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_2

文档序号:9603439阅读:来源:国知局
] 实施例1至7为活性组分(吡唑醚菌酯+噻虫胺+甲霜灵)的总含量均为26 重量% (具体见表1)的悬浮种衣剂,除活性组分外,其它助剂组分为:木质素磺酸钠5重 量%,黄原胶0. 1重量%,娃酸镁错0. 3重量%,有机娃消泡剂0. 1重量%,聚乙稀醇0. 5重 量%,均聚醋酸乙烯酯0. 3重量%,酸性大红1. 0重量%,去离子水66. 7重量%。
[0044] 表 1
[0045]
[0046] 实施例8
[0047] 40 %吡唑醚菌酯?噻虫胺·甲霜灵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0048] 啦唑醚菌酯1重量%,噻虫胺37重量%,甲霜灵2重量%,木质素磺酸钠5重量%, 十二烷基硫酸钠2重量%,淀粉5重量%,酸性大红1. 0重量%,高岭土 47重量%。
[0049] 实施例9
[0050] 70 %吡唑醚菌酯·噻虫胺?甲霜灵种子处理干粉剂
[0051] 啦唑醚菌酯1. 5重量%,噻虫胺67. 5重量%,甲霜灵1重量%,木质素磺酸钠5重 量%,十二烷基硫酸钠2重量%,淀粉5重量%,酸性大红1. 0重量%,高岭土 17重量%。
[0052] 对比例1
[0053] 26 %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
[0054] 吡唑醚菌酯26重量%,木质素磺酸钠5重量%,黄原胶0. 1重量%,硅酸镁铝0. 3 重量%,有机硅消泡剂〇. 1重量%,聚乙烯醇〇. 5重量%,均聚醋酸乙烯酯0. 3重量%,酸性 大红1. 0重量%,去离子水66. 7重量%。
[0055] 对比例2
[0056] 26 %噻虫胺悬浮种衣剂
[0057] 噻虫胺26重量%,木质素磺酸钠5重量%,黄原胶0. 1重量%,硅酸镁铝0. 3重 量%,有机硅消泡剂0. 1重量%,聚乙烯醇0. 5重量%,均聚醋酸乙烯酯0. 3重量%,酸性大 红1. 0重量%,去离子水66. 7重量%。
[0058] 对比例3
[0059] 26%甲霜灵悬浮种衣剂
[0060] 甲霜灵26重量%,木质素磺酸钠5重量%,黄原胶0. 1重量%,娃酸镁错0. 3重 量%,有机硅消泡剂0. 1重量%,聚乙烯醇0. 5重量%,均聚醋酸乙烯酯0. 3重量%,酸性大 红1. 0重量%,去离子水66. 7重量%。
[0061] 对比例4
[0062] 26 %吡唑醚菌酯?噻虫胺悬浮种衣剂
[0063] 吡唑醚菌酯2. 4重量%,噻虫胺23. 6重量%,木质素磺酸钠5重量%,黄原胶0. 1 重量%,硅酸镁铝0. 3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 1重量%,聚乙烯醇0. 5重量%,均聚醋酸乙 烯酯〇. 3重量%,酸性大红1. 0重量%,去离子水66. 7重量%。
[0064] 对比例5
[0065] 26 %吡唑醚菌酯?甲霜灵悬浮种衣剂
[0066] Ρ比唑醚菌酯17. 3重量%,甲霜灵8. 7重量%,木质素磺酸钠5重量%,黄原胶0. 1 重量%,硅酸镁铝0. 3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 1重量%,聚乙烯醇0. 5重量%,均聚醋酸乙 烯酯〇. 3重量%,酸性大红1. 0重量%,去离子水66. 7重量%。
[0067] 对比例6
[0068] 26 %噻虫胺?甲霜灵悬浮种衣剂
[0069] 噻虫胺23. 6重量%,甲霜灵2. 4重量%,木质素磺酸钠5重量%,黄原胶0. 1重 量%,硅酸镁铝0. 3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 1重量%,聚乙烯醇0. 5重量%,均聚醋酸乙烯 酯0. 3重量%,酸性大红1. 0重量%,去离子水66. 7重量%。
[0070] 测试实施例1
[0071] 试验地点:山东省菏泽市一农户地内进行。该地块地势平坦,地力均匀,三年内连 续种植小麦-玉米。种植后的各处理区小麦按常规生产管理。小麦品种为新麦18。
[0072] 分别采用实施例1-7和对比例1-6的种衣剂对小麦进行包衣处理,并设一组空白 对照(即不对小麦进行包衣处理),每种种衣剂的用量均为200g/100kg种子。分别将上述 种衣剂兑水稀释50%后充分摇匀。用塑料袋盛好精选后的种子,将稀释药液倒在种子上快 速摇晃,直至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根据颜色判断),然后在室内摊开晾干备播。2014年 10月21日播种,采用人工播种机等行距播种,行距为20cm,播量15kg/亩。
[0073] 将实施例8-9分别进行拌种处理,并设一组空白对照(即不对小麦进行拌种处理, 喷施清水),每种种衣剂的用量分别为200g/100kg种子。分别将上述药剂兑水0. 5L-1. 0L, 拌成糊状,再将l〇〇kg种子倒入搅拌均匀,务必使种子均匀沾上药剂,阴干后备播。2014年 10月21日播种,采用人工播种机等行距播种,行距为20cm,播量15kg/亩。
[0074] 根据小麦生育进程,调查不同处理对地下害虫、蚜虫、麦杆蝇、腥黑穗病、散黑穗 病、猝倒病、根腐病等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效,具体病虫害的统计方法如下所述。
[0075] 小麦金针虫、蛴螬的防治效果的统计方法为: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点 4穴,共计20穴。调查时挖土取样调查活虫数,挖土深度至30cm,根据式(I)计算防虫效果 (防治效果)。
[0076]小麦蚜虫和麦杆蝇防治效果的调查方法为: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点4 株,调查小麦植株上的蚜虫(或麦杆蝇)头数,根据公式(I)计算防虫效果。
[0077]
[0078]小麦根腐病的调查方法为: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个处理小区调查30 株,调查各处理区苗期根腐病的病株率及病情指数,根据式(II)和式(III)计算防治效果。
[0081] 小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猝倒病、立枯病的病情统计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 贝1J》中《杀菌剂防治禾谷类种传病害》的指导方法进行。
[0082] 表 2
[0083]
[0084] 由表2中的实施例1-9与对比例1-6的数据相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吡唑醚 菌酯、噻虫胺和甲霜灵三元复配组合物相对于单成分的吡唑醚菌酯或噻虫胺,或吡唑醚菌 酯和噻虫胺、吡唑醚菌酯和甲霜灵、噻虫胺和甲霜灵二元复配,防治效果好,具有增效作用, 三者复配可以防治小麦整个生长周期的多种主要病虫害,减少施药次数,节约成本,减轻 对环境的污染。将实施例1-7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唑醚菌酯、噻虫胺和甲霜灵的重量比为 1: (1-10) : (0. 1-2)时可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三者的重量比为1:5:0. 5时防治效果最好。 另外,从表2也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在优选剂型为悬浮种衣剂时,相对于其他剂 型可以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0085]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 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 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86]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87]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 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 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 分包括吡唑醚菌酯、噻虫胺和甲霜灵,所述吡唑醚菌酯、噻虫胺和甲霜灵的重量比为 1: (0· 1-50) : (0· 01-5) 〇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唑醚菌酯、噻虫胺和甲霜灵的重量比 为 1: (1-10):(0· 1-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含有助剂,所述活性组分与 所述助剂的重量比为1 : (〇. 1-9)。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助剂为选自水、分散剂、润湿剂、防冻 剂、防腐剂、增稠剂、消泡剂、成膜剂、粘结剂、着色剂和固体惰性载体中的至少一种。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 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或种子处理干粉剂。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种衣剂。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所述悬浮种衣剂中,所述助剂为选自分散 剂、润湿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成膜剂、着色剂和水中的至少一种。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小麦病虫害中的应用。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小麦病虫害为选自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猝 倒病、根腐病、种腐病、立枯病、蚜虫、金针虫、蛴螬和麦杆蝇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该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吡唑醚菌酯、噻虫胺和甲霜灵,吡唑醚菌酯、噻虫胺和甲霜灵的重量比为1:(0.1-50):(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相对于单成分的吡唑醚菌酯、噻虫胺或甲霜灵,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施药一次即可有效防治小麦生长期混合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降低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IPC分类】A01N37/46, A01P7/04, A01N47/24, A01P3/00, A01N51/00
【公开号】CN105360156
【申请号】CN201510833666
【发明人】陈玉龙, 白金辉, 王庆涛, 白明月, 王玉
【申请人】河北中天邦正生物科技股份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