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蝽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文档序号:9568568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小花蝽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昆虫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小花蝽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南方小花畴(組Vis Zheng)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花畴科 (Anthocoridae)小花蝽属((5rii/6〇,广泛分布于南方多省,田间经常可以看到该类天敌昆虫 活跃在果树、蔬菜、园艺花卉等作物上面捕食各种小型害虫,包括蓟马、叶螨、蚜虫、粉虱以 及多种鳞翅目、双翅目害虫的卵和低龄幼虫,极具开发前景。加拿大、荷兰、美国、日本等国 家已经成功对小花蝽进行商品化生产,而我国的小花蝽的规模化生产相对滞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花蝽的规模化繁殖方法,饲养成本低,繁殖效率高, 适合规模化繁殖南方小花蝽。
[000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小花蝽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西花蓟马的饲养: a) 成虫阶段:将干净的豆角放入饲养成虫的养虫盒内,每天更换一次饲养成虫的豆 角; b) 若虫:收集成虫盒子内换下来的豆角,放入新的养虫盒内,每天进行观察,适时更换 和添加新鲜豆荚; c) 预蛹和蛹:等到蓟马若虫变为预蛹和蛹时,不动养虫盒,也不更换豆角,对其进行黑 暗处理直至羽化为成虫; 2) 蚕豆蚜的饲养:将蚕豆种子播种前先用清水浸种24小时,清洗干净后,直接播入育 苗盆中,待种子发芽出土 I. 5-3cm时,接入蚕豆蚜成虫,任其繁殖,待用; 3) 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的饲养: d) 成虫阶段:准备一个顶部敞口的容器,并在底部铺设隔离介质,依次投放迎春花嫩 茎、西花蓟马若虫及南方小花蝽成虫,用120目纱布将容器封口,在纱布上面放置用质量浓 度为5%的蜂蜜水浸泡过的棉球,每天更换迎春花嫩莖并补充猎物和小花蝽成虫; e) 若虫阶段:将步骤d)中取出的迎春花嫩茎放入养虫瓶内,每个养虫瓶内的迎春花嫩 茎包含130-170粒卵,在养虫瓶中设有3-4株4-5cm高的蚕豆苗,并接入接入高龄蚕豆蚜 7-8头,发现有蚕豆蚜若虫孵出后,则添加西花蓟马的2龄若虫300-400头,连续添加2天, 15天后开始收集羽化的南方小花蝽成虫。
[0005] 整个饲养过程的环境条件,温度25-27°C,湿度60-80%,光照16L:8D。
[0006] 所述的隔离介质为荞麦壳或硬纸壳。
[0007] 本发明将西花蓟马和蚕豆蚜组合起来饲喂南方小花蝽,充分利用了蚕豆蚜种群增 长速度快的优点,同时利用了西花蓟马可以提高南方小花蝽初孵若虫存活率以及成虫繁殖 力的特点,通过南方小花蝽初孵若虫饲喂西花蓟马提高存活率,结合2-5龄若虫饲喂蚕豆 蚜以减少饲养成本,进而达到低成本、高效繁殖南方小花蝽的目的。造出一套适合规模化 繁殖小花蝽的饲养技术流程,能快速高效的大量扩繁南方小花蝽,以用于田间防治蓟马、叶 螨、蚜虫等害虫。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本发明的实施例1 :小花蝽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西花蓟马的饲养: a) 成虫阶段:将干净的豆角放入饲养成虫的养虫盒内,每天更换一次饲养成虫的豆 角; b) 若虫:收集成虫盒子内换下来的豆角,放入新的养虫盒内,每天进行观察,适时更换 和添加新鲜豆荚; c) 预蛹和蛹:等到蓟马若虫变为预蛹和蛹时,不动养虫盒,也不更换豆角,对其进行黑 暗处理直至羽化为成虫; 2) 蚕豆蚜的饲养:将蚕豆种子播种前先用清水浸种24小时,清洗干净后,直接播入育 苗盆中,待种子发芽出土 I. 5-3cm时,接入蚕豆蚜成虫,任其繁殖,待用; 3) 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的饲养: d) 成虫阶段:在成虫饲养瓶内依次投放10个长IOcm左右的迎春花嫩茎、西花蓟马若 虫1000头左右及50对南方小花蝽成虫,在饲养瓶底部铺设隔离介质,本实施例中隔离介质 选用荞麦壳,用120目纱布将容器封口,在纱布上面放置用质量浓度为5%的蜂蜜水浸泡过 的棉球,每天更换迎春花嫩茎并补充猎物和小花蝽成虫; e) 若虫阶段:将取出的迎春花嫩茎放入养虫瓶内,迎春花嫩茎包含130-170粒卵,在养 虫瓶中设有3-4株4-5cm高的蚕豆苗,并接入接入高龄蚕豆蚜7-8头,发现有南方小花蝽若 虫孵出后,则添加西花蓟马的2龄若虫300-400头,连续添加2天,15天后开始收集羽化的 南方小花蝽成虫。
[0009] 整个饲养过程的环境条件,温度25-27°C,湿度60-80%,光照16L:8D。
[0010] 本实施例中,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阶段所用的容器及养虫瓶均采用5L塑料瓶 来制作,在其两侧各开一个长*宽:llcm*8cm的通风孔,用120目纱布密封;内置硬纸箱碎 片或荞麦壳等作为隔离介质。
[0011] 而若虫阶段所用的养虫瓶内放置的蚕豆苗根部用浸水棉花和保鲜膜包裹。
[0012] 发明人于2014年12月,在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智能人工气候箱内采用上述方 法进行南方小花蝽的繁殖实验1,成虫获得率达到了 56. 4%见表1。
[0013] 实验 1 将取出的产卵基质迎春花嫩茎进行镜检,记录产卵基质上的着卵量,将统计好卵量的 产卵基质放入若虫饲养瓶中,卵量控制在150粒左右(130粒~170粒),共重复6次,具体实 验细节见【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3)。
[0014] 结论:采用本套小花蝽饲养方法,小花蝽成虫获得率平均值为56. 4%,方法简单, 成本低廉,可大幅提高小花蝽成虫的获得率。
【主权项】
1. 一种小花蝽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西花蓟马的饲养: a) 成虫阶段:将干净的豆角放入饲养成虫的养虫盒内,每天更换一次饲养成虫的豆 角; b) 若虫:收集成虫盒子内换下来的豆角,放入新的养虫盒内,每天进行观察,适时更换 和添加新鲜豆荚; c) 预蛹和蛹:等到蓟马若虫变为预蛹和蛹时,不动养虫盒,也不更换豆角,对其进行黑 暗处理直至羽化为成虫; 2) 蚕豆蚜的饲养:将蚕豆种子播种前先用清水浸种24小时,清洗干净后,直接播入育 苗盆中,待种子发芽出土 1. 5-3cm时,接入蚕豆蚜成虫,任其繁殖,待用; 3) 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的饲养: d) 成虫阶段:准备一个顶部敞口的容器,并在底部铺设隔离介质,依次投放迎春花嫩 茎、西花蓟马若虫及南方小花蝽成虫,用120目纱布将容器封口,在纱布上面放置用质量浓 度为5%的蜂蜜水浸泡过的棉球,每天更换迎春花嫩莖并补充猎物和小花蝽成虫; e) 若虫阶段:将步骤d)中取出的迎春花嫩茎放入养虫瓶内,每个养虫瓶内的迎春花嫩 茎包含130-170粒卵,在养虫瓶中设有3-4株4-5cm高的蚕豆苗,并接入接入高龄蚕豆蚜 7-8头,发现有蚕豆蚜若虫孵出后,则添加西花蓟马的2龄若虫300-400头,连续添加2天, 15天后开始收集羽化的南方小花蝽成虫。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花蝽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饲养过程的环 境条件,温度25-27°C,湿度60-80%,光照16L:8D。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花蝽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介质为 荞麦壳或硬纸壳。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小花蝽的规模化繁殖方法。本发明将西花蓟马和蚕豆蚜组合起来饲喂南方小花蝽,充分利用了蚕豆蚜种群增长速度快的优点,同时利用了西花蓟马可以提高南方小花蝽初孵若虫存活率以及成虫繁殖力的特点,即通过南方小花蝽初孵若虫饲喂西花蓟马提高存活率,结合2-5龄若虫饲喂蚕豆蚜以减少饲养成本,进而达到低成本、高效繁殖南方小花蝽的目的。造出一套适合规模化繁殖小花蝽的饲养技术流程,能快速高效的大量扩繁南方小花蝽,以用于田间防治蓟马、叶螨、蚜虫等害虫。
【IPC分类】A01K67/033, A23K10/20
【公开号】CN105325377
【申请号】CN201510864907
【发明人】张昌容, 郅军锐, 何永福, 尚小丽, 李鸿波, 郭军
【申请人】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