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种子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9673369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辣椒种子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子的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辣椒种子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辣椒是人们喜爱的蔬菜和调味品。常规播种的辣椒种子发芽时间长,发芽率低,出 苗不整齐,在冬春低温季节尤为突出,严重影响辣椒育苗质量,给实际生产带来障碍。辣椒 种子发芽迟缓,发芽率低可能的原因是种子表面有抑制萌发的物质,同时存在种皮障碍。目 前人们多采用热水浸泡、药剂引发等操作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虽然较直接播种有所改善, 但辣椒种子的出苗率、耐盐性、抗旱性、抗冷性、抗热性等仍需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辣椒种子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种子的出苗 率及幼苗的各种抗性较现有技术均有较大提高。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辣椒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晒种处理:选择晴天的上午10:00至下午3:00,将种子平铺于干净的草席上,放置在 通风处晾晒2~3天; (2) 消毒处理:将晾晒后的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800~1000mg/kg的农用链霉素溶液中浸 泡30min,期间每隔IOmin搅拌一次; (3) 温变处理:将消毒后的种子浸放于引发剂溶液中,再将其共同放于冰箱中,将温度 设置为13~18°C放置2h,再将温度设置为4~7°C放置2h,如此循环为一个操作,共反复操作4~ 5次即可; (4) 催芽处理:将温变处理后的种子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湿毛巾包裹,放于催芽 箱中,保持温度为23~28°C,催芽24~36h即可。
[0005] 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的引发剂溶液是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15份氯化 钙、2~4份聚乙烯醇、2~5份水杨酸、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8份果糖、2~4份间二苯酚、5~ 8份中药提取液、200~250份水;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物质混合后加热至35~45°C搅拌均匀即 可。
[0006]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提取液是将天麻、桔梗、茴香叶、苦丁叶、枸杞、牛膝按质量比 2:3:4:3:2:1混合后,再用传统的浸提方法制成。
[0007]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温变处理过程中,用引发剂溶液对种子浸泡, 同时进行变温操作,可增强引发剂溶液中氯化钙等物质对种子的胁迫处理效果,反复的变 温处理改善了种子内各种酶的活性,增强了后期幼苗的抗性。综合处理后的种子出苗率、抗 逆性能、出苗质量等较现有技术有明显改善,为实际的生产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且方法 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实施例1 一种辣椒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晒种处理:选择晴天的上午10:00至下午3:00,将种子平铺于干净的草席上,放置在 通风处瞭晒2~3天; (2) 消毒处理:将晾晒后的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800mg/kg的农用链霉素溶液中浸泡 30min,期间每隔IOmin搅拌一次; (3) 温变处理:将消毒后的种子浸放于引发剂溶液中,再将其共同放于冰箱中,将温度 设置为13~18°C放置2h,再将温度设置为4~7°C放置2h,如此循环为一个操作,共反复操作4 次即可; (4) 催芽处理:将温变处理后的种子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湿毛巾包裹,放于催芽 箱中,保持温度为23~28°C,催芽28h即可。
[0009] 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的引发剂溶液是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3份氯化钙、4 份聚乙烯醇、2份水杨酸、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份果糖、2份间二苯酚、6份中药提取液、 230份水;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物质混合后加热至35~45°C搅拌均匀即可。
[0010]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提取液是将天麻、桔梗、茴香叶、苦丁叶、枸杞、牛膝按质量比 2:3:4:3:2:1混合后,再用传统的浸提方法制成。
[0011] 实施例2 一种辣椒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晒种处理:选择晴天的上午10:00至下午3:00,将种子平铺于干净的草席上,放置在 通风处瞭晒2~3天; (2) 消毒处理:将晾晒后的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900mg/kg的农用链霉素溶液中浸泡 30min,期间每隔IOmin搅拌一次; (3) 温变处理:将消毒后的种子浸放于引发剂溶液中,再将其共同放于冰箱中,将温度 设置为13~18°C放置2h,再将温度设置为4~7°C放置2h,如此循环为一个操作,共反复操作4 次即可; (4) 催芽处理:将温变处理后的种子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湿毛巾包裹,放于催芽 箱中,保持温度为23~28°C,催芽30h即可。
[0012]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的引发剂溶液是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5份氯化钙、4 份聚乙烯醇、2份水杨酸、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份果糖、2份间二苯酚、5份中药提取液、 230份水;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物质混合后加热至35~45°C搅拌均匀即可。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提取液是将天麻、桔梗、茴香叶、苦丁叶、枸杞、牛膝按质量比 2:3:4:3:2:1混合后,再用传统的浸提方法制成。
[0014] 实施例3 一种辣椒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晒种处理:选择晴天的上午10:00至下午3:00,将种子平铺于干净的草席上,放置在 通风处瞭晒2~3天; (2) 消毒处理:将晾晒后的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1000mg/kg的农用链霉素溶液中浸泡 30min,期间每隔IOmin搅拌一次; (3) 温变处理:将消毒后的种子浸放于引发剂溶液中,再将其共同放于冰箱中,将温度 设置为13~18°C放置2h,再将温度设置为4~7°C放置2h,如此循环为一个操作,共反复操作5 次即可; (4) 催芽处理:将温变处理后的种子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湿毛巾包裹,放于催芽 箱中,保持温度为23~28°C,催芽36h即可。
[0015] 进一步的,步骤⑶所述的引发剂溶液是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5份氯化钙、4 份聚乙烯醇、3份水杨酸、4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份果糖、4份间二苯酚、7份中药提取液、 250份水;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物质混合后加热至35~45°C搅拌均匀即可。
[0016]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提取液是将天麻、桔梗、茴香叶、苦丁叶、枸杞、牛膝按质量比 2:3:4:3:2:1混合后,再用传统的浸提方法制成。
[0017]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在温变处理时不使用引发剂溶液,仅仅进行变温操作,变温操作及其余步骤 同实施例1相同。
[0018]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在温变处理时不进行变温操作,仅仅使用引发剂溶液浸泡,浸泡时间为16h, 所用的引发剂溶液及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相同。
[0019] 对比例3 本对比例在温变处理时先用引发剂溶液浸泡8h,将种子捞出后再单独进行变温操作, 变温操作的方式、所用的引发剂溶液及其余步骤同实施例3相同。
[0020] 对比例4 本对比例选用目前市场上传统的辣椒种子处理方法作为对照。
[0021] 空白对照组 辣椒种子未做任何处理进行裸播作为空白对照组。
[0022] 下表为各组的对比数据:
【主权项】
1. 一种辣椒种子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晒种处理:选择晴天的上午10:00至下午3:00,将种子平铺于干净的草席上,放置在 通风处瞭晒2~3天; (2) 消毒处理:将晾晒后的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800~1000mg/kg的农用链霉素溶液中浸 泡30min,期间每隔lOmin搅拌一次; (3) 温变处理:将消毒后的种子浸放于引发剂溶液中,再将其共同放于冰箱中,将温度 设置为13~18°C放置2h,再将温度设置为4~7°C放置2h,如此循环为一个操作,共反复操作4~ 5次即可; (4) 催芽处理:将温变处理后的种子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湿毛巾包裹,放于催芽 箱中,保持温度为23~28°C,催芽24~36h即可; 步骤(3)所述的引发剂溶液是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15份氯化钙、2~4份聚乙烯 醇、2~5份水杨酸、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8份果糖、2~4份间二苯酚、5~8份中药提取液、 200~250份水;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物质混合后加热至35~45°C搅拌均匀即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椒种子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提取液是将 天麻、桔梗、茴香叶、苦丁叶、枸杞、牛膝按质量比2:3:4:3:2:1混合后,再用传统的浸提方法 制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椒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晒种处理、(2)消毒处理、(3)温变处理、(4)催芽处理。本发明在温变处理过程中,用引发剂溶液对种子浸泡,同时进行变温操作,可增强引发剂溶液中氯化钙等物质对种子的胁迫处理效果,反复的变温处理改善了种子内各种酶的活性,增强了后期幼苗的抗性。综合处理后的种子出苗率、抗逆性能、出苗质量等较现有技术有明显改善,为实际的生产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且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IPC分类】A01N59/06, A01N65/40, A01C1/00, A01N31/16, A01P21/00, A01N37/40
【公开号】CN105432179
【申请号】CN201510877633
【发明人】胡正传
【申请人】安徽省康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