给我国造成稻粮损失150亿公斤。尽管目前对稻瘟病的认识已相当深入,但要实现持续安全高效地控防稻瘟病的危害,仍需要大量的研究投入。而稻瘟病的许多研究均离不开人工诱发病害这基本手段,即使是分子领域的研究,如病菌致病相关基因问题,或寄主抗病相关基因问题,往往都需要人工诱发病害的结果来解答。至今,有关稻瘟病人工诱发病害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这些诱发病害技术归结起来,主要有水稻成株期接种发病和苗期接种发病方法两大类。通常成株期诱发病害能获得较为切合生产实际的结果,因而在水稻抗病性评比和某些生产试验中应用较多,但在成株期诱发病害的方法体系中,存在耗时费力;颇占空间场地;环境条件容易影响试验结果等突出弊病;因而限制了其在许多试验工作中的应用。一般地,苗期诱发病害的方法,使用的稻苗比成株期的相对地小,试验占用时间和空间方面,与成株期诱发病害相比,已大有改观。不过,目前广为应用的苗期诱发病害方法均是在稻苗的3?5叶期后,利用完全展开的幼苗叶片进行接种,这种方法体系中,育苗耗时2周以上,接种观察耗时1周以上,试验周期通常要跨越3周多的时长,这对某些要求短期内获得结果的研究工作,如分子植病研究的致病突变体鉴定,抗病基因表达,以及侵染过程的病菌-寄主互作信息传递等,仍有耗时过长之嫌;而且,为获得健壮的稻苗,需要提供充分的阳光和补充营养,整个方法体系仍需使用温室等较大的空间场地;试验期间的湿度、温度、肥水等局部条件控制,也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或者颇受装备条件的限制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盒式育苗快捷诱发稻瘟病的方法。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盒式育苗快捷诱发稻瘟病的方法,是在封闭的盒式小环境下培育水稻幼苗,在针状幼芽阶段接种稻瘟病菌而快速获得发病结果,实施操作步骤如下:
[0006]1.准备配套营养液:按比例制备配套营养液,该营养液组分为:硝酸钾1.0g、磷酸二氢钾 1.0g、水 1000.0ml ο
[0007]2.装填育秧土壤:取出洁净的育秧盆、小方盘、大方盘、和保湿罩,将育秧盆放入小方盘内,然后取粉碎后的耕作土分别平整装满育秧盆的所有盆穴;取步骤1配备的营养液注入小方盘内,待营养液渗透湿润育秧盆的全部土壤后,保持小方盘内存在薄层营养液。
[0008]3.播种:按常规条件将水稻种子浸种和催芽,获得露白萌发种子,用小镊子夹取已露白萌发的水稻种子,分别播在步骤2育秧盆的湿润土壤内,每盆穴播1颗种子。
[0009]4.在盒式小生境内培育水稻:待步骤3播种完毕后,将小方盘及其盛载的材料一起置于大方盘内,取保湿罩将小方盘罩在大方盘内,往大方盘内注入薄层清水,使保湿罩内处于封闭状态,形成一个盒式的育秧小生境,然后将该全套育苗器具转到普通实验室内近窗口的桌面上,在室温为28°C条件下培育水稻,直至第一完全叶生长露出,形成针状幼芽。
[0010]5.准备接种体孢子液:按常规方法培养制备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用清水将孢子洗脱悬浮,配成孢子浓度为IX 106个/ml的孢子液,作为接种体孢子液。
[0011]6.接种病菌:将步骤5准备的接种体孢子液装入喷雾器,取出步骤4准备的针状水稻幼芽材料,打开罩在幼芽外面的保湿罩,把接种体孢子液对着幼芽均匀喷雾,直至针状幼芽表面布满一层雾滴为止,然后重新罩回保湿罩。
[0012]7.接种后培育管理:将步骤6接种后的幼芽,重新转回步骤4育苗之处,保持原来育苗的温度条件继续培育;接种5天后,在幼小稻苗上出现清晰的稻瘟病坏死病斑。
[0013]本发明的优点是:
[0014]1)整套方法全程时间短,从播种到典型发病一般只需要8天。
[0015]2)与稻瘟病的发病关系密切的条件,如温度、湿度、水肥等均能高度一致,而且容易控制。
[0016]3)实施操作简易,总体技术简单,容易实现技术方法的标准化。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所用的器具示意图。
[0018]图中,育秧盆置于小方盘内,小方盘置于大方盘内,透明的有机玻璃保湿罩将小方盘及其盘内材料罩封在大方盘内,罩内形成一个盒式的小空间。
[0019]图2是本发明播种3天后水稻种子生长形成的针状幼芽。
[0020]图3是本发明水稻幼芽接种稻瘟病菌5天后出现的坏死病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2]—种盒式育苗快捷诱发稻瘟病的方法,是在封闭的盒式小环境下培育水稻幼苗,在针状幼芽阶段接种稻瘟病菌而快速获得发病结果,实施操作步骤如下:
[0023]1.准备配套营养液:按比例制备配套营养液,该营养液组分为:硝酸钾1.0g、磷酸二氢钾 1.0g、水 1000.0ml ο
[0024]2.装填育秧土壤:取出洁净的育秧盆、小方盘、大方盘、和保湿罩,将育秧盆放入小方盘内,然后取粉碎后的耕作土分别平整装满育秧盆的所有盆穴;取步骤1配备的营养液注入小方盘内,待营养液渗透湿润育秧盆的全部土壤后,保持小方盘内存在薄层营养液。
[0025]3.播种:按常规条件将水稻种子浸种和催芽,获得露白萌发种子,用小镊子夹取已露白萌发的水稻种子,分别播在步骤2育秧盆的湿润土壤内,每盆穴播1颗种子。
[0026]4.在盒式小生境内培育水稻:步骤3播种完毕后,将小方盘及其盛载的材料一起置于大方盘内,取保湿罩将小方盘罩在大方盘内,往大方盘内注入薄层清水,使保湿罩内处于封闭状态,形成一个盒式的育秧小生境,然后将该全套育苗器具转到普通实验室内近窗口的桌面上,在室温为28°C条件下培育水稻,直至第一完全叶生长露出,形成针状幼芽。
[0027]5.准备接种体孢子液:按常规方法培养制备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用清水将孢子洗脱悬浮,配成孢子浓度为IX 106个/ml的孢子液,作为接种体孢子液。
[0028]6.接种病菌:将步骤5准备的接种体孢子液装入喷雾器,取出步骤4准备的针状水稻幼芽材料,打开罩在幼芽外面的保湿罩,把接种体孢子液对着幼芽均匀喷雾,直至针状幼芽表面布满一层雾滴为止,然后重新罩回保湿罩。
[0029]7.接种后培育管理:将步骤6接种后的幼芽,重新转回步骤4育苗之处,保持原来育苗的温度条件继续培育;接种5天后,在幼小稻苗上出现清晰的稻瘟病坏死病斑。
[0030]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解决常规苗期诱发稻瘟病的技术弊病:1)在稻苗的针状幼芽阶段接种稻瘟病菌,因而能大幅度缩短诱发稻瘟病的试验周期;2)将水稻育苗和接种发病技术体系,设计在一个相对独立且封闭的盒式小空间内,因而能较大限度地简化技术装备和条件。
[0031]本发明使用的小方盘和大方盘属实验室常规使用的方盘类器具,育秧盆采用水稻生产使用的普通育秧盆,用裁切刀将育秧盆裁切成适合置入普通小方盘内即行,保湿罩为有机保湿罩,如图1所示。育苗基质采用普通耕作土,将土壤材料粉碎后晒干备用;配套营养液的目的是改进提高诱发稻瘟病的效果。
[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