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9933105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作 物病害上的应用,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农业生产中,许多病原物通过植物残体进行越冬越夏。随着秸杆还田以及免耕技 术的推广,绿色农业的发展,生产中对植物残体处理不够,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植物病原 菌。在合适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病菌开始生长,并侵染植物,给植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 响。土传病害有很多种,不同作物有所不同,主要危害植株根、茎,侵染维管束,由根部向茎 部发展,病原菌在维管束内繁殖,阻塞其输送营养物质,致使植株枯萎死亡。
[0003] 在实际生产中,防治病虫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抗性。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 防治抗性病虫害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 增效、相加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相加作用,真正有增效作 用的复配很少,特别是增效作用特别明显的复配就更少了。氟吡菌胺与多菌灵两元组合在 专利CN1 02334493中已授权,具有增效作用,氟吡菌胺与嘧菌酯两元组合在专利 CN102626081中已授权,具有增效作用,但是氟吡菌胺与嘧菌酯与多菌灵或噻呋酰胺三元复 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效效果明显、防治谱广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5]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种杀菌组合物,组合物中活性成分为A、B和C,活性成分A为氟吡菌胺,活性成分B 为嘧菌酯,活性成分C为选自多菌灵或噻呋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C的 质量比为0.04~77:0.04~77:1~80,优选质量比为0.04~20:0.04~20:1~20。
[0007] 本发明组合物特别适合于防治农作物的病害,所述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豆类 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瓜类作物、水果类作物、干果类作物、根茎类作物、花 卉作物、药用作物、原料作物、绿肥牧草作物。
[0008] 所述的病害包括: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灰霉病、立枯病、纹枯病、恶苗病、枯萎 病、菌核病、白发病、霜霉病、猝倒病、褐斑病、白粉病、炭疽病、早疫病、叶霉病、叶斑病、黑星 病、黑痣病、疮痂病、粉痂病、黑胫病、疫病、青枯病、茎基腐病、黄萎病、根肿病等多种真菌性 和细菌性病害。
[0009] 施药方式可以采用喷雾、灌根、浸根、浸种、甩施、撒施、沟施、穴施等,防治土传病 害时优选沟施、穴施、灌根等土壤处理或浸根、浸种、种子包衣处理。
[0010]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与其它具有除草、杀菌性能的化合物混合使用,也可以与杀虫 剂、杀线虫剂、防护剂、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或土壤调节剂混合使用。
[0011] 本发明组合物同现有技术相比,至少能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0012] 1.组合物中三种活性组分按上述比例复配后,具有明显增效和持效作用;
[0013] 2.可以大幅减少田间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有效减少环境污 染和农药残留,减少对有益生物的危害;
[0014] 3.扩大了杀菌谱:组合物中三种活性成分按所述比例复配后对农作物上的各类真 菌性病害可以起到兼治的作用,特别是土传性病害,且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 容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 定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0016] 本发明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剂型,组合物可以根据所需防治 的作物、所处环境条件、防治方法、防治成本等各种因素,将有效成分与助剂和载体(填料) 一起加工制成农药应用中可接受的任意一种剂型,优选剂型为悬浮种衣剂、颗粒剂、微囊悬 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所用助剂、载体及加工技术采用已 知的组分。在上述各种剂型中,组合物中有效活性成分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0.5%~85%, 例如,当氟吡菌胺与嘧菌酯与多菌灵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3%、3%和3%时,总质量百分 含量为9 %。
[0017] 一、制剂加工配方实施例
[0018] 实施例1:12%氟吡菌胺?嘧菌酯·多菌灵悬浮剂(氟吡菌胺:多菌灵:嘧菌酯=1: 1:1)
[0019] 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吡菌胺4g,嘧菌酯4g,嘧菌酯4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 剂)4g,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2g,乙二醇(抗冻剂)4g,膨润土(增稠剂)3g,有机硅酮(消 泡剂)3g,去离子水补至100g。
[0020] 本实施例中氟吡菌胺和嘧菌酯和多菌灵的重量比例可以在0.04~20:0.04~20:1 ~20之间变化,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在0.5%~80%之间变化,使用助剂的配比也随之 作相应调整,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1] 还可以将多菌灵替换成噻呋酰胺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2:40.04%氟吡菌胺·嘧菌酯?多菌灵水分散粒剂(氟吡菌胺:嘧菌酯:多 菌灵= 20:0.04:20)
[0023]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吡菌胺20g,嘧菌酯0.04g,多菌灵20g,烷基萘磺酸钠 (分散剂)5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7g,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2g,硫酸铵(崩解剂)5g, 轻质碳酸钙(填料)补足至l〇〇g。
[0024] 本实施例中氟吡菌胺和嘧菌酯和多菌灵的重量比例可以在0.04~20:0.04~20:1 ~20之间变化,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在1%~85%之间变化,使用助剂的配比也随之作 相应调整,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5] 还可以将多菌灵替换成噻呋酰胺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3:42.08%氟吡菌胺·嘧菌酯?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氟吡菌胺:嘧菌酯:多 菌灵= 20:0.04:1)
[0027]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吡菌胺40g,嘧菌酯0.08g,多菌灵2g,十二烷基硫酸钠 (润湿剂)2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3g,ΝΝ0 (分散剂)5g,高岭土补足至100g。
[0028] 本实施例中氟吡菌胺和嘧菌酯和多菌灵的重量比例可以在0.04~20:0.04~20:1 ~20之间变化,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在1%~85%之间变化,使用助剂的配比也随之作 相应调整,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9] 还可以将多菌灵替换成噻呋酰胺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0] 实施例4:6.04%氟吡菌胺?嘧菌酯·多菌灵微乳剂(氟吡菌胺:嘧菌酯:多菌灵= 0.04:5:1)
[0031]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吡菌胺0.04g,嘧菌酯5g,多菌灵lg,N-甲基吡咯烷酮 (溶剂)l〇g,异丙醇(溶剂)5g,农乳500号(乳化剂)5g,农乳1601号(乳化剂)5g,去离子水补 足至l〇〇g。
[0032] 本实施例中氟吡菌胺和嘧菌酯和多菌灵的重量比例可以在0.04~20:0.04~20:1 ~20之间变化,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在0.5 %~50 %之间变化,使用助剂的配比也随之 作相应调整,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3] 还可以将多菌灵替换成噻呋酰胺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4]实施例5:15.04%氟吡菌胺·嘧菌酯?多菌灵微囊悬浮剂(氟吡菌胺:嘧菌酯:多 菌灵= 10:0.04:5)
[0035]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吡菌胺10g,嘧菌酯0.04g,多菌灵5g,环己酮(溶剂)lg, 多异氰酸酯(固化剂)〇.4g,乙二醇(防冻剂)0.4g,阿拉伯胶(增稠剂)lg,去离子水补足至 100g〇
[0036] 本实施例中氟吡菌胺和嘧菌酯和多菌灵的重量比例可以在0.04~20:0.04~20:1 ~20之间变化,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在1%~60%之间变化,使用助剂的配比也随之作 相应调整,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7] 还可以将多菌灵替换成噻呋酰胺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8] 实施例6:14.04%氟吡菌胺?嘧菌酯·多菌灵水乳剂(氟吡菌胺:嘧菌酯:多菌灵 = 0.04:4:10)
[0039]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吡菌胺0.04g,嘧菌酯4g,多菌灵10g,十二烷基苯磺酸 钙(乳化剂)2.1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5g,环己酮(溶剂)10.1g,甲苯(溶剂) 10.2g,黄原胶(增稠剂)0.5g,去离子水补足至100g。
[0040] 本实施例中氟吡菌胺和嘧菌酯和多菌灵的重量比例可以在0.04~20:0.04~20:1 ~20之间变化,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在1%~60%之间变化,使用助剂的配比也随之作 相应调整,形成新的实施例。
[0041] 还可以将多菌灵替换成噻呋酰胺形成新的实施例。
[0042] 实施例7:4.004%氟吡菌胺?嘧菌酯·多菌灵颗粒剂(氟吡菌胺:嘧菌酯:多菌灵 = 0.04:20:20)
[0043]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其中氟吡菌胺0.004g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