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1049540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装置及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装置及方法,包括麻醉箱,其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能够封闭麻醉箱的门,麻醉箱上还设有给药孔,给药孔配合连接有给药器。所述麻醉箱还包括容量缓冲器,其容量根据给药器的容量进行调节,且容量缓冲器的最大容量大于等于给药器的最大容量。本发明在充分利用藏匿行为的基础上,使具有藏匿习性的鱼类能够在养殖池中进行麻醉,有效的减少了检查操作中的工作强度和鱼体的应激反应,达到保护鱼类的效果;其结构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
一种适用于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长江中许多鱼类品种都具有藏匿习性,如长薄鳅、岩原鲤等品种,在进行这些鱼类的驯养研究中,需要定期采集鱼类的生物学指标,检查驯养状况,由于这些鱼类较为特殊的生物学习性,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应激反应,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擦伤,严重影响这些鱼类的健康驯养。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装置及方法,解决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问题,进而减小这些鱼类在麻醉操作中的应激反应,有效的保护鱼类。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装置,包括麻醉箱,其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能够封闭麻醉箱的门,麻醉箱上还设有给药孔,给药孔配合连接有给药器。
[0005]麻醉箱是鱼类的麻醉场所,由长方形不透明板材粘合成长方体,一端开口,供鱼类藏匿时进入。当鱼类进入麻醉箱后,关闭门实现麻醉箱密闭。
[0006]所述麻醉箱还包括容量缓冲器,其容量根据给药器的容量进行调节,且容量缓冲器的最大容量之给药器的最大容量。当给药器内的麻醉药液推入麻醉箱内时,麻醉箱内等体积的液体进入容量缓冲装置内,能够有效缓冲麻醉液的体积,辅助麻醉箱精确控制麻醉剂浓度。
[0007]所述容量缓冲器为注射器,能够根据给药器的给药量灵活调节容量缓冲器的容量。
[0008]所述麻醉箱为长方体状,容量缓冲器位于其开口的对面,该角度设置合理,不会影响实验操作。
[0009]所述麻醉箱的开口处设有与门相配合的滑槽,且门的边缘还镶嵌有橡胶层,通过滑槽的设计,方便开启和关闭门;门的开启方向可以是向上提拉开启,也可以是向其两侧滑移开启。
[0010]所述麻醉箱为长方体状,开口及门位于麻醉箱的一端。
[0011]所述给药孔和给药器均为多个,均匀分布在麻醉箱的顶部。首先计算好需要麻醉液的量,然后通过多个给药器及给遥控逐次从不同地方将麻醉夜送入麻醉箱内,使得麻醉箱内的麻醉剂浓度呈梯度变化,有效的阻止麻醉箱内局部的麻醉剂浓度太高对鱼产生危害。给药孔和给药器能够密闭连接,防止麻醉药液流出麻醉箱。
[0012]所述给药器包括针筒,针筒内设有与之配合的活塞芯杆,针筒上还设有容量刻度,能够灵活控制麻醉液的注入量。
[0013]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该装置对具有藏匿习性鱼类进行麻醉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根据需求计算好给药器内的麻醉剂用量,吸取麻醉夜,然后将给药器安装到给药孔上;再将麻醉箱的容量缓冲装置安装到位;并使其此时容量为O,将麻醉箱放入养殖池,打开门,等待鱼类的进入;
2)当鱼类进入后,关闭门,使麻醉箱成为密闭的空间,推下给药器的药液,同时等体积的调整容量缓冲装置的容量,成对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工作。
[0014]本装置利用具有藏匿习性的鱼类在藏匿场所躲避的生物学特性,对该鱼类开展麻醉工作;如该鱼类喜欢躲避在养殖池内的PVC管、砖洞、石缝中等,将麻醉箱放在养殖池内,当鱼类藏匿到麻醉箱内时,可以关闭麻醉箱,注入麻醉剂对鱼类进行麻醉,这样就是充分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出发,利用其藏匿行为进行麻醉,最大程度的减少鱼类的应激反应,有效的保护鱼类;同时利用该麻醉装置可以有效的简化工作流程,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不需要将鱼从养殖池内捞再进行麻醉;而其它的麻醉装置需要放置在养殖池边,配好麻醉剂量后,将鱼捞出养殖池之后在放入麻醉箱进行麻醉;最后,其结构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装置,包括麻醉箱I,其设有开口2,开口 2处安装有能够封闭麻醉箱的门3,麻醉箱I上还设有给药孔4,给药孔4配合连接有给药器5。
[0018]进一步地,所述麻醉箱I还包括容量缓冲器6,其容量根据给药器的容量进行调节,且容量缓冲器的最大容量2给药器的最大容量。
[0019]进一步地,所述容量缓冲器6为注射器。
[0020]进一步地,所述麻醉箱为长方体状,容量缓冲器6位于其开口的对面。
[0021]进一步地,所述麻醉箱的开口处设有与门相配合的滑槽,且门的边缘还镶嵌有橡胶层。
[0022 ]进一步地,所述麻醉箱为长方体状,开口及门位于麻醉箱的一端。
[0023]进一步地,所述给药孔4和给药器5均为多个,均匀分布在麻醉箱I的顶部。
[0024]进一步地,所述给药器5包括针筒51,针筒内设有与之配合的活塞芯杆52,针筒上还设有容量刻度53。
[0025]进一步地,所述麻醉箱上具有把手7,便于操作。
[0026]进一步地,所述麻醉箱上具有观察孔8,观察孔8是镶嵌在麻醉箱表面的有机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便于观察麻醉箱内的鱼类所进入的麻醉状态,在观察孔8上面利用铆钉10固定一块和观察孔形状相同的不透明盖板9,盖板9 一侧固定,可沿观察孔滑动,当需要观察时,可滑动盖板9露出观察孔观察鱼类所处的麻醉状态。
[0027]当使用时,取出麻醉箱上的给药器,根据需求计算好给药器内的麻醉剂用量,吸取麻醉夜,依次将给药器密闭安装在麻醉箱的给药孔内,将麻醉箱的容量缓冲装置安装到位;并使其此时容量为0,将麻醉箱放入养殖池,打开门,当具有藏匿习性的鱼类进入到麻醉箱内时,关闭门,使麻醉箱成为密闭的空间,之后逐次的推下给药器的药液,同时等体积的调整容量缓冲装置的容量,使麻醉箱内的麻醉剂浓度梯度增加,在养殖池中完成对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工作。
[0028]生产实践表明:本装置具有制作简单、操作简便、造价低、实用性强、工作效率高的特点,满足了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需求。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麻醉箱(I),其设有开口(2),开口(2)处安装有能够封闭麻醉箱的门(3),麻醉箱(I)上还设有给药孔(4),给药孔(4)配合连接有给药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箱(I)还包括容量缓冲器(6),其容量根据给药器的容量进行调节,且容量缓冲器的最大容量2给药器的最大容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缓冲器(6)为注射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箱为长方体状,容量缓冲器(6)位于其开口的对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箱的开口处设有与门相配合的滑槽,且门的边缘还镶嵌有橡胶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箱为长方体状,开口及门位于麻醉箱的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孔(4)和给药器(5)均为多个,均匀分布在麻醉箱(I)的顶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器(5)包括针筒(51),针筒内设有与之配合的活塞芯杆(52),针筒上还设有容量刻度(53)。9.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进行麻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根据需求计算好给药器内的麻醉剂用量,吸取麻醉夜,然后将给药器安装到给药孔上;再将麻醉箱的容量缓冲装置安装到位;并使其此时容量为O,将麻醉箱放入养殖池,打开门,等待鱼类的进入; 2)当鱼类进入后,关闭门,使麻醉箱成为密闭的空间,推下给药器的药液,同时等体积的调整容量缓冲装置的容量,成对具有藏匿习性鱼类的麻醉工作。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5850816SQ201610353942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5日
【发明人】张建明, 田甜, 张德志
【申请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