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9497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该收获机包括底盘(1)、轮胎(18)、动力系统、驾驶操控室(4)、一级传送装置(2)、二级传送装置(3)、水平位置调节机构(9)、接果机构(10)和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16);水平位置调节机构(9)包括水平位置调节杆(12)、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和水平滑动导轨(15);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16)包括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电磁撞击发生器(20)、撞击头(21)和可伸缩悬臂(22)。本发明自带动力源,振动方式为电磁脉冲撞击式,可单人操作,收获、接果和装箱一体化设计,不会造成果树损伤,作业灵活,降低劳动强度及成本,提高林果收获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林果品种繁多,种植环境复杂,目前林果收获仍以人工或简单器具辅助收获为主,机械化程度低、收获成本高,约占果园成本的30 %?50%。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已满足不了林果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需求。
[0003]目前,对杏、红枣等成熟后果实与果柄连接力小的酱用或干果利用振动撞击激励,使果实脱落进行采收。
[0004]经专利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已研究开发的林果收获机械有:一种牵引式林果振动采收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N0.201310311934.2,这种振动采收装置包括采摘底盘、液压控制系统、输送系统、接果装置及夹持振动系统等,该机由拖拉机牵引并提供动力。该机振动收获效率高、操作简便、辅助工作量少,但该装置为牵引式,需由拖拉机后输出轴作为动力源,自身不具有动力系统。
[0005]国内现有的林果收获机以牵引式居多,常见的振动方式为摇振式,多为拖拉机后输出轴驱动,绝大部分机型仅有振动落果功能,不具备接果与收集功能。采用摇振式收获时,夹持果树可能会造成果树树皮损伤;果树与收获机为刚性连接,振动过程中若振幅过大对果树树干也会造成伤害。此外,牵引式收获机与外接动力设备过程繁琐,在较小的果园中行进不灵活,并且收获过程中需要多人协同作业。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带动力源(汽油机、柴油机或电池),可单人操作,收获、接果和装箱一体化设计的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包括底盘1、轮胎18和驾驶操控室4,还包括动力系统、一级传送装置2、二级传送装置3、水平位置调节机构9、接果机构10和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16;所述动力系统驱动林果收获机行进。
[0009]所述一级传送装置2包括一级传送架、一级主动传送辊25、一级从动传送辊26、一级传送带27和一级传送马达14;其中,一级传送架固接于底盘I上;一级主动传送辊25和一级从动传送辊26分别设置于一级传送架的前端和后端;一级传送马达14固接在底盘I上,并与一级主动传送棍25连接;一级传送带27套于一级主动传送棍25和一级从动传送棍26上,由后至前传送。
[0010]所述水平位置调节机构9包括水平位置调节杆12、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和水平滑动导轨15。
[0011]底盘I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以及两个平行于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且位于两个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之间的水平滑动导轨15;水平滑动导轨15位于一级传送装置2的上方。
[0012]两个水平位置调节杆12分别设置于底盘I前端和后端的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和水平滑动导轨15之间;水平位置调节杆12设置有第一调节杆套筒121和第二调节杆套筒122;所述第一调节杆套筒121位于水平位置调节杆12的第一端,第二调节杆套筒122与第一调节杆套筒121具有一定距离;第一调节杆套筒121和第二调节杆套筒122套设于水平滑动导轨15上,并与水平滑动导轨15构成滑动连接;水平位置调节杆12的第二端与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的移动端铰接。
[0013]所述二级传送装置3包括二级传送架、二级主动传送辊28、二级从动传送辊29、二级传送带30和二级传送马达8。
[0014]二级传送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一移动套筒31和第二移动套筒32,第一移动套筒31和第二移动套筒32套于水平滑动导轨15上,并与水平滑动导轨15构成滑动连接;其中,第二移动套筒32位于第一调节杆套筒121与第二调节杆套筒122之间;二级从动传送辊29和二级主动传送辊28分别设置于二级传送架的左右两端;二级传送带30套于二级主动传送辊28和二级从动传送辊29上,由左至右传送;二级传送马达8固接在底盘I上,当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处于收缩状态时,二级主动传送辊28位于二级传送马达8内侧;当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向外侧伸展至工作位置时,二级传送马达8与二级主动传送辊28连接。
[0015]所述二级传送装置3的底部平面高于一级传送带27的平面。
[0016]所述接果机构10包括覆盖物、接果架11、第一开合液压缸23、第二开合液压缸24和卸果液压缸17。
[0017]其中,覆盖物布置在接果架11构成的框架表面上,接果架11包括内横梁111、后纵梁112、前纵梁113、支撑纵梁114、容纳部115、第一外横梁116、第二外横梁117、第一活动梁118和第二活动梁119。
[0018]内横梁1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平位置调节杆12固接。
[0019]后纵梁112和前纵梁113的内端分别垂直铰接在横梁111的左右两端部,后纵梁112为阶梯形结构,外端水平部高度高于内端水平部高度,即后纵梁112外端水平部、第一外横梁116和第一活动梁118构成的平面高于后纵梁112内端水平部、内横梁111、支撑纵梁114、前纵梁113、第二外横梁117和第二活动梁119构成的平面。
[0020]支撑纵梁114的内端垂直铰接在内横梁111的中部,外端与容纳部115的内缘中部固接;第一外横梁116的后端和第二外横梁117的前端分别与后纵梁112和前纵梁113固接;第一外横梁116的前端和第二外横梁117的后端分别与容纳部115的后端部和前端部固接,同时,第一外横梁116的前端与第一活动梁118的内端在容纳部115的后端部铰接,第二外横梁117的后端与第二活动梁119的内端在容纳部115的前端部铰接;第一开合液压缸23的一端与第一外横梁116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动梁118铰接;第二开合液压缸24的一端与第二外横梁117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梁119铰接。
[0021 ]接果机构10的底部平面高于二级传送装置3的平面。
[0022]卸果液压缸17设置在接果架11的下方;卸果液压缸17的一端铰接在底盘I中部,另一端与支撑纵梁114铰接。
[0023]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16设置在接果架11的下方;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16包括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电磁撞击发生器20、撞击头21和可伸缩悬臂22;其中,可伸缩悬臂22平行于支撑纵梁114设置,可伸缩悬臂22的内端铰接在底盘I上,外端依次安装有电磁撞击发生器20和撞击头21;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的一端铰接在底盘I上,另一端与可伸缩悬臂22铰接。
[0024]所述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的固定端与固定在底盘I上的固定立柱131铰接。
[0025]所述水平滑动导轨15的长度大于底盘I的宽度。
[0026]所述水平滑动导轨15为圆柱形导轨;水平滑动导轨15通过水平滑动导轨左立柱152和水平滑动导轨右立柱151与底盘I连接。
[0027]所述第一移动套筒31与第二移动套筒32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调节杆套筒121与第二调节杆套筒122之间的距离。
[0028]初始状态时,二级传送装置3位于一级传送装置2的上方;接果机构10位于二级传送装置3的上方。
[0029]所述覆盖物为帆布。
[0030]所述二级传送装置3还包括挡果板33,挡果板33位于二级传送带30所在平面之上。
[0031]所述容纳部115表面包裹有柔软材料。
[0032]—级传送马达14、二级传送马达8、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第一开合液压缸23、第二开合液压缸24和卸果液压缸17由收获机自带液压动力系统驱动;动力系统由汽油机、柴油机或电池驱动。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4]本发明将林果采收一体化,收获机自带动力系统,可实现单人操作,与牵引式收获机和振动采摘机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不会造成果树树皮及树干损伤,不仅在较小的果园中行进灵活,而且适合大面积收获杏和红枣等林果,操作简单、可连续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及成本、提高林果收获效率。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发明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前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发明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发明水平位置调节机构9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发明接果架11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本发明后纵梁112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本发明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16的结构示意图。
[0041]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0042]I底盘2—级传送装置
[0043]3 二级传送装置4驾驶操控室
[0044]5车辆操纵台6座椅
[0045]7方向盘8 二级传送马达
[0046]9水平位置调节机构10接果机构
[0047]11接果架111内横梁
[0048]112后纵梁113前纵梁
[0049]114支撑纵梁115容纳部
[0050]116第一外横梁117第二外横梁
[0051 ]118第一活动梁119第二活动梁
[0052]12水平位置调节杆121第一调节杆套筒
[0053]122第二调节杆套筒13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
[0054]131固定立柱14一级传送马达
[0055]15水平滑动导轨151水平滑动导轨右立柱
[0056]152水平滑动导轨左立柱16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
[0057]17卸果液压缸18轮胎
[0058]19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20电磁撞击发生器
[0059]21撞击头22可伸缩悬臂
[0060]23第一开合液压缸24第二开合液压缸[0061 ]25—级主动传送辊26—级从动传送辊
[0062]27—级传送带28 二级主动传送辊
[0063]29 二级从动传送辊30 二级传送带
[0064]31第一移动套筒32第二移动套筒
[0065]33挡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6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67]在本发明中,底盘I的前端、后端、左侧和右侧根据林果收获机的前进方向定义,其中,底盘I沿林果收获机的前进方向的一端为前端,反方向的一端为后端,底盘I沿林果收获机的前进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侧和右侧。
[0068]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包括底盘1、轮胎18、动力系统、驾驶操控室4、一级传送装置2、二级传送装置3、水平位置调节机构9、接果机构10和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16。
[0069]驾驶操控室4设置在底盘I的后端,其包括车辆操纵台5、座椅6和方向盘7。轮胎18布置于底盘I底部。动力系统驱动林果收获机行进。
[0070]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一级传送装置2包括一级传送架(未示出)、一级主动传送辊25、一级从动传送辊26、一级传送带27和一级传送马达14。其中,一级传送架固接于底盘I上。一级主动传送棍25和一级从动传送棍26分别设置于一级传送架的前端和后端。一级传送马达14固接在底盘I上,并与一级主动传送辊25连接。一级传送带27套于一级主动传送辊25和一级从动传送棍26上,由后至前传送。
[0071]如图3所示,所述水平位置调节机构9包括水平位置调节杆12、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和水平滑动导轨15。
[0072]底盘I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以及两个平行于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且位于两个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之间的水平滑动导轨15。水平滑动导轨15位于一级传送装置2的上方。
[0073]水平滑动导轨15的长度大于底盘I的宽度。
[0074]优选地,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的固定端与固定在底盘I上的固定立柱131铰接。
[0075]水平滑动导轨15通过水平滑动导轨左立柱152和水平滑动导轨右立柱151与底盘I连接。优选地,水平滑动导轨15为圆柱形导轨。
[0076]两个水平位置调节杆12分别设置于底盘I前端和后端的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和水平滑动导轨15之间。水平位置调节杆12设置有第一调节杆套筒121和第二调节杆套筒122,所述第一调节杆套筒121位于水平位置调节杆12的第一端,第二调节杆套筒122与第一调节杆套筒121具有一定距离,第一调节杆套筒121和第二调节杆套筒122套设于水平滑动导轨15上,并与水平滑动导轨15构成滑动连接。水平位置调节杆12的第二端与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的移动端铰接。
[0077]所述二级传送装置3包括二级传送架(未示出)、二级主动传送辊28、二级从动传送棍29、二级传送带30和二级传送马达8。
[0078]二级传送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一移动套筒31和第二移动套筒32,第一移动套筒31和第二移动套筒32套于水平滑动导轨15上,并与水平滑动导轨15构成滑动连接;其中,第二移动套筒32位于第一调节杆套筒121与第二调节杆套筒122之间。
[0079]第一移动套筒31与第二移动套筒32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调节杆套筒121与第二调节杆套筒122之间的距离。
[0080]二级从动传送辊29和二级主动传送辊28分别设置于二级传送架的左右两端;二级传送带30套于二级主动传送辊28和二级从动传送辊29上,由左至右传送。二级传送马达8固接在底盘I上。当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处于收缩状态时,二级主动传送辊28位于二级传送马达8内侧;当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向外侧伸展至工作位置时,二级传送马达8与二级主动传送棍28连接。
[0081]二级传送装置3的底部平面高于一级传送带27的平面,初始状态时,二级传送装置3位于一级传送装置2的上方。
[0082]优选地,二级传送装置3还包括挡果板33,挡果板33位于二级传送带30所在平面之上,避免果实在传送过程中掉落出二级传送带30,便于果实落入一级传送装置2。
[0083]如图4所示,所述接果机构10包括覆盖物、接果架11、第一开合液压缸23、第二开合液压缸24和卸果液压缸17。
[0084]其中,覆盖物布置在接果架11构成的框架表面上。优选地,覆盖物为帆布。
[0085]接果架11包括内横梁111、后纵梁112、前纵梁113、支撑纵梁114、容纳部115、第一外横梁116、第二外横梁117、第一活动梁118和第二活动梁119。
[0086]内横梁1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平位置调节杆12固接。
[0087]后纵梁112和前纵梁113的内端分别垂直铰接在横梁111的左右两端部;如图5所示,后纵梁112为阶梯形结构,外端水平部高度高于内端水平部高度,即后纵梁112外端水平部、第一外横梁116和第一活动梁118构成的平面高于后纵梁112内端水平部、内横梁111、支撑纵梁114、前纵梁113、第二外横梁117和第二活动梁119构成的平面。
[0088]支撑纵梁114的内端垂直铰接在内横梁111的中部,外端与容纳部115的内缘中部固接;第一外横梁116的后端和第二外横梁117的前端分别与后纵梁112和前纵梁113固接;第一外横梁116的前端和第二外横梁117的后端分别与容纳部115的后端部和前端部固接,同时,第一外横梁116的前端与第一活动梁118的内端在容纳部115的后端部铰接,第二外横梁117的后端与第二活动梁119的内端在容纳部115的前端部铰接;第一开合液压缸23的一端与第一外横梁116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动梁118铰接;第二开合液压缸24的一端与第二外横梁117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梁119铰接。收获时,第一活动梁118和第二活动梁119交叉,并与容纳部115形成一个闭合的区域。
[0089]接果机构10的底部平面高于二级传送装置3的平面,初始状态时,接果机构10处于水平状态,位于二级传送装置3的上方。
[0090]卸果液压缸17设置在接果架11的下方;卸果液压缸17的一端铰接在底盘I上,另一端与支撑纵梁114铰接。
[0091 ]优选地,所述容纳部115表面包裹有柔软材料,避免对果树树干的损伤。
[0092]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16设置在接果架11的下方;如图6所示,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16包括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电磁撞击发生器20、撞击头21和可伸缩悬臂22。其中,可伸缩悬臂22平行于支撑纵梁114设置,可伸缩悬臂22的内端铰接在底盘I上,外端依次安装有电磁撞击发生器20和撞击头21;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的一端铰接在底盘I上,另一端与可伸缩悬臂22铰接。
[0093]—级传送马达14、二级传送马达8、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第一开合液压缸23、第二开合液压缸24和卸果液压缸17由收获机自带液压动力系统驱动。
[0094]动力系统由汽油机、柴油机或电池驱动。
[0095]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0096]当林果收获机处于非收获状态时,一级传送马达14和二级传送马达8处于关闭状态;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处于收缩状态,水平位置调节杆12的第一端位于水平滑动导轨15的内侧;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第一开合液压缸23、第二开合液压缸24和卸果液压缸17均处于初始状态,S卩:接果机构10处于水平状态,位于二级传送装置3的上方,二级传送装置3位于一级传送装置2的上方;第一活动梁118和第二活动梁119未交叉,呈敞开状态;可伸缩悬臂22未向外伸出;二级传送马达8与二级主动传送辊28分离。
[0097]当林果收获机进行收获作业时,将收获机停到合适位置,通过调节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以及可伸缩悬臂22,将可伸缩悬臂22与果树树干对齐,并使撞击头21与果树树干接触。然后,通过调节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向外侧伸展,带动水平位置调节杆12在水平滑动导轨15上向外滑动,第一调节杆套筒121与第二移动套筒32接触后带动二级传送装置3向外运动,二级传送装置3离开一级传送装置2的上方,沿水平滑动导轨15向左移动到工作位置,此时二级传送马达8与二级主动传送辊28连接。同时,接果机构10离开二级传送装置3的上方,向外伸出至合适位置,使容纳部115与果树树干接触;调节第一开合液压缸23和第二开合液压缸24,使第一活动梁118和第二活动梁119交叉重叠,包裹住果树;启动电磁撞击发生器20对果树施加电磁脉冲撞击进行收获。
[0098]撞击完成后,调节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以及可伸缩悬臂22,使撞击头21与果树树干分离;调节第一开合液压缸23和第二开合液压缸24将第一活动梁118和第二活动梁119打开,开启卸果液压缸17,使接果机构1向内侧倾斜;果实从接果机构1向二级传送装置3滚落;同时,开启二级传送马达8和一级传送马达14,二级传送带30将果实传送到一级传送带27上,再由一级传送带27输送到前部果箱内完成果实采收。
【主权项】
1.一种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包括底盘(I)、轮胎(18)和驾驶操控室(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系统、一级传送装置(2)、二级传送装置(3)、水平位置调节机构(9)、接果机构(10)和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16); 所述动力系统驱动林果收获机行进; 所述一级传送装置(2)包括一级传送架、一级主动传送棍(25)、一级从动传送棍(26)、一级传送带(27)和一级传送马达(14);其中,一级传送架固接于底盘(I)上;一级主动传送辊(25)和一级从动传送辊(26)分别设置于一级传送架的前端和后端;一级传送马达(14)固接在底盘(I)上,并与一级主动传送辊(25)连接;一级传送带(27)套于一级主动传送辊(25)和一级从动传送辊(26)上,由后至前传送; 所述水平位置调节机构(9)包括水平位置调节杆(12)、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和水平滑动导轨(15); 底盘(I)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以及两个平行于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且位于两个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之间的水平滑动导轨(15);水平滑动导轨(15)位于一级传送装置(2)的上方; 两个水平位置调节杆(12)分别设置于底盘(I)前端和后端的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和水平滑动导轨(15)之间;水平位置调节杆(12)设置有第一调节杆套筒(121)和第二调节杆套筒(122);所述第一调节杆套筒(121)位于水平位置调节杆(12)的第一端,第二调节杆套筒(122)与第一调节杆套筒(121)具有一定距离;第一调节杆套筒(121)和第二调节杆套筒(122)套设于水平滑动导轨(15)上,并与水平滑动导轨(15)构成滑动连接;水平位置调节杆(12)的第二端与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的移动端铰接; 所述二级传送装置(3)包括二级传送架、二级主动传送辊(28)、二级从动传送辊(29)、二级传送带(30)和二级传送马达(8); 二级传送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一移动套筒(31)和第二移动套筒(32),第一移动套筒(31)和第二移动套筒(32)套于水平滑动导轨(15)上,并与水平滑动导轨(15)构成滑动连接;其中,第二移动套筒(32)位于第一调节杆套筒(121)与第二调节杆套筒(122)之间;二级从动传送辊(29)和二级主动传送辊(28)分别设置于二级传送架的左右两端;二级传送带(30)套于二级主动传送棍(28)和二级从动传送棍(29)上,由左至右传送;二级传送马达(8)固接在底盘(I)上,当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处于收缩状态时,二级主动传送辊(28)位于二级传送马达(8)内侧;当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向外侧伸展至工作位置时,二级传送马达(8)与二级主动传送辊(28)连接; 所述二级传送装置(3)的底部平面高于一级传送带(27)的平面; 所述接果机构(10)包括覆盖物、接果架(U)、第一开合液压缸(23)、第二开合液压缸(24)和卸果液压缸(17); 其中,覆盖物布置在接果架(11)构成的框架表面上,接果架(11)包括内横梁(111)、后纵梁(112)、前纵梁(113)、支撑纵梁(114)、容纳部(115)、第一外横梁(116)、第二外横梁(117)、第一活动梁(118)和第二活动梁(119); 内横梁(1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平位置调节杆(12)固接; 后纵梁(112)和前纵梁(113)的内端分别垂直铰接在横梁(111)的左右两端部,后纵梁(112)为阶梯形结构,外端水平部高度高于内端水平部高度,即后纵梁(112)外端水平部、第一外横梁(116)和第一活动梁(I 18)构成的平面高于后纵梁(112)内端水平部、内横梁(111)、支撑纵梁(114)、前纵梁(113)、第二外横梁(117)和第二活动梁(119)构成的平面;支撑纵梁(114)的内端垂直铰接在内横梁(111)的中部,外端与容纳部(115)的内缘中部固接;第一外横梁(116)的后端和第二外横梁(117)的前端分别与后纵梁(112)和前纵梁(113)固接;第一外横梁(116)的前端和第二外横梁(117)的后端分别与容纳部(115)的后端部和前端部固接,同时,第一外横梁(116)的前端与第一活动梁(118)的内端在容纳部(115)的后端部铰接,第二外横梁(117)的后端与第二活动梁(119)的内端在容纳部(115)的前端部铰接;第一开合液压缸(23)的一端与第一外横梁(116)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动梁(118)铰接;第二开合液压缸(24)的一端与第二外横梁(117)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梁(119)铰接; 接果机构(10)的底部平面高于二级传送装置(3)的平面; 卸果液压缸(17)设置在接果架(11)的下方;卸果液压缸(17)的一端铰接在底盘(I)中部,另一端与支撑纵梁(114)铰接; 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16)设置在接果架(11)的下方;电磁脉冲撞击悬臂机构(16)包括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电磁撞击发生器(20)、撞击头(21)和可伸缩悬臂(22);其中,可伸缩悬臂(22)平行于支撑纵梁(114)设置,可伸缩悬臂(22)的内端铰接在底盘(I)上,外端依次安装有电磁撞击发生器(20)和撞击头(21);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的一端铰接在底盘(I)上,另一端与可伸缩悬臂(22)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的固定端与固定在底盘(I)上的固定立柱(131)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动导轨(15)的长度大于底盘(I)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动导轨(15)为圆柱形导轨;水平滑动导轨(15)通过水平滑动导轨左立柱(152)和水平滑动导轨右立柱(151)与底盘(I)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套筒(31)与第二移动套筒(32)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调节杆套筒(121)与第二调节杆套筒(122)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时,二级传送装置(3)位于一级传送装置(2)的上方;接果机构(10)位于二级传送装置(3)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物为帆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传送装置(3)还包括挡果板(33),挡果板(33)位于二级传送带(30)所在平面之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115)表面包裹有柔软材料。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脉冲撞击式林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一级传送马达(14)、二级传送马达(8)、水平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3)、悬臂位置调节液压油缸(19)、第一开合液压缸(23)、第二开合液压缸(24)和卸果液压缸(17)由收获机自带液压动力系统驱动;动力系统由汽油机、柴油机或电池驱动。
【文档编号】A01D46/26GK105850373SQ201610226013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3日
【发明人】侯书林, 散鋆龙, 李刚, 黄杰, 王风磊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