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治凹唇壁蜂寄生螨的杀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0344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防治凹唇壁蜂寄生螨的杀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防治凹唇壁蜂寄生螨的杀螨组 合物,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壁蜂属蜜蜂总科(Apoidea)、切叶蜂科(Megachilidae)、壁蜂属(Osmia),全世界 约有70余种品种,是苹果、梨、桃、樱桃、杏和李等蔷薇科果树和猕猴桃等产品的优良传粉 昆虫。壁蜂具有早春活动早、耐低温、繁殖率高、活动范围小、传粉速度快、授粉效果好、管理 简便的优势。利用壁蜂授粉,果树的坐果率明显比自然授粉高,可与人工授粉率相当,可大 大减少授粉的工作量和资金投入。在国外,日本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利用壁蜂进行传粉 试验,至70年代,美国、前苏联、西班牙等也实现了利用壁蜂传粉授粉,并均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
[0003] 目前,壁蜂中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有凹唇壁蜂、角额壁蜂、紫壁蜂、紫壁蜂及叉壁蜂。 凹唇壁蜂一般体长9-12mm,体黑色,闪绿色光泽;头与胸等宽,上颚2齿,唇基隆起,中央具 三角形的平滑凹,凹中央具不达基部的纵脊,两侧刻点浅且稀,触角第3节短于以下两节之 和,眼侧、额、颅顶及颊刻点较密,颅顶不宽,端缘直,单眼至复眼距、后单眼距及单眼至颅顶 端缘的距离的比为1. 1 :1 :1,颊的最宽处为复眼宽1. 5倍,中胸背板及小盾片刻点较稀,腹 部椭圆形,背板刻点细且稀,翅褐色透明,翅基片褐色,翅脉深褐色。我国自1990年开始,率 先应用凹唇壁蜂在山东、北京和陕西等地应用于苹果等果树授粉。国内胶东半岛气候适合 壁蜂繁育,是我国壁蜂繁育的基地,其中山东省壁蜂资源比较丰富,凹唇壁蜂和角额壁蜂 均有分布。
[0004] 凹唇壁蜂寄生螨种类繁多,且繁殖力强,种群数量大,主要以侵入寄主巢筒育房内 寄生,可寄生于幼虫、蛹及成蜂体,吸取血淋巴,造成壁蜂寿命缩短,采集力下降,严重时会 直接导致壁蜂的死亡。因此,蜂螨已成为养蜂业的一大重要的虫害,给养蜂业带来严重的损 失,蜂螨的防治已成为养蜂业中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难题。
[0005] 目前,防治蜂螨的主要措施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其优点是见效快,使用方便, 缺点是掌握不好用量易对蜂造成伤害,且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且实际应用中显示,蜂螨对现 有常规使用的一般杀螨剂的敏感性普遍不高,因此日常使用剂量通常都超过推荐剂量,这 不仅导致果农为了达到防治效果,不得不大面积高浓度的长期频繁地使用单一的或同一类 型的化学农药,这也是蜂螨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现有一般杀螨剂在使用过程 中都或多或少的对壁蜂造成一定的毒害,也产生了较大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6]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杀螨效果好且对壁蜂安全的防治 凹唇壁蜂寄生螨的杀螨组合物。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安全防治凹唇壁蜂寄生螨的杀螨组合物,其 原料组成包括质量比为0. 5-2 :1-3 :0. 2-1 :0. 2-0. 8的双甲脒、阿维菌素、氰戊菊酯以及次 氯酸钠。
[0008] 优选的,所述双甲脒、阿维菌素、氰戊菊酯以及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 :2:0.6 : 0. 5〇
[0009]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安全防治凹唇壁蜂寄生螨的杀螨组合物用于制备杀螨制剂 的应用。
[001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杀螨制剂,是以上述安全防治凹唇壁蜂寄生螨的杀螨组合物 为有效成分,并添加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备得到。
[0011] 且以所述杀螨制剂的总量计,所述杀螨组合物为60_80wt%,辅料为5_15wt%,余 量为水。
[0012] 优选的,以所述杀螨制剂的总量计,所述杀螨组合物为70wt%,辅料为10t%,余 量为水。
[0013] 所述辅料包括本领域常规的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溶剂、助溶剂中的一 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4] 所述制剂包括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0015]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所述杀螨制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 (1)取选定量的双甲脒、阿维菌素、氰戊菊酯以及次氯酸钠混匀,得所述杀螨组合 物,备用;
[0017] (2)将所述杀螨组合物、选定的辅料和水混匀,按照常规工艺制程所需的杀螨制 剂。
[0018]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安全防治凹唇壁蜂寄生螨的方法,即包括喷洒所述杀螨制剂 的步骤。
[0019] 本发明所述杀螨组合物针对性的针对于安全防治凹唇壁蜂寄生螨而研发,虽然采 用的有效成分均为现有技术中的一般杀螨剂,但是所述组合物经过配比及相互影响后,可 见其在进一步提高壁蜂寄生螨的针对性效果的基础上,惊喜的发现其对于壁蜂及蜂茧的毒 力作用也大大减弱,更加适用于凹唇壁蜂寄生螨的安全防治,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0020] 实验例
[0021] -、材料与方法
[0022] 1. 1试验虫源
[0023] 凹唇壁蜂(OsmiaexcavateAlfken)蜂管及蜂苗由山东省文登市果农提供,蜂苗 在室温T= 25±1°C,L:D= 16:8,RH= 75±5%的养虫室内进行培养至羽化,并用花粉和 蜂蜜进行饲喂,羽化后第二天的壁蜂进行生物测定。
[0024] 1. 2供试药剂
[0025] 试验分别选取实施例1所述杀螨制剂,以及双甲脒乳剂、阿维菌素微乳剂、氰戊菊 脂乳油、次氯酸钠原药对蜂螨、壁蜂和蜂茧成蜂进行生物测定,供试药剂见下表1,确保各供 试试剂的有效成分量相同。
[0026] 表1供试药剂

[0028] 1· 3生物测定
[0029] L3· 1蜂螨的生物测定方法
[0030] 参照FA0推荐的测定害螨抗药性的标准方法玻片浸渍法(Slide-dipmethod)并 加以改进。将双面胶带剪成2-3cm长,贴在显微镜载玻片的一端,用镊子揭去粘胶上的纸 片,用蓝色圆珠笔在粘胶上划线,便于观察。把蜂螨群置于30*30左右的白纸上,待其分散 后,将显微镜载玻片粘胶一端轻轻反扣在白纸上,使粘到的螨尽量分散,粘螨时选择大小一 致、个体鲜艳、行动活泼的成螨(注意:不要粘住螨足、螨须和口器),每片粘30头左右。在 温度(25±1)°C,相对湿度为75% ±5%,光周期为L:D= 16h:8h的养虫室内放置4h后,用 双目镜观察,剔除死亡和不活泼个体。将药剂在预试的基础上稀释5-7个浓度,把带螨玻片 一端浸入药液中,轻轻摇动,l〇s后取出,迅速用吸水纸吸干多余的药液,置于上述生化培养 箱中,24h后检查结果并记录,用毛笔轻触螨体,以螨足不动者为死亡。每一个浓度3个重 复,另以清水作对照,对照组死亡率在10%以内为有效试验。
[0031] 1. 3. 2壁蜂的生物测定方法
[0032] 参照标准浸虫法,根据实验药剂在预试的基础上稀释5-7个浓度,每一个浓度3 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壁蜂,另以清水作对照,对照组死亡率在10%以内为有效试验。用指 形管取壁蜂,每次取5头,向指形管中倒入药剂,轻轻摇动,10s后用食指堵住管口,并迅速 倒出药剂,把壁蜂倒在吸水纸上,使其身体上的药剂充分被吸收,然后把壁蜂放在2L侧开 口养虫瓶中,瓶内铺一层吸水纸,瓶口用细纱布封住。把养虫瓶放在温度(25± 1) °C,相对湿 度为75% ±5%,光周期为L:D= 16h:8h的置于养虫室内24h后,观察,并分别记录试验死 亡数。
[0033] L3. 3蜂茧的生物测定方法
[0034] 参照壁蜂的生物测定方法,实验药剂的剂量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再稀释5-7个浓 度,每一个浓度3个重复,每个重复15枚蜂茧,另以清水作对照,对照组死亡率在10 %以内 为有效试验。用指形管取壁蜂蜂茧,每次取5枚,向指形管中倒入药剂,轻轻摇动,10s后用 食指堵住管口,并迅速倒出药剂,把蜂茧倒在吸水纸上,使其身体上的残留的药剂充分被吸 收,然后把壁蜂放在养虫瓶(透明玻璃瓶,瓶高15cm,瓶口径10cm)中,瓶内铺一层吸水纸, 瓶口用细纱布封住。把养虫瓶置于养虫室中,室温(20-25Γ)进行孵化,记录每天成功孵化 的头数,至连续2-3天不再有茧孵化为止,并汇总每组成功孵化的头数。
[00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