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啶菌噁唑和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49215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啶菌噁唑和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以啶菌噁唑和胺苯吡 菌酮为有效成分杀菌组合物,主要应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灰霉病和白粉病。
【背景技术】
[0002] 啶菌噁唑,是噁唑啉类杀菌剂,属于留醇合成抑制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有良 好的内吸性,通过根部和叶茎吸收能有效控制叶部病害的发生和危害。该化合物对番茄、黄 瓜、葡萄上的灰霉病,小麦、黄瓜上的白粉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0003] 胺苯吡菌酮是基于吡啶的杂环类杀真菌剂,通过抑制麦角留醇生物合成途径的作 用机制的病原体,显示出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防治灰霉 病,用于葡萄、黄瓜、柑橘、马铃薯、辣椒、茄子、观赏植物等。
[0004] 农药的单独长时间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抗性风险和用量增加风险,进而增加成本和 环境负荷,而通过农药复配筛选出具有显著协同增效作用的组合物,不仅能减少农药使用 量、降低使用成本、减少抗性风险,还能降低潜在的环境风险。
[0005] 本发明人对啶菌噁唑和胺苯吡菌酮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啶菌噁唑和 胺苯吡菌酮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对多种真菌有增效作用,尤其是灰霉病和白粉 病增效作用明显,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0006] 啶菌噁唑和胺苯吡菌酮的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有啶菌噁唑和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显 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可用于植物上多种病害,尤其是灰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
[0008]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含有啶菌噁唑和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啶 菌噁唑和胺苯吡菌酮,啶菌噁唑和胺苯吡菌酮在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10 :1~1: 20 ;啶菌噁 唑和胺苯吡菌酮在组合物中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 %~8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 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0009] 优选地,啶菌噁唑和胺苯吡菌酮在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1:1~1: 5。
[0010] 所述的辅助成分为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稳定剂、防冻剂、增稠剂、崩解 剂、消泡剂、渗透剂、高分子囊壁材料、增效剂、防腐剂和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 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0011]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以制备成适合植物生产上使用的多种应用剂型,比较好的剂 型有微囊悬浮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和乳油。
[0012]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13]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对危害植物生长的多种病害,尤其是灰霉病和白粉 病。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5] 1、啶菌噁唑和胺苯吡菌酮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 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植物上病害的防治效果。
[0016] 2、啶菌噁唑和胺苯吡菌酮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 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延缓了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 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0018] 实施例一 :20%啶菌噁唑?胺苯吡菌酮微囊悬浮剂
[0019]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啶菌噁唑5%、胺苯吡菌酮15%、聚己胺内酯2%、羧甲 基纤维素钠2%、三甲苯10%、醋酸仲丁酯1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基醚嵌段共聚物3%、氢氧化钠2%,去离子水补足至100 %。将上述活性成分、高分子囊壁材 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剂、分散剂、pH调 节剂的水相溶液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两种材料在油水界面发生反应,形成高分子囊 壁,即可制得20%啶菌噁唑?胺苯吡菌酮微囊悬浮剂。
[0020] 该实施例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20%啶菌噁唑?胺苯吡菌酮微囊悬浮剂按500g a. i . /ha用量在葡萄灰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另设清水处理 为空白对照,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为94.13 % ; 25 %啶菌噁唑乳油按 300g a. i . /ha用量在葡萄灰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另设清 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为73.89% ;400g/L胺苯吡菌 酮悬浮剂按600g a. i . /ha用量在葡萄灰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 药,另设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为76.51 %。可见, 啶菌噁唑和胺苯吡菌酮二元复配后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持效期长,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明 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二元复配药剂对葡萄产生药害。
[0021] 实施例二:24%啶菌噁唑?胺苯吡菌酮悬浮剂
[0022]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啶菌噁唑6%、胺苯吡菌酮18%、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甲醛缩合物硫酸盐10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5 %、丙二醇 3%、羧甲基纤维素1%、异噻唑啉酮2%、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0.1%,去离子水补足 100%。将上述活性成分、湿润剂、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防腐剂和消泡剂经高速剪切分 散、砂磨机中砂磨,在水系介质中形成的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即可制得24%啶菌噁 挫?胺苯啦菌酮悬浮剂。
[0023] 该实施例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24%啶菌噁唑·胺苯吡菌酮悬浮剂按500g a. i./ ha用量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另设清水处理为空 白对照,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97.32 % ; 25 %啶菌噁唑乳油按300g a. i . /ha用量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另设清水处理 为空白对照,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77.14 % ; 400g/L胺苯吡菌酮悬浮 剂按600g a. i . /ha用量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另 设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61.29%。可见,啶菌噁 唑和胺苯吡菌酮二元复配后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持效期长,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 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二元复配药剂对黄瓜产生药害。
[0024] 实施例三:35%啶菌噁唑?胺苯吡菌酮水乳剂
[0025]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啶菌噁唑10%、胺苯吡菌酮25%、甲基萘10%、环己酮 5%、、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0%、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3%、甲基萘磺酸钠 的甲醛缩合物5 %、亚磷酸三苯酯1 %、丙三醇1 %,去离子水补足100%。将上述活性成分、溶 剂、乳化剂、分散剂和稳定剂混合形成油相,防冻剂在水中溶解形成水相,在剪切机作用下 慢慢把油相加入水相中,并继续剪切约30分钟,制得35%啶菌噁唑·胺苯吡菌酮水乳剂。 [0026] 该实施例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35%啶菌噁唑·胺苯吡菌酮水乳剂按500g a. i ./ ha用量在番茄灰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另设清水处理为空 白对照,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98.32 %; 25%啶菌噁唑乳油按300g a. i . /ha用量在番茄灰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另设清水处理 为空白对照,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76.94% ;400g/L胺苯吡菌酮悬浮 剂按600g a. i . /ha用量在番茄灰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另 设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79.12%。可见,啶菌噁 唑和胺苯吡菌酮二元复配后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持效期长,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 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二元复配药剂对番茄产生药害。
[0027]实施例四:50%啶菌噁唑?胺苯吡菌酮微乳剂
[0028]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啶菌噁唑20%、胺苯吡菌酮30%、甲基萘10%、环己酮 5%、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1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 %、亚磷酸三苯酯2%、有机 硅1%、增效酯2%,去离子水补足100%。将活性成分用溶剂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乳化剂、 稳定剂、渗透剂、增效剂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后,即可制得50%啶菌噁 唑·胺苯吡菌酮微乳剂。
[0029]该实施例用于防治草莓白粉病:50%啶菌噁唑·胺苯吡菌酮微乳剂按500g a. i ./ ha用量在草莓白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另设清水处理为空 白对照,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为95.71 %; 25%啶菌噁唑乳油按300g a. i . /ha用量在草莓白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